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东方朔与元宵节的传说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这是清代描写元宵节做汤圆、煮汤圆的两句诗。汤圆又叫“元宵”,自古以来,每当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将元宵煮好后先敬祖先,然后阖家吃元宵,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即元月,故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也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自古以来,人们在元宵节之夜,点上万盏彩灯,以示庆贺,同时也把元宵节作为黄历新年的延续。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话说京城:丰富多彩的传统庙会
庙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而北京的庙会尤为著名,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并且历史悠久,相传起始于辽代,但未被证实。最早有记载的是元代白云观庙会,明清时期北京的庙会就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京城内外的各大寺院均有各自特色的庙会,汇集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逛庙会也成为人们的一种民间文化生活,延续了千余年。
黄历新年说“年画”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因伴随着在过年时张挂,故称“年画”。
“压岁钱”溯源和传说
中国民间有很多过年的习俗,代代相传,其中“压岁钱”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大年初一时,孩子会给长辈拜年磕头,这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孩子;或者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长辈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黄历新年
每逢新年,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墙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而且经常的习惯是福字倒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呢?
在中国传统新年的习俗中,有除夕守岁一说,即“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大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然后点起油灯,围坐火炉旁闲聊,通宵守夜,等着新年到来。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如中国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充分反映在新年敬祀财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中。
在传统的习俗中,黄历七月俗称“鬼月”,也就阴间里所有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全被放出来觅食,从七月一日到七月三十日,鬼门关闭才重返阴间。
相传自南北朝起,黄历七月七日是天上牵牛星与织女星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俗称“七夕”。逐渐也成为中国的“情人节”,情人在这一天互赠信物结缘,两情久长绵延。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说古琴有“天圆地方” 之说,是指弧形的琴面代表“天”,而平面的琴底则代表“地”。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古老中华的制琴历史也有数千年,留下了数千首曲目,这些都是中华深厚的传统文化之印证。
每年黄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俗称“端阳”,或称“午日”。想到端午节对饕客来说,最期盼的莫过于吃粽子了。粽子的起源乃溯自战国时代楚国忠臣屈原,因奸佞小人一再陷害而被贬到江南;屈原被贬后,忧国忧民之心更切,以诗文表达他满腔的爱国热忱,试图打动楚襄王的心;然而迷于奸臣谗言的楚襄王,依然无动于衷。之后,屈原面对国土被秦国侵占,秦兵到处为非作歹,伤心悲恸不已,因而选择在黄历五月五日那天,自抱石头而沉下汨罗江内,悲壮地结束了他的生命。
黄历五月初五为是“端午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端午亦称“端五”,是因为“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初五,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民俗民风
在电灯尚未问世之前,灯笼在黑夜里为人们带来光明;在科技挂帅的今天,一个灯笼对现代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灯笼在具有思古情怀的中国人心目中一直都有吉祥的象征意义。由于灯笼,为古时候的人们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的象征。民俗民风
据说在上古时代天地之间到处都是毒蛇和猛兽,尤其是一个叫”年”的大怪兽会妖法,一吸气就可以吸死很多人。这只怪兽平常不出动,到了腊月(黄历12月)三十晚上就出来作乱。人们虽然很害怕,却没有办法。
节气准确的表示着一年中气温变化的关键日,为人们一年之中有规律的生活与农耕,提供了最好的依据。
黄历新年时,中国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名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它的命名由来是这样的:古人称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九月九日,月日并阳,所以称为“重阳”。重阳佳节的起源根据《二十四史》大约可以追溯至汉代。
立春之后是“雨水”,今年雨水节气是本月19日到下个月的4日。这时太阳已移达黄经330度。历书说:“斗指壬为雨水时,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为雨水。”
“立春”在传统的历法上,多半居现在岁首正月,但有见于年底,这完全是因当年有没有闰月及节气的推移而有所不同。大寒后十五日,历书记载:“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故名立春。”
春,四季的第一季,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正月、二月、三月),气温逐步回升。《公羊传﹒隐公元年》曰:“春者何,岁之始也。”北斗指向东方为春,故有时以春指代东方。唐人呼酒为春,用春酎指春酒,叫酒杯为春杯,称饭桌为春台。
那么谈到二十四节气,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祖先们如何创造、发明历法。据研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更早的时候,没有四季之分,只有春秋。远在春秋时代,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中国的历法,其实是中国传统文明天人合一认识的一部分。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第25章)人禀生于天,托形于地,天阳地阴之气运转不息才有了世间万物,人应该畏天地敬神灵。诗曰:“夙夜畏天之威”(《诗经﹒周颂﹒我将》)在历法中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说起台湾的陶瓷产业与文化,很难不联想到台北县莺歌镇在陶瓷发展史上的宏伟地位,在陶艺的熏陶下,不但拥有全台湾第一座先进的莺歌陶瓷博物馆,再加上经济部商业司精心规划的陶瓷老街,让原本质朴的地方小镇,成为丰富的人文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