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学评鉴 指标兼具量质化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教育部即将针对全国大学校院首次进行校务评鉴,评鉴指标方案上周出炉,其中量化与质化指标兼具,不仅有争议甚大的SCI(科学引文索引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等各类学术论文或专书等“研究成果”,还包括教师授课时数、学生毕业率、退学率等“学校师资”、“课程与教学”、“学习资源”条件,甚至教师推广教育收入等“推广服务”成效都将纳入,但备受瞩目的“大学生就业率”则因评鉴困难而被剔除。

负责此案的台湾评鉴学会理事长刘维琪说,“大学校务评鉴指标”已完成大学意见征询,10月正式公布,各大学10月至12月针对各指标提供书面报告,学会将广邀学者组成委员会,明年2月至6月进行七十六所大学实地访视,评鉴报告预计明年9月公布﹔而“一切将力求公开透明,让社会真正了解大学办学现况与各校定位”。

七十六所大学预计先做“分类”,包括一般大学校院(四十七所 )、师范校院(十所 )、体育学院(三所 )、艺术大学校院(三所 )、医学大学(七所 )、军事校院及警察大学(六所 )﹔各类大学再“分学类”,预计分为理、工、医、农、人文、社会等六种专业学类进行评鉴。

评鉴指标总计近百项,其中不仅有学术论文、著作专书、国科会奖助计划等“研究”成果,还包括教授比例、生师比等“师资”条件,“课程与教学”、“学习资源”、“办学特色”、“通识教育”、“训辅”等教学成效也纳入评鉴,甚至学生退学率、毕业率都将纳入。而其中不仅将搜集论文篇数、被引用次数等“量化”数据,也将考量教学特色、研究创新及贡献等“质化”指标,甚至研究应用于企业界的成果都将纳入。

针对外界质疑评鉴有重理工轻人文之嫌,刘维琪指出,未来将广征各领域学者组成委员会进行“同侪评鉴”,部分领域更将把资料送至国外“外审”,期刊论文等量化数据,只是评鉴指标之一,大学可以自行选择学校最具优势的重点指标进行评比。教育部高教司则指出,基本上评鉴结果是为公布社会了解国内大学办学研究状况,也提供学生选校参考,不作为经费分配依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