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看《长安十二时辰》 学古人计时方式
最近有一部评价很好的古装电视剧叫做《长安十二时辰》,在剧中可以经常看到各种关于计时和报时的画面。其实古代除了时辰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计时单位,比如说一刻、一盏茶、一炷香的时间、我们现在经常会用到的弹指一瞬间、一刹那,晚上还有几更天的说法等等。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古代都有哪些计时方法,还有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些名词如果换算到我们今天到底都是多长的时间。
康熙帝赞誉“操守为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
张伯行,字孝先,号敬庵,河南仪封人,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历任内阁中书,福建、江苏巡抚,礼部尚书等。他严于律己,爱护百姓,不贪名利,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和百姓的爱戴。康熙称赞其为“操守为天下清官第一”。
敬姜论男女有别之礼
公父文伯之母敬姜到季氏家去,季康子正在大堂,和她打招呼,敬姜没回应。康子跟着她走到家室的门口,敬姜也不答应一声就进去了。
命运既然是天定,命运能改吗?怎么改?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总结的智慧结晶告诉你改命运的善道、好方法!
【征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命定论和改命的善道(二)
破解对命定论、算命术的误解1.为何同年月日时出生的人命运会不相同?2.皇帝的八字,在民间也会有,为何他就不能当皇帝?3.一埸大地震死几十万人,难道都是死命吗?4.如果人人都相信祸福前定,人们就不必努力工作了吗?
【征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命定论和改命的善道(一)
人们的生死祸福、贫富贵贱、穷通得失、乃至科场中举、货殖营利、婚姻等,世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注定的,是神(上帝、上天)安排的。例如唐朝天祐初年,有个叫李甲的人预先得知三十年后将战乱不断,死伤人民六十余万人,三十年后事实真的得证;汉光武时代的贤才准确预测一个墓穴在葬后的一十八万六千四百日那天坍塌。
高尚的乞丐
清代,永清县南门外有个乞丐,人称张乞人,自从父亲死后,他就依靠乞讨来养活母亲。他们没有房屋居住,就在地上挖个洞穴栖身。
小小走卒竭尽心力 知恩图报
汪应辰(1118~1176),字圣锡,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科状元及第,年仅l8岁。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贬出京城,在两广一带辗转任职十七年。
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刘禹锡
刘禹锡是洛阳人,出身于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是与白居易同时代的唐代著名大诗人和文学家。
【征文】王友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浩然正气
有朋友曾经问我:当代中国,最缺少的是什么?我回答说:“浩然正气”。
【征文】王友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正平和
上古时代,尧帝传位给舜时,给了他四个字:“允执厥中”。尧帝要求舜答应他,一定要按照“中道”治国理政。太过了,不行;不及,也不行;必须适中,恰到好处,也就是河南人讲的“中”。这是中国人“中正平和”思想的最初由来。
月球传奇
月亮是怎么来的?人类还有许许多多不解之谜,目前为止只有一种学说最能解答围绕月亮的种种“疑问”。请看美国詹森太空中心退休的作者娓娓叙来。
【征文】王友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畏之心
台湾学者曾仕强曾多次回大陆讲学。有一次,他讲着讲着,就流泪了。有学生问他:“老师,您为什么流泪?”曾先生回答说:“真正的原因,是讲到我们有这么好的文化,却不好好珍惜,还怀疑这、怀疑那。如果我们没有好的文化也就算了,是祖宗不争气,可是我们的祖先那么伟大、这样了不起!我在国外读过书,大可满口讲西方的东西,可是我没有,因为珍贵我们的文化。有人居然生在福中不知福,想到这里很心酸。”
唐代画家吴道子被尊为“百代画圣”,尤其擅长佛道人物画像。他曾于长安的景云寺绘《地狱变相》图,轰动京城。当时,长安民众都去观看,图中表现的地狱的阴森惨状令人毛骨悚然。众人害怕死后下地狱受苦......
【征文】乐圣师旷 天下至聪 琴艺传神
“乐由天作”。两千五百多年前,晋国的师旷展现了出神入化的音乐技能。他精于音律,能从乐曲中预见战事成败、国势兴衰;他的琴声,引来玄鹤起舞,令天地动容。
中国古代礼仪──坐姿
中国古人对坐姿很有讲究,因为它也是礼仪的一个方面。古代人们的坐姿主要有三种:“趺(音“副”)坐”,即双足交迭,盘腿而坐,类似佛教中修禅者,所以又称“跏趺坐”;“箕踞”,即两腿前伸,全身像簸箕形状;“跽(音“计”),即跪坐,臀部压在后曲的小腿和脚上。在没有宾客时,坐姿可以随便一些,好像上面的前二种,但是如果和尊者,长者,朋友交谈,或在议事,宴会和招待客人时,就要采用礼貌的姿式──“跽“了。
【征文】医圣张仲景留下了药方和警世名言
一千九百年前,一部《伤寒论》开辟了中国及亚洲医学的新局面,拯救苍生无数。今天,在张仲景的故乡,历经朝代更替,又经过数十年砸烂传统的运动,传统中医的精髓已渐失传。现代社会的中国人被无神论彻底地洗脑后大多不相信神力、神通,认为顺应天道五行的中医不合时宜。
“画龙点睛”手不离笔的张僧繇
张僧繇平日是手不离笔,把夜晚当作白天,日以继夜地努力作画,而且老也不觉疲倦,很长一段时间中,他都不得闲。因为他这么下工夫的努力不懈,所以他画道、释、人物、龙、马等,无一不工,而且大都作卷轴画和壁画。他与顾恺之、陆探微以及唐代的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
【征文】千百度:上古三代时期的天命观(6)
在周人看来,虽说君王的天命不来自于他自己,而来自于高高在上的天,天命的更改转移也不取决于君王的意志,而取决于上天的意志,但君王也不能因此就坐等天命的护佑,无所作为,更不可随心所欲,肆意妄为。那么为了“受天永命”应该怎么办呢?对此,周人在强调“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既然上天只会“永佑”敬天的君王,君王对天就要恭恭敬敬,惟命是从;既然敬天的关键在于有德,君王就应该“敬德”、“明德”、“崇德”。
【征文】千百度:上古三代时期的天命观(5)
所谓“天命靡常”,就是说天高高在上,无所不能,他可以把“大命”赋予某个王朝,也可收回它,给与另一个王朝。所以天命不是永恒的,是会更改转移的。
【征文】千百度:上古三代时期的天命观(4)
上古三代的天命观尽管都强调天、天命的至高无上,但古人对王权与天命的关系其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征文】千百度:上古三代时期的天命观(3)
在三代先民眼里,服从天意和天命与感恩、敬畏和祈求上天一样,也是得到上天护佑的前提之一。它们都是三代天命观的基本要素。
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他与李白、杜甫在中国诗坛同负盛名,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他一生写下大量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报国之志的诗篇。
去过北京天坛的人都知道,那是清朝皇帝祭天的地方。
【征文】千百度:上古三代时期的天命观(1)
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探讨天人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不仅是司马迁和以他为代表的古代中国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一大目标,也是贯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一根主线和一大主题
夏天养生要“养长”不损阳气五则五要
炎炎夏日里养生要怎么养?《黄帝内经》说夏天要“养长”,不要损阳。传统智慧,夏日养生五原则、五要点提供参考,怎么“养长”以让生命亮丽起来?
杜甫诗歌中的仁爱(下)
他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在征人出发必经之咸阳桥时,描绘出一幅“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图景,“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平白如话,但人们却能于诗人平实如话的诗句中看到当时的社会现状,人民遭受的苦难及艰辛欲泣的生活。
,唐代杰出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关爱百姓,关注未来,呼唤正义,以其自觉和深沉的社会意识创作诗歌,其诗 “浑涵汪茫,千汇万状”(《新唐书》)。
现代家规30条考量你的家教 你听过几条?
下面介绍的近代流传下来的老一辈人总结的30条家训,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爸爸和子女也会有很多裨益。它涵盖日常生活中的仪态、尊老、用餐、倒茶、做客等诸多方面,你都听过几条?对照自己做到了几条?
【征文】章阁:荒谬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
仰望苍天,星河浩瀚不停地运转,周而复始。俯观人世,朝代有更迭,四季有交替,风水有轮流,生命有轮回。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顺着一定的规律,循环往复,有序地更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