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鉴】

受用的智语:纸纸家书只说墙 让他径寸有何妨

作者:允嘉徽
让他一寸又何妨?一世一代的辉煌,只剩荒烟古城墙。(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697
【字号】    
   标签: tags: , ,

“退一步海阔天空”劝勉人以“退让”的胸襟待人接物,世界会更宽阔,心境也会更开阔无忧。只是当事到临头的时候,当事人能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矛盾困境,就有待个人平时的修养了。我们来看三个和墙有关的历史名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怎样摆平墙界引起的纠纷呢?

纸纸家书只说墙  让渠径寸有何妨

明代舒芬(字国裳),在明朝正德十二年状元及第,任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舒芬丰神玉立,严格固守气节操守,白日端居毫无倦容,夜里则检讨自己的过错并自我责备。他学贯诸经,同时对天文、律历等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在《周礼》方面更是精通,对于皇上有不符礼节的举措一定进言劝谏。他因为上谏几度受到责备、夺俸、廷杖,几近于死,也不改其气节,世称“忠孝状元”。

他在翰林院中任职的时候,儿子多次寄家书给他,告诉他邻人每年蚕食他们家的土地,现在又建造了一堵墙,墙基越过了地界。最初,舒芬看了儿子的来信后,也没答复,后来儿子一再来信讲这件事,终于,他提笔一挥,在儿子的信末加添自己的意见,回复道:

“纸纸家书只说墙,让渠(*他)径寸有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城墙不见王。”

舒芬借用秦始皇,劝戒儿子:你封封家书牵肠挂肚只为了墙下寸土,让他一寸又何妨呢?毕竟人生易逝呀!

然而舒芬的年轻儿子收到父亲的信后,并没有共鸣。他念诵着父亲回信中的诗,越念越气,气老爸在朝为官,却懦弱无能!他一腔愤懑之情无处宣泄,就通通发泄在信上,恨恨地把信丢掉。

恰巧这信被邻人捡了回来。邻人一看就感受到舒芬高尚芬芳的品德,暗自惭愧,于是动手把自己建好的墙壁拆掉。这一来,两家人互相礼让,最终双方各取墙基的一半土地,彼此相安如旧。

明朝大臣舒芬:“纸纸家书只说墙,让渠径寸有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城墙不见王。” (Pixabay)

普天之下皆王土  再过些儿也不妨

杨翥(音同住)字仲举,苏州地方的布衣,年少时失父,生活贫困,随着从军的兄长戍守武昌,在武昌教授学徒,维持生计。他为人端厚谦冲,孝顺母亲恭敬兄长,地方人士都对他的孝弟品行赞不绝口。他对人宽和仁恕,别人冒犯他,他也没放心上。

明朝内阁大臣杨士奇(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大功臣之一)还没有功名的时候,到处流浪,居无定所,生活困难。杨士奇来到武昌得到好心的杨翥的帮助。杨翥把自己教学的馆舍让给他教学,自己想办法另觅他处去教。

杨士奇心中很感念杨翥的贤德,当他发迹显贵后,就向朝廷荐举还是布衣的杨翥。明宣宗下诏让吏部考一考杨翥的实力,果然不错,就授予杨翥翰林院检讨一职。后来杨翥累升编修、修撰,并参与编修三朝实录,后来告老归乡。土木之变后,明景宗即位,那时杨翥年纪老大了,景宗让他在家中拜礼部右侍郎,第三年,进位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并加俸,杨翥回朝廷,不多久又归乡,朝廷给他带禄辞官退休。杨公德冠一时,受到郡邑上人士尊崇敬重。

《坚瓠集》的作者褚人获和杨翥是同郡人,他在集中记载了一则杨翥的让界诗。杨翥的邻家盖房舍,屋檐紧挨着边界。每逢下雨天屋檐上的雨水就滴落他家庭院。杨公心中没有把它当回事,然而他的家人屡有怨言。杨公劝慰说:“晴日多,雨日少。”邻居的房子有一小部分盖过界了,家人也闹心,杨公又说:“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过些儿也不妨。”可见杨公胸襟气度之大。

《明史》中记载,杨翥身居六卿时,仍然没有为自己建造房舍楼宇,住的还是借用的房舍;他有薄田半顷,收获的稻谷仅仅够一家人吃粥的份量。杨翥的冲淡无欲、朴素绝俗,襟度厚德为人敬仰。他死后,景帝很怀念他,召见他儿子子珒,授与苏州主簿一职。

四邻侵我我从伊  毕竟须思未有时

杨玢字靖夫,生活在唐末五代十国的时代。他在西川节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前蜀仕途顺利,达到显职。蜀国覆灭后,他随同王衍归顺后唐,当时他已经年华老大了,获得了工部尚书的职位。退休后归返长安。当年旧居房舍有不少被邻里侵占了,家中的子弟打算向官府提告诉,将写好的状子给杨玢看。

杨玢就在状纸尾端批示道:“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禾黍正离离。”杨玢借景、借史付于诗中劝谕家中子弟:四方邻居侵占我的土地我随他去,静心想想人生苦短,能占得几时?不妨到前朝的含元殿[2]的残基上去望望吧,当年的富丽辉煌,如今却被一片繁盛茂密的秋草征服取代了。”他的子弟看了之后,也很受教,闭口不敢再提上官府告状一事。

本文的三个主人翁的退让襟度让人景仰,在历史上都留下了一抹光辉,供我们借鉴。

注释:
[1]“杨玢”在一些笔记古籍中被误植为“扬玢”。据《旧五代史‧明宗纪一》所记“以伪蜀吏部尚书杨玢为给事中,充集贤殿学士、判院事”,当以杨玢为正,而非讹传的扬玢。

[2]当年的含元殿在哪呢?它是唐代长安都城大明宫第一正殿,极其辉煌富丽,是为长安城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也是当初大唐帝国举行国家仪式和庆典的大殿。后来于唐僖宗光启二年(公元886年)毁于战火,存世仅二百二十余年,如今只剩残存的“殿基柱础”。

资料来源:
《坚瓠六集‧让墙基》
《坚瓠三集》
《明史‧列传第四十》
明·杨循吉《吴邑志》(卷十·人物传四)
《明史‧列传第六十七》
杨文公《谈苑‧杨玢诗》

@*#

─点阅【救世古鉴】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陈宣帝陈顼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时,经过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宁织造府。曹寅的嫡母孙氏,当年小玄烨的奶娘,出来给康熙磕头。康熙当时拉着她的手,对周围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当时正是春天,厅堂前有萱草盛开,康熙手书“萱瑞堂”,赐给他的孙氏奶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