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公设比”高居去年台湾购屋纠纷第一名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文忠台北二十五日电)根据消基会公布去年度十大申诉排行榜中,购屋类纠纷高居第一名,占全年申诉案近三成,其中又以“公设比”为购屋时最常见的纠纷。

永庆房屋契约部经理林国华指出,一般所谓“公设比”包含大公、小公等区块,“大公”是地下室、机电房、消防设备、走道、门厅等等;而楼梯间、电梯、则属“小公”范围。

以30坪的大楼为例,一般来说,公设比多在 25%,但如果买到公设比30%的房子,公设占去的坪数高达9坪,以房价每坪30万来看,多出来的这5%公设比,就要花去45万元,而这还只是一开始的购屋成本,购屋后每月公设的维护费用,又是另一笔花费。

在讲究养生和休闲的时代,许多产品强调附设游泳池、健身房,甚至 SPA、三温暖、住户俱乐部等等设施,多元丰富的休闲公设听起来的确很吸引人。

林国华表示,购屋者决定选择这类高公设比产品前,应先衡量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说未来是否真的会使用到这些设施。并且须留意各项设施是否有专责的维护单位,如果管理不佳,或根本没人管理,设施使用率低、耗损率高,那么这些休闲公设也只是徒增购屋成本。

林国华表示,长久以来民众对公共设施总有一些迷失,误以为“我家的公设比高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大楼有很大的中庭花园啊!”,其实中庭花园大多为法定空地而非公设;另外“我家的公设30﹪,但公设到底有哪些?”也是多数民众心中的疑惑。

还有一种购屋族是买了预售屋,却在交屋时才发现,房子和当时看到的样品屋大小有明显差异,再仔细看看签订的契约书内容,赫然发现公设占实际房屋一大部分的面积。

林国华解释,所谓公共设施面积,就是登记为共同使用部分面积。依照土地登记规则的规定,有全体区分所有权人共有(即大公,如管理室)和部分区分所有权人共有(即小公,如楼梯间)之分;但是分担的比例到底多少才合理,目前还没有法令强制规定,民众购买的房屋,使用面积与公共设施比是否适当合理,最重要的是按“使用者负担原则”。

根据住展杂志的房市景气调查,上个月房市风向球转为代表复苏的绿灯,也预测从 329档期到第二季,新个案将陆续登场,加上尚未去化完毕的新成屋以及中古屋加入战局,此时购屋选择将比平时更多,议价空间也相对来得大。

林国华建议在档期内购屋,一定要更冷静,多比较各项优惠措施、方案,衡量自身能负担的头期款和贷款金额后,紧接着精算公设比。某些建商为了降低每坪单价,会将停车场、车道都画入销售面积,算下来虽然每坪单价变便宜,但实际上却是买贵了。因此,比价时不能只比登记坪数,也要看公设比,换算出室内实际坪数的单价,才是聪明的购屋方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