华佗的五禽戏

单若水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64
【字号】    
   标签: tags: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方法之一,由模仿五种动物:虎、鹿、熊、猿、鸟(鹤)的动作组成,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

五禽戏的特点是: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相传华佗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曾经对吴普说:“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过度罢了。运动后水谷之气才能消化,血脉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就像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腐朽,即“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因此以前修仙养道的人常做导引之术的锻炼,他们模仿熊攀挂树枝和鸱鹰转颈顾盼,舒腰展体,活动关节,用来求得延年益寿。”

华佗说:“我有一套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同时可使腿脚轻便利索,用来作为导引之术。身体不舒服时,就起来做其中一戏,流汗浸湿衣服后,接着在身上搽上爽身粉,身体便觉得轻松便捷,腹中欲食了。 ”

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活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牙齿也完整牢固。

根据中医的脏腑学说,五禽配五脏。虎戏主肝,能舒肝理气,舒筋活络;鹿戏主肾,能益气补肾,壮腰健胃;熊戏主脾,能调理脾胃,充实两肢;猿戏主心,能养心补脑,开窍益智;鸟戏主肺,能补肺宽胸,调畅气机。五脏相辅相成,所以五禽戏中任何一戏的演练,既主治一脏的疾患,又兼顾其它各脏,所以能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人认为食物就是药物,药食不分家,重保养,重整体。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整体的和谐,回归人的本真状态。
  • 古代的中国人常以太太、拙荆、糟糠之妻称呼妻子。这些称谓的背后,带有深厚的含意,如果仔细溯源,会发现其实古人对妻子是相当尊敬的。
  • 人们说“经”是要“经常”阅读,可以常读常新。将至新年之际,翻阅十三经之一的《礼记》,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养生内容,觉得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 “为仁由己”是孔子对“个人何以可以成就德性”这个问题的解答。强调进行道德修养是“仁”的开始,是道德水准的提升,是智慧的凭证,其内在是德性充实之美,外在表现是慈悲和真诚。有无修养也是君子与小人之别....
  • 从古到今负责管家理财的人都免不了要担起监工之责。大到重新起造新房屋,小到屋瓦的修缮,要维持一个窗明几净的家庭,还要具备符合家人习惯的使用功能,处处都得用心。因为有很多工作要委请他人完成,如何指挥工人便成了一门必修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