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 听弹琴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气: 129
【字号】    
   标签: tags:

听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作者简介】

刘长卿(公元?- 约786) 字文房。其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长于五言诗,人称“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

【字句浅释】

解题:作者通过对听琴的描述和议论,表达自己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情怀,以及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忧虑。泠泠:形容声音清越。七弦:古琴有七根琴弦,这里以“七弦”代指古琴。松风寒:风吹入松林,其声带着凄清的寒意;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因此便一语双关,丰富了内涵。

【全诗串讲】

清越的泠泠声,缓缓流出古琴的七弦。
寂静中我听到,风入松林略带着清寒。
琴曲古朴肃穆,虽然我自己确实喜欢。
可惜知音太少,当世之人多半不再弹。

【言外之意】

一个人无论在哪一方面层次过高,就容易产生知音难觅、孤芳自赏的寂寞。摆脱这种寂寞的一条路径就是所有高层次的人凝聚为一个社会的阶层。

这个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变化得越来越快。在这飞转的历史车轮的轨迹中,任何时代都有一大批怀旧念旧的人,对过去的时光十分珍惜。由于他们对时代的判断是基于人心的善恶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类精神境界的高下,而不是物质上的所谓进步和满足,因此他们心中总怀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悲哀。但他们是人类社会中产生各种精神运动、宗教修炼或者“深刻的哲学理论”的沃土。任何时代也无法压住他们的声音,因为任何时代都总是有追求精神境界的人。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诗人贫病交加,但宁愿以书寄情、以琴抒愤、以酒浇愁,也不放弃“真”而去“窃”取官位。自古以来,好诗人就是社会的镜子、历史的声音,时刻关照着人民的疾苦、吟唱着历史的兴亡。
  • 今天,我的郡斋里特别地清冷。我忽然思念,山中的朋友道士。
    他到山涧底下,砍荆条当柴烧。背着柴回家,就煮白石当粮吃。
    我想拿一瓢酒,远走到山中去。风凉雨冷的夜里,给他些慰藉。
    然而,空荡荡的山上堆满落叶。我到哪里,才能找到他的足迹?
  • 环境变得恶劣时,大雁失群孤飞;失群孤飞又引出对险恶环境的惧怕心理。群起而飞时毫不可怕的事(如夜宿寒塘),形单影只时也会觉得恐惧迟疑。失去了群体的温暖,更感到孤独前进的艰难;饱尝了离群后的凄凉和危险,应该更珍惜重新合群的机缘。
  • 本诗写作者去山里访问一位处士,以纯粹写景的特殊手法来表现处士古朴的生活和孤高的人品。樵客:即樵夫,但带尊重味,隐隐暗示并非俗人。荞麦:瘠薄山地常种的一种农作物,春天开小白花。
  • 天色高朗秋天傍晚,寒气渐渐侵深山。
    我送你还山,对你的内心洞彻又了然。
    人生老大归隐,为自己的理想和意愿。
    我看你懂得人生一世的事,故能心安。
  • 山雨初霁,万物清新。松林明月,偶或松涛低吟;石上流泉,时时淙淙如琴。竹中喧哗,可见姑娘们天真无邪、无所顾忌;莲动舟来,想象打鱼人悠然自得、适意舒心。在这样的地方,山美水美人也美。
  • 山高地寒,生物节候稍晚于低地,本来是自然现象。但以平淡浅易的几句小诗描写出来,却能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表现出作者立意之新颖、构思之灵巧,戏语中含雅趣,故能惹人喜爱。将春光拟人,写得天真可爱、活灵活现,也显出作者自己的一片童心。
  • 茫茫的海上,明月摇着影浴着波浪。
    你我隔天涯,此时都面对这个月亮。
    有情的人啊,怨恨这夜晚过于漫长。
    因为整夜里,大家都在思念着对方。
  • 隐居独修之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寂寞”,如果不能克服并去掉它,就无法隐居,也达不到修炼的效果。所以我们来看一看,王维是如何排遣这种“寂寞”之情。当“寂寞”难耐之时,就走出房间,“苍茫对落晖”。虽然是“人访荜门稀”,但作者却认为自己有松、鹤为邻(鹤巢松树遍)。
  • “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其中的“(仙)鹤”借指贺知章。言外之意是说,您将来在仙界中自在逍遥,什么时候能飞回来红尘探望我们啊?因为宴会有皇帝在场,贺知章又是四朝元老的前辈,所以李白这首诗用词用典都恰到好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