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横欺人遭恶报

作者:智真
font print 人气: 119
【字号】    
   标签: tags: ,

某太守,本是部郎。外放云间(华亭)作太守。他性情贪婪而暴戾,每次出府,骑马在前开道的卫队所过处,路上行人躲避稍有迟缓,就遭鞭挞。

有一天太守从城西回府,有一个为纸店担纸的挑工,挑着担子立在路的左边。太守嫌他不放下担子就生气了,命轿旁的役夫把他拖到轿前呵责他。他性格憨直说︰“我没有冲道,不放下担子有什么罪?”

太守大怒说:“你是什么东西,竟敢顶撞!”大声叱令役夫把他痛打一顿,打完又命把他拖到轿前说:“你知罪不?”他回答说:“小民有什么罪而遭责打,真不知道。”

太守本性很傲慢,现在竟然在街市广众之中被人顶撞,恼羞成怒之极,又下令打了几百棍,打得他血肉横飞,还不放他,命令役夫把他押送到华亭县府,治他冲道之罪,吏役乘机勒索纸店店主数十千钱。

幸亏华亭县令见他伤的很重,没有再责打他,只关了几天就放了出来。他回到店中,老板埋怨他惹出事来牵连老板,把他赶了出去。他无缘无故遭到酷刑,回到店里又被逐出,两天后就死了。

不到十天,太守背上生了五个疽痈,疼痛难忍。医生说这种疮名百鸟朝凤,幸好没有溃烂,还有救治的希望。有天夜里,太守梦见担纸的人,用手揭他的疽疮,痛极大叫而醒,呼来侍婢拿烛火一照,全部溃烂,脓血四溢,被褥都湿透了。

医生已束手无策,他想尽办法祈祷消灾都归无效,太守不能仰面平躺,只有用肘撑住床板翘着头俯伏在床上,稍一转动身体就痛入心肺。见此情景的人都说这真是地狱变相,就这样痛苦号叫了几十天才断气。

清代的汪道鼎对此事评论说:“当官掌权的士大夫,当你威福在手之时,任意妄行,一点不考虑别人的难堪处境,可悲啊!大家都是人,难道可以随意逞显自己的凶狠残忍,以求自己快意吗?

你把他打得血肉横飞之时,他固然把你无可奈何!而当自己疮溃脓溢时,你也就无可奈何他了!我但愿世上当官掌权的士大夫们,谨慎小心,不要把事情弄到‘无可奈何’的地步,就后悔莫及了!”

人能一心向善,遵循天理,济人利人,才会有好的机遇和前程。天地神明鉴察,丝毫不爽。境由心造,境随心转,人的命运与祸福,都是取决于自己心念行为的结果,因为天道对于善恶的果报,必定是如影随形!

——转载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原有的,倒无了;原无的,倒有了。都有天理管着,不是由人盘算计较...
  • 俗语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居心太过歹毒,等于自找绝路”,这些有益的话,听得进心中是有好处的。
  • 六十年代淮北平原出了一个神医姓贾,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病时常以因果教化人.....
  • 僧人因为一念,让自己免遭杀戮,贼人也因此改过自新了......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陈宣帝陈顼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