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1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作者:薛驰
《论语说》(公有领域 / 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161
【字号】    
   标签: tags: ,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十三》)

【注释】

:践言也。

:yuàn,使动用法,使之远离。

:唐以前的注解,因,同姻,指亲戚。今人多注解为依靠、凭借。

:一说主,可靠。一说宗敬、尊敬。

【讨论】

孔门教育,强调分寸,“过犹不及”。比如,一个“信”字,前面几章多次讲到,(一)曾子所反省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二)孔子所说的“道千乘之国”要“敬事而信”, (三)弟子要“谨而信”;(四)子夏所说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五)孔子所说君子“主忠信”。

但是本章,有子又对“信”作了界定:“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为什么呢?“义不必信,信非义也”。《 论语注疏》里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左传‧襄公十九年》记载,晋士匄帅师侵齐,闻齐侯卒,乃还。《春秋》善之。是合宜不必守信也。一是《史记》所记,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是虽守信而非义也。所以,有子这里强调: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

张居正教小皇帝,如此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类似的,“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前面子贡讲“夫子温良恭俭让”,可见“恭”也是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有子强调的是,对人恭敬,必先求合礼,始可远于耻辱。《论语》里孔子也说“恭而无礼则劳”,“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句理解有分歧。一种理解:因,亲也。“亲近的人中不曾漏掉自己的亲族,那也是可尊崇的。”因为姻亲太重要了,母族、妻族虽是外亲,与内亲差不多,都可算入九族。所以儒家讲“齐家”,讲“亲亲”。另一种理解是:“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这两种理解都通。

张居正则如是教小皇帝:与人相依,本图交久,但所依的不是好人,则始虽暂合,终必乖离。故当其结交之初,就要审择,不可失了那有道义可亲近的人,则不但一时相依,自后亦倚靠得着,可以为宗而主之矣。

如上,本章所言三事——言、行、交际,皆极为重要,自有道义规矩,不能因循苟且、乱了分寸;不然,“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着,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着,中华书局)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着,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点阅【《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不“巧言令色”,那又如何“言”和“色”呢?孔子讲“君子有九思”中提到,“色思温”、“言思忠”(《论语·季氏》),大意是脸色要温和,不可以令人难看;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孔门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也不仅仅是教技能,更注重的是养成生活良好习惯,纯正品行,从而觉悟于道。
  •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后举了三个事例,讲人与人的相处之道,都反诸求己。 首先,“为人谋而不忠乎?”尽己之谓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外人不一定确知,要省察自己内心,不得欺心。为什么首先“省”忠呢?或许因为曾子是以“忠恕”二字体悟孔子之道的吧。
  • 本章为孔子论治国的大纲。“道千乘之国”,为什么说“道”不说“治”呢?孔子传承了“道统”,为国以道,讲政教、教化,这大不同于近代以来的政治学。这里的“道”字,又涵盖了如下所说的五件事—敬、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 本章强调学习以修身、践行为本。孔子教学,强调“文质彬彬”,因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就是说,质多于文就难免粗野,文超过了质又难免虚浮,文和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是君子。子贡也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假如毛都去掉了,虎豹的皮革和犬羊的皮革就没多大区别了。
  • 《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这个“之”指什么呢?就包括本章所说的四者——“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门教学是顺着人性施教,不是教人禁欲,而是教人修心,比如教人:好色之念减轻一点、贤贤之心加重一点,使生命境界不断提升。
  • “不重则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则就没有尊严、威严。这里的“重”,始自内心, “正心诚意”,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现出来了,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自重,言行轻佻,势必招来侮辱,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也。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