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涟漪】祥和与淡彩

画与文/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所有的美好,总是如许的短暂,今儿个春天才到呢,大地刚充满生机,而明早,繁花却已凋落,徒留一地狼藉。时光的推移,初看也许是沉缓的,可是在不经意之间,篝火止熄,溪声变悄,人的鬓发倏忽染白。所有的一切都是飘忽不定、模糊不明、匆促而无法随时掌握,回首前尘,飘渺虚无,只余无边的惆怅。真的,日子的脚步,真的好快!

人一过中年,时间就快得像飞一样,一下子,眼前的一切,就被抛得老远老远,不知何时才蓦然惊觉镜中的满头青丝,已点染上些许银白。想想,那夕阳再怎么辉煌光彩,终将黯淡,燃烧似的火焰也会逐渐熄灭,而后孤零零的偏西滚进地平线,再骨碌碌的好似下坡的车速般迅速隐没,转眼不留余迹,一切扰攘,一切喧嚣,都随之停息!

凡事看透了,就不会再去理会那晚间上床、不知明朝还会穿上鞋否的忧虑与恐惧。不用心机,不善营生,却自有福气。若能糊里糊涂的,在利益面前傻些,马马虎虎将就过日子,那才真是幸运,那才叫“难得糊涂”!即使上苍给你荣华富贵,也不能由着无穷的欲望而痴心妄想,富更求富。我觉得,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你怎么使劲儿也争不到手,一切随其自然!这一份自得逍遥,恐怕世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好的光景,是不会长久的。与其感叹生命的飘忽,何不抓紧这刹那的真淳呢?

不知不觉,时光的巨轮迅速辗过那哀乐中年,如今开始品尝着朱敦儒〈念奴娇〉里“老来可喜”的境遇。认识到所有的烦恼,都脱不出名利的圈套。名利引起追寻,追寻的过程,不免遭受挫折,挫折产生痛苦。古来慷慨悲歌的壮士,斩将搴旗的英雄,不免含恨九泉,让人扼腕。即便是功成名就,腰缠万贯,站在永无止歇的时光洪流里,偶一回眸,也不过是些浮光掠影而已,终有那么一天,都得撒手放弃这些身外之物的。只有超越名利的束缚,内心澄明,才能断绝是非恩怨的纠缠,才不致招惹那些尘俗琐事上身。

如今这一份潇洒自由的日子,因着退休金的给付而充裕。原来生活可以是如此的简单,没有了口腹之欲,五元钱一大把的空心菜就能对付两天。从前号称筵席主厨,而今却退出厨房,任其灶冷锅凉,无烟少油的,这是一喜!更可喜的是:三生有幸,因着因缘际会,得入修炼之门!从此脑中充盈的是法理,言行遵循的是法理,心中衡量的更是法理。从此发觉,生命竟是如此的充满喜悦,日子过得是这样的朴实无华,心境是此般的祥和恬淡:四季的更迭与我无关,人情的冷暖对我不起波涛,功名利禄诱惑不了我,不再目迷五色,不再听闻靡靡之音,儿孙的是非不足挂齿,好友的邀约不再动心……。

还有一喜,那就是获得了独处的机会!独居的时光是这么的可贵,耳根清静,没有儿孙的吵扰,没有是非的牵扯,他人的一切不会近身,自己的所为不致影响别人。独自一人是不会寂寞的,网路上同修的心得交流,法理上的切磋启悟,你可一再咀嚼、再三领会。人间一切不再重视,所有牵挂不再萦怀,心态祥和,渐渐的向古人“心如止水”的境界迈进。

而今知晓努力修心、陶冶性情的结果是有可能摆脱那轮回之苦的,从此不再被情牵动,脱尽尘垢,显露真性。四周的一切对我不起作用,那风花雪月漫不经心。闲来无事,将心中所思所想,或感或悟,化诸文字,与同好分享。你可以认为那是无病的呻吟,也可以看做是没用的喟叹,这只是人生过程中的点滴纪录,一如那大小不同的石块投入水面,激起不同面积的波纹、涟漪。每个人的认知与承受力的不同,因而反应与表现也大异其趣,就像我那位五十多年交情的老友,她认为回忆并不美好,而是痛苦不堪的折磨,因此不认同我那些对过往的珍视与描绘的作品。其实这些我只把它视为人生画布上,无意中悄悄的一次挥洒、轻轻的一笔涂抹,不是浓烈炫目的艳色,而是梦幻朦胧的淡彩,可有可无,不是造作,更无意夸张,而是随缘而生,自然就有,在祥和的心田里,泛着冷冷的辉光,映出满堂的流霞!@*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几年前,热闹的街头开了一家水果大卖场,种类繁多的新鲜瓜果,日日推陈出新,二十四小时营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店员,卖力的装卸、摆放,认真的招呼、整理,于是门庭若市!不久,距此五百公尺的地段也开了一家,店名叫“我要买水果”,采取低价倾销的策略,当然水果的品质略逊一筹,所以人潮不如前者,很多人想着可能不久就得关门大吉啦!
  • 在红尘俗世里翻滚久了,在名利追逐中浮沉够了,厌倦了那循环往复的盛衰荣枯,饱尝过那永不止息的聚散离合,任谁都会兴起避世出逃的念头,发出离群索居的意愿,暂时来段独处默坐、反躬自省的时光,于是奔向田野,回归山中。看着那山间聒噪的鸟儿陆续飞走,连天边残留的那一朵孤独的云也悠缓的远离了,扔下的是满山遍野的静寂与你满心的孤独落寞相伴,一片无垠的静默笼罩。
  • 看着这只“金吉拉”品种的猫咪,灰、白夹杂的毛色,蓬蓬松松随着低钻、高窜、跳跃、奔跑的身影毛茸茸的晃动,引得两个孙子尖叫连连的追逐跟进,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匍匐在冰凉的地板上,两颗小脑袋凑在喇叭箱后的墙角旮旯里逗弄着,那猫儿只探出两个前爪儿左扫右抓的与俩小对峙嬉戏着……。
  • 从前只过旧历年儿,记得两个儿子懂事之后,除夕一定守岁,初一清早就按规矩给我俩跪下、行大礼、磕头、拜年,再高高兴兴接下压岁钱。如此行之有年,延续着中国传统习俗。可是随着社会的变迁、道德的式微,不知何时起,竟然终止了。现在的两个孙辈,更不知拜年为何物,只知有钱可拿就是过年啦!更别提什么走亲访戚、请安问好,甚至连姻亲姨表的称谓,大人都搞不清楚该如何教导孩子称呼呢!古时留下来的这种生活方式,确实深具内涵,有它存在的意义。
  • 在三个半月、一百来天的短暂时日里,眼睁睁的看着外子的生命一日日的急遽流失,每天束手无策的经历着至亲最后解脱的过程,这剜心透骨的“去情”历炼,在人的一生里,总得来那么几个回合,可能上天认为这样才不枉来世间走一遭,如此才算值回票价吧!
  • 随着岁月的流逝,六年的同窗之谊,在炎夏凤凰木火红似的花伞下,在骊歌唱响的那一刻,在难舍难分的泪眼中宣告结束,我们交出了人生第一张答卷,在就业与就学的抉择里从此分道扬镳!

    随着岁月的流逝,每个人按部就班的走着自己的人生路,没得商量,没得挑选,更没得逃避!课堂里专注的苦读,考场上激烈的竞争,弄得你没有喘息的机会。世事的变化是如此的难以捉摸,职场的险恶是这样的让人心悸。饱尝人情冷暖,痛饮憾恨离愁。

  • 长久以来,对杨柳情有独钟,我相信按照佛教六道轮回的说法,我肯定转生过杨柳,可能还不只一次哪!经常路过的一处社区,有那么一道三公尺宽的大排水沟横亘,那还是民国初年,本市有名的灌溉渠道——瑠公圳呢!如今也只能成为两旁住家排放废水的替代物了。十年前有一任市长,用心的整治了一下,将圳底加高,砌上水泥驳坎,疏通了圳底淤积物,两旁岸上栽上杨柳,夹上几盏路灯、安上几条长椅,哇!那真是心随境移,一片景,一种心情!
  • 记得退出职场那一刻,真是喜形于色,心情那份舒畅与痛快,无法言表。每个人规划着如何延续那些未竟的雄心壮志,迫不及待的想立刻付诸行动。几个知心好友更相互约定,每月聚会一次,吃喝玩乐兼说长论短。如今言犹在耳,可一晃眼,十来年过去了,却连一次面都没碰过,可笑吧!原因何在?因为每个人回归家庭之后不久都含饴弄孙去了,这就是人生!得物尽其用啊!
  • 这是条宽敞明亮的长廊,两侧的墙面上,挂着不少幅风景油画,我不曾细数,可却曾仔细鉴赏过,不管是江南氤氲的水乡、清晨朦胧的小径,或是河岸停泊的渔舟、山间静谧的茅屋……,虽然表现手法各异,但技巧上乘,敷彩流畅,不约而同传达的是一种宁静平和的心境。由此可看出院方确实用心良苦。只是每日里往返这儿的病患家属,没有一个人会留意这些的!有的只是满腹的愁苦与无奈,万般的悲痛与不舍!因为长廊尽头右转,即是安置绝症患者的安宁病房。

  • 每首乐曲,悄悄的诉说着那远古的过往,每句歌词,都挑起那亘古的片段。同时它们都深深的触动你心底沉静已久、积尘已厚的心弦,叫醒你的本性,唤起你的良知,增添你的善念。也许在哪一朝、在哪一代,咱们曾相逢聚首,演绎出各自的辉煌;也许在哪一生、哪一世,我们曾携手寻佛求道,青灯木鱼共修过一回;也或许……谁知道呢?如今在今世醒来,又互换了一个角色,既陌生可又熟悉,既不识可又有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