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眼见不为实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12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31日讯】由于人的眼睛只能看到物质世界的表面现象,所以它捕捉到的信息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人的其它感官也有其局限性,即使是经过大脑过滤的信息有时也未必是准确无误的。

世人受现实社会中的观念所阻碍,往往认为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事物才是实实在在的,眼睛观察不到的东西就完全不相信,其实人的视野只能看到物质世界的局部,而且许多时候看到的都是假象。

从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可以看到,只有具有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才能看破百骨精的妖精原形,而在在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的眼里,那百骨精的化身所变的村妇、老妪及老翁,都是善良纯朴的村民,他们怎么也不相信那些形象都是妖精的化身。

与此类似,由邪灵附体的中共恶党自建政以来大肆杀人立威,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却又不断的在电视等新闻媒体中弄虚作假,以少量大城市的虚伪经济繁荣欺骗了许多不明真相的中国人和外商。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亲眼所见或者是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是一种假象的“实”,人们常常仅凭一时所见的现象,直觉地做出判断和决定,以致造成多少错误、痛悔或遗恨的后果。

相传古时候有一对夫妻非常恩爱,丈夫外出经商,妻子守候在家。数月后,夫十分想念妻子,回家探望。当月上柳梢头时,风尘仆仆的他终于赶到了村口,家中那令人感到温馨的灯光促使他加紧了归家的步伐,当他快到自家屋舍时,却看到了使他十分痛心的一幕——窗口里映出了他日思暮想的妻子与一个陌生男子正在吃饭,这时妻子还微笑着挟了一块菜喂到男人的口里,样子十分亲热。他立刻想到这肯定是妻子对自己的背叛,再不愿向前走一步了。愤怒之心使他毅然调头就走,从此再没有回来。

当他白发苍苍之时,想到自己来日已不多,趁在有生之年要解开那个令他永远心疼并一直耿耿于怀的心结,于是他又回到了当年的家。看到了他当年的妻也已是满头白发,却孤独的一个人生活着,他不解地问她为什么?她说这么多年一直在默默等候着他,问他为什么一走了之,直到现在才回?他说出了当年的疑问。妻子坦诚的告诉他说那个男人是她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只是来此地看望她一下而已……

儒教始祖孔子的一位学生颜回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就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由此可见,耳听固然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凡事如果总是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缺少静心的分析与思考,往往会被假象所迷惑,有时则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即使是亲眼所见也很难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人世间的许多真相要用至真至诚的心灵才能体察得到,当放下自我观念的时候,识别真假的智慧就会自然而出。@(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能认真的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然而,人世间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由很多小事所组成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许可以完全改变人的一生,因此任何无心无私的充满友善的举止行为,都将会给人带来不可预想的喜悦。
  • 古今往来,不管是在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诚信都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在人生旅途中,人们也许会因为坚守信用损失掉一些眼前的物质利益,但是从长远的人生来看,树立真正诚实的信誉,广泛的被他人信赖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 人世间的好人遇事经常讲修养与涵养,修炼人则经常谈论如何修心养性。一个人的心性或修养与他的宽容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人有宽容品自高。如果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的思想境界就已经很高了,人只有通过修炼才能达到高尚的思想境界。
  • 一个人活在世间而没有进取心,或者是一个修炼的人失去了精进心,他们的处境也就像这故事中的天鹅一样,虽然表面上生活无忧,舒适悠闲,但是在不远的未来却潜伏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珍惜光阴就是珍惜生命,对于贪图安逸者来讲,那群天鹅的下场足以使人引以为鉴。
  • 出生为人,最大的困惑莫过于无法确知自己生命的来源。人为何而生,为何而活,为何而死?这是人心中最想知道却又无法解决的疑问。因此,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以及人世间的圣人与贤人都曾经不懈的探讨过生命的来源。关于人类真正的生命本源,虽然在科学界有许多假说,却没有令人十分信服的定论。
  • 古语说:“得人心者得天下”,纵观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治久安的贤明君主如唐太宗等人也都是深得人心的有德之士。相反,以武力兵征天下、以血腥的暴力维持其统治的残忍暴君如秦始皇、隋炀帝等人则是极其短命的。孙子兵法中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三国演义》中蜀国丞相诸葛亮以超人的智慧和忍耐力对南方的蛮夷孟获七擒七纵,最终使对方口服心服,彻底清除了蜀国在南方的隐患。由此可见,古往今来的大智慧者都懂得以德服人。以暴力作恶者则虽能逞凶于一时,但是却不能长久存在于世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