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月亮是人造星球

font print 人氣: 35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02日訊】編者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代詩人蘇軾當年的一句天問,今天看來卻非同小可,2010年的中秋,人們舉頭望月,低頭思量的或許不只是故鄉了。

在科學家的眼裡,月亮是個「乖巧」的「怪物」。它怪,在於已知的天文學知識中,沒有哪個衛星如同月亮這麼相對比例大得出奇,也沒有哪個衛星的軌道是圓的,除非人造衛星;它乖,因為月亮的很多數據都精確的「巧合」著很多精密設計: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是地球與月球的395倍,而太陽的直徑也「正好」是月球的395倍,致使地球上人看到的月亮和太陽一樣大,因而有月全食。月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也「正好」和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相同,所以月球永遠以同一個面對著地球。月亮在太陽與地球之間,剛好有一個傾斜角度,在夜晚時能把太陽光反射到地球上,照亮地球人的夜空。

這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嗎?在真正的探索者眼裡,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偶然,偶然背後必然有其根源。

1969年11月20日當阿波羅12號的宇航員用登月艙的上升段撞擊月球表面,地震研究所當即傳達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從震波來看,月球是一個中空的金屬球體。這一切科學發現指出一個結論:月球是以前的人類所創造的。

而以前的人是如何製造月球的?為何而造?擁有造月升天的尖端科技文明的人類哪兒去了?「人類不止一茬」,這是現代考古學家們的最新觀點。儘管普羅大眾對此觀點覺得如同天方夜譚般的不可思議,但眾多考古證據卻有力的證實了這種學說的科學性。

讓我們追隨科學家的思維足跡去探索月球奧祕的同時,也反觀自身,何以在月明之夜,在獨處時刻,我們的心中總會突然感受到一種呼喚,一種想「回家」的召喚。

一輪明月是誰造?
文 ◎ 張傑連


月球的背面坑坑窪窪,崎嶇不平,充滿小隕坑與山脈。(NASA)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除地球外,人類最熟悉的莫過於高懸天際的月球。然而這個熟悉古老的月球,不只經常成為古代文藝作品中的常客,時至今日,經過科學家仔細地解析,發現人類目前的知識仍十分有限,許多謎團仍有待進一步釐清……

傳統的三種假說無法成立

說到月亮的起源,以往科學家認為存在三種可能性。第一種叫「捕獲學說」,就是說月球原本是太空中一個星體,經過地球附近時,被地球抓住了,成為其衛星;還有個「同源說」,在太陽系的演化過程中,宇宙像一團雲霧一樣,慢慢凝聚變成一個地球,邊上演變出了一個月亮跟著轉;第三種叫「爆炸學說」,也叫「分裂說」,是說地球突然間炸開了,一部分推出去變成了月亮。

目前這三種假說都被證明是不太可能成立的。比如「地球捕獲說」,直徑相當於地球27%的月亮要輕易被地球的軌道吸進去,這在天文物理學家看來,是極不可能的現象,況且對月球進入行星的軌道的角度要求需要非常準確,差一點都不行,一不小心就更容易被太陽系的其他大星捕獲。即使是月亮碰巧以如此準確的角度進入地球圈,能繞上地球的也應該是個橢圓軌道,而不是現在月亮的正圓的軌道。

另外兩種學說,「同源說」或「分裂說」,從物質結構來講,必須月亮與地球的成分和結構應該是差不多的。但美國阿波羅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很多樣品,對於月巖的年齡研究表明,在形成年代上月球略早於地球。月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形成於46億年前(有的岩石壽命達70億年),而我們地球上發現最早的岩石的形成時間不過是39億年。並有6種元素是地球上所沒有的,這是「同源說」或「分裂說」無法解釋的。

既然自然界產生月球的三種假說都不能成立,那月亮到底是哪來的呢?莫非是人造的?當這個奇思妙想出現在腦海裡時,很多受傳統觀念約束的人,馬上在心裡產生排斥情緒。不過,很多有膽識的科學家已經根據各種科學證據,認為「月球是人造的」。下面是這些科技先驅們對月球探測結果的簡單匯總。

月球是個「太大」的衛星

首先是月亮的大小。科學家發現,月球是一個異乎尋常的天體,它比自然天體的衛星大得多。太陽系若干行星擁有衛星,這是常見的自然現象,但是我們的月球卻有一個「不自然」的大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衛星,它的體積和母親行星相比實在是太大了。

請看下列數據,地球直徑12,756公里,月球的直徑3,467公里,為地球直徑的27%,火星直徑6,787公里,有兩個衛星,大的一個直徑23公里,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徑142,800公里,有1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5,000公里,是木星的3.5%。土星直徑120,000公里,有2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4,500公里,是土星的3.75%。其他行星的衛星,直徑都沒有超過母星的5%,但是月球卻達到27%,這表明月球不是一般的自然天體。

月亮的直徑是太陽直徑的1∕395,而月亮和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比是1∕395。這兩個相同的比例造成在地球表面上看月亮的大小和太陽的大小是一模一樣的。這種現象在天文學來講,是非常「不自然」的,至少對於太陽系其他的行星,是絕對找不到第二個類似現象的。

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地球

人們一提到月亮,就自然想到月亮上面吳剛伐桂、白兔搗藥的圖案,它永遠就是那個樣子,因為月球繞著地球轉的時候,它總是永遠同一面對著地球。這一點本身就非常不可思議,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講,同步衛星都要經過非常精確的計算,而沒人知道月亮繞著地球轉多久了,如果有一點點的差別,它就不可能永遠是同一面對著地球。

月球卻似乎永遠忠實地以同一面對著地球,直到太空船上去拍照後人類才一窺其背面的容顏。月球為何永遠以同一面向著地球?這是因為它以每小時16.56公里的速度自轉,另一方面也在繞著地球公轉。其反常軸向自旋,速度非常之快,遠遠快於大小、距離與其類似的行星所應有的速度,它自轉一周的時間「正好」和公轉一周的時間相同,所以月球永遠以一面向著地球。

以前天文學家猜測月球背面應和正面差不多,也有很多隕坑和熔岩海,但太空船發回的照片卻大為不同,月球背面竟然坑坑窪窪,相當的崎嶇不平,絕大多數是小隕坑和山脈,只有很少的熔岩海。月亮兩面的差異,科學家無法想出解答。照理論言,月球是太空中的自然星體,在長時間內,不管哪一面受到太空中的隕石撞擊的機會應該相同,怎會有正反之分呢?

更令人驚奇的是,幾千年前,看不到月球背面的瑪雅人,就把月亮背面的模樣刻在了他們拜神的月亮廟門上。難道瑪雅人曾經飛入太空,看到過月球的背面?


月亮永遠以正面對著地球,而幾千年前的瑪雅人居然把月亮背面的模樣刻在月亮廟門上。瑪雅碑銘神廟的浮雕中也刻畫了一個帶頭盔的青年,正在操作一台類似飛行器的機器。(正見網)


月球軌道是圓形的

一般天然衛星的軌道都是橢圓的,而月球軌道卻是圓形的(軌道半徑為38萬公里),我們知道,只有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是圓的。莫非月球只是一個巨大的人造衛星?

月震試驗證明月球是個中空的金屬球

地震學家通常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內部的性質。同樣地,「月震波」被科學家用來研究月球內部的性質。自從1969年以來,從「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美國先後八次派出宇宙飛船到月球進行科學考察。他們以月面為基地,設置了高靈敏度的地震儀將月震資料發送回地球,其中一台由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設置在靜海,另一台由「阿波羅12號」設置在風暴洋。這種高靈敏度的地震儀甚至能記錄太空人在月面上走動的腳步聲。

美國中部標準時間1969年11月20日4點15分,阿波羅12號的太空人用登月艙的上升段撞擊了月球表面,隨即發生了月震。月球「搖晃」了55分鐘以上。震動由小逐漸變大,至強度最大用了約8分鐘,然後振幅彷彿逐漸減弱直至消失。這個過程用了大約一個小時,而且「餘音裊裊」,經久不絕。


1969年11月19日阿波羅12號太空人在月球表面執行任務。(AFP/NASA)


地震研究所的負責人莫裡斯‧雲克在下午的電視新聞節目中傳達這個令人吃驚的事實時說:「要直觀地描述一下這種震動的話,就像敲響了教堂的大鐘。震波只是從震中向月球表層四周傳播,而沒有向月球內部傳播,就像在一個完全中空的金屬球體上發生的。」在地球上這種現象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這充分證明月球內部是空的,表面是一層殼。

在阿波羅12號造成「奇蹟」後,阿波羅13號的太空人用無線電遙控飛船的第三級火箭使它撞擊月面,地點選在距阿波羅12號的太空人設置的地震儀87英里的地方。月震持續3小時20分鐘後才逐漸結束,月震深度達22英里至25英里。科學家知道,只有中空的球體才會發生這種形式的振動。阿波羅13、14號的太空人還進行了多次月震試驗,最大的一次月震造成的月面振動持續了4個小時。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16號與月面》報告書談到,月震研究表明,月殼內部存在一個40英里厚的「硬層」。科學家馮•布勞恩博士指出,在40英里的深度振動傳播速度是每秒6英里,這是岩石無法達到的,查閱一下物理學手冊,就知道聲音只有在金屬或金屬質岩石才能達到如此快的傳導速度。

振動在月球內部的傳導速度與振動在金屬中的傳導速度一致,於是科學家推測月球內部存在一個中間空心的金屬殼體,而在殼體之上覆蓋著鬆散的10至20英里厚的石塊層。烏德博士等人說這個鬆散層是在若干億年的時間裡,隕石和小行星、彗星多次猛烈撞擊月面破碎後逐漸形成的岩石層。


月震實驗證明月球是空心的。(新紀元示意圖)


低磁場也說明月球是空的

自然界中,宇宙天體都有各自的磁場,而研究發現,月球幾乎沒有磁場。科學家認為地球的磁場起源於地球內部的地核。地核分為內核和外核,內核是固態的,外核是液態的。它的黏滯係數很小,能夠迅速流動,產生感應電流,從而產生磁場,地球磁場強度介於0.35奧斯特至0.7奧斯特之間,由隕石的天然剩磁推測其他天體的磁場強度為0.59奧斯特,因為所有天然天體都像地球一樣,是實心的,所以它們有磁場。

而月球卻完全不同,根據「阿波羅」宇宙飛船採回的月巖樣品及月球表面磁場的直接測量,月球周圍的磁場強度不及地球磁場強度的1/1000,月球幾乎不存在磁場。由此可見,月亮內部沒有像地球那樣的內核,它內部是空的。

月球密度試驗也證明月球是空的

在1976年出版的《阿波羅的宇宙旅行》一書中,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萊波特•理查•路易士寫道,阿波羅11號、12號太空人帶回的月面岩石標本的密度比地球岩石的密度要高得多,月球岩石的密度為3.2至3.4克/立方釐米,地球岩石密度為2.7至2.8克/立方釐米。

然而,月球的平均密度是3.33克/立方釐米,地球密度是5.5克/立方釐米,幾乎相差一半。哈洛德•尤里博士等科學家認為這是由於月球「重心」空虛所致。英國王家天文學會的月球權威爾金斯博士在《我們的月球》一書中甚至估計,月球中有體積約1,400萬立方英里的空洞。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所羅門博士對月球的重力進行了研究,他也提出月球內部可能是空的。在一份名為《月球》的國際性研究雜誌上,他寫道:「根據『月球軌道環行器』的觀測,使我們得以獲得了與月球有關的大量知識,尤其在重力方面。也就是說,月球內部很可能是空的……。」

月球內部有一層非常堅硬的殼

科學家告訴我們,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隕石和彗星撞擊形成的。地球上也有一些隕石坑,研究發現,若是一顆直徑幾哩的隕石,以每秒三萬哩的速度(等於一百萬噸黃色炸藥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它所穿透的深度應該是直徑的四到五倍。地球上的隕坑都是如此。

但是月球上的隕坑就奇怪了,所有的隕坑竟然都「很淺」,以月球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Gagrin Crater)來說,只有四哩深,但它的直徑卻有186哩寬。科學計算表明如果直徑186哩,深度最少應該有700哩,但事實上加格林坑的深度只是直徑的12%而已。

為什麼會這樣呢?科學家們無法解釋此現象,也不去解釋,因為他們心裡清楚,一解釋就會推翻所有已知的月球知識。科學家只能認為,月球表面約4哩深處下有一層很堅硬的物質結構,無法讓隕石穿透,所以,才使所有的隕石坑都很淺。那麼那一層很硬的物質結構是什麼?為什麼地球或其他自然球體就沒有這樣的硬物質呢?莫非那是個金屬外殼?

不可能自然存在的金屬

月球隕石坑有極多的熔岩,這不奇怪,奇怪的是這些熔岩含有大量的地球上極稀有的金屬元素,如鈦、鉻、釔等,這些金屬都很堅硬、耐高溫、抗腐蝕。科學家估計,要熔化這些金屬元素,至少得在兩、三千度以上的高溫,可是月球是太空中一顆「死寂的冷星球」,起碼30億年以來就沒有火山活動,因此月球上如何自然產生出如此多需要高溫的金屬元素呢?

而且,科學家分析太空人帶回來的380公斤月球土壤樣品後,發現竟含有純鐵和純鈦,這是自然界不會有的純金屬礦。在自然界裡,金屬大多以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以純金屬形態存在的非常少,一般都需要尖端的冶煉技術才能把金屬還原成單分子化合物。那月球上是誰在什麼時候提煉出這些金屬的呢?

聞似硝煙的「月球味」困惑人類

2006年據美國宇航局網站披露,月球塵埃看起來就如同地球土壤一樣平常,但它們並非像外表那樣簡單。太空人觀察發現,月球塵埃是很多複雜成分組成的黏性物質,並且散發出一股神祕的氣息。然而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未能揭開月球塵埃散發氣味的謎底。

每個「阿波羅」太空人都曾經聞到過月球塵埃的氣味。他們不可能將臉湊到月球表面上,但每次月球行走後,他們都會將月球塵埃放到登陸車中。月球塵埃是一種黏性物質,能黏在鞋子、手套和其他暴露的表面上。在重新進入登月艙之前,無論太空人如何使勁拍打身上的塵埃物質,它們仍會進入艙內。一旦太空人摘下頭盔和手套,他們就能聞到那股令人困惑不已的「月球味」。


月球塵埃是很多複雜成分組成的黏性物質,並且散發出一股神祕的氣息。圖為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太空人登陸月球踩的腳印。(AFP/NASA)


美國「阿波羅17號」太空人吉恩•塞爾南在談到月球塵埃時說:「我真希望能給你送去一些。這是一件令人吃驚的事情,它們散發出一種火藥爆炸後的硝煙氣息!」「阿波羅16號」太空人查理•杜克說:「月球塵埃確實有一種強烈氣味。我感覺它的味道和氣味都像發射子彈時散發的一般。」「阿波羅17號」的太空人傑克•舒米特說:「所有『阿波羅』太空人都曾經使過槍。因此,當他們談到月球塵埃聞上去如同燒著的火藥時,他們很清楚自己在講什麼。」

但令人吃驚的是,一旦被送回地球,月球塵埃就不帶有任何氣味。美國宇航局約翰遜航太中心月球樣本實驗室擁有數百磅重的月球塵埃。在那裡,科學家發現神祕的氣味卻消失了。

顯然,月球塵埃和火藥並不是一回事。現代無煙火藥是硝化纖維素和硝化甘油的混合物。月球土壤中並未發現易燃的有機分子。用火柴點月球塵埃也不會出現爆炸情況。那月球土壤究竟是由什麼物質構成的呢?

實際上,近一半的月球塵埃是撞擊月球的流星體所造成的二氧化矽玻璃體。這些撞擊已持續了數十億年,將表土化成玻璃,將同樣的物質分解為碎片。另外,諸如橄欖石和輝石等礦物質中的鐵、鈣和鎂也富含月球塵埃。它與火藥完全不同,至今科學家們仍然不知道這種氣味是如何產生的,或許有一天科學家們能從月球的人造特性中找到答案。

月球上神祕的非自然建築物

1966年2月4日,蘇俄無人探測船月神九號登陸「雨海」(科學家所定義的一個月球地點,下同)後,拍到兩排塔狀結構物,距離相等,依凡諾夫•桑德生博士說:「它們能形成很強的日光反射,很像跑道旁的記號」。依凡諾夫博士從其陰影長度估計,大約有十五層樓高,他說:「附近沒有任何高地能使這些岩石滾落到現在位置,並且成幾何形式排列。」

1966年11月20日,美國軌道二號探測船在距「寧靜海」46公里的高空上,拍到數個金字塔形結構物,科學家估計高度在15至25公尺高,也是以幾何形式排列,而且顏色比周圍岩石和土壤要淡,顯然不是自然物。如果這些能反射日光的塔形結構物是由史前人造的,那麼它們的目的是什麼?

月亮表面的環形山彷彿記載著特殊智慧的祕密。美國「阿波羅」登月計畫執行過程中,太空人曾拍下一些月面環形山的照片。照片透露了一個驚人的資訊,環形山上分明有人工改造過的痕跡。例如在戈克萊紐斯環形山的內部,有一個直角很規整,每個邊長都為25公里,同時在地面及環壁上也可看到明顯的整修痕跡。

月球傳出的信號

令科學家震驚的是,月球不是啞巴,它能傳出信號。「阿波羅15號」飛行期間,斯科特和歐文再度踏上月球的土壤。地面的聯繫人員十分吃驚地聽到(同時錄音機也錄到)一個很長的哨聲。隨著聲調的變化,哨聲中傳出了二十個字組成的一句重複多次的話。這來自月球的陌生的語言切斷了太空人同休士頓的一切通訊聯繫。此事至今還是一個未解的謎。

月亮的用途是什麼?

從以上事實我們可以做出推論:月球是以前的人類所創造的,至於以前人類什麼樣,我們下一篇接著討論。現代人類發射了許多衛星,絕大多數用於通訊、氣象、探測等特殊用途,由此類推,假如以前人類科技水準更加發達,造個大型衛星也就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了。


台北京華城有一個直徑58米的球體造型設計,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球形商場建築結構體。誰又能知道人類這些球形設計的靈感,是否就來自那史前時期的造月之術。(攝影/吳柏樺)


那月球是幹什麼用的呢?俄羅斯科學家曾想到在太空中製造一面鏡子,利用它反射太陽光照到地球上以給地球在夜間帶來光明。1999年2月4日,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上的兩名太空人將試驗性的「人造月亮」送入了太空,但體積與月亮相比,那就太渺小太渺小了。◇

=================================================================

【前世記憶】造月的故事
文 ◎ 歸真


月亮多變的形狀,也為人類增添幾分賞月的樂趣。(AFP)

那個時期的科學技術相當發達,人們構想要製造一顆天體送上太空,照亮地球漆黑的夜晚。於是人類全體動員,進行這個巨大的工程。而我在當時是一個工程師,參與建造月亮的建築工作……

在隱隱約約中我回憶起,我曾在一個史前年代轉生過,距今大約上億年。當時的文明遠遠超過現代文明的發達程度,許多現代人認為根本不可能的科技在當時都已經實現。

空中的飛船

上億年前,人類文明曾經是非常發達的,那個時代世界上的大都市也是遍佈各式摩天建築,漂浮於空中的飛行物不是飛機,而是像巨型郵輪一樣的龐大飛行船,一次可乘載上千個乘客。這種飛行船,也不局限在地球上飛行,可在九大行星的範圍內任意旅行。當時全部的機器都採用一種非常高密度的能源,效率很高。

現今留下的古文明遺跡以石造建築物、石製工具為主。很多人因此以為史前人類只會使用石器,而沒有能力使用電力或其他能源,其實並非如此。

造月工程

由於那個時期的科學技術相當發達,人們甚至開始構想要製造一顆天體送上太空,照亮地球漆黑的夜晚。(其實,現代人如果有這樣的技術也會想這麼做的。)

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工程構想被提出後,得到了當時社會各界的支持。於是人類全體動員,進行這個巨大的工程。而我在當時是一個工程師,參與建造月亮的建築工作。

首先人們在地球上採集大量的金屬礦物,建構月球的基礎骨架。這個骨架就像碳60分子的結構一樣,龐大而複雜。地球上的人們,利用神奇的機械技術,讓月球的骨架騰空飛起,由大量的巨型飛船拖曳前往太空中的軌道。

龐大的基礎骨架進入軌道後,由工程人員進行後續的建造,在地球外的太空軌道上進行月球的組裝工程。巨型鷹架就架設於月球外部,就像現在的建築工地一樣。數量龐大的太空飛船往返於地球與月球之間,每艘船都承載或拖曳著大量的建築物資。


月球為史前文明的人造星球,其實際金屬殼體外形與當今台北中正國際機場第二航廈的一件圓球雕塑極其逼近。(攝影/席上珍)


內部構造先由月球核心做起,核心內部放置了各種精密齒輪、機械、動力設備等裝置。核心以外到月球外殼之間除了骨架以外,沒有放置太多東西,大致是空心的。最外層是以厚金屬板組合而成的一個保護殼,厚度達數公里。

工程人員穿著貼身而輕便的太空裝,在鷹架上忙碌地工作著,小型太空飛艇穿梭於月球「工地」之間。

月球完工之日

經過了幾年日夜不停的工作,人類終於完成了建造月球的工程。當時,月球正面設計為拋光面,反射太陽的光芒照亮地球的黑夜。為了保持照明的高效率,將正面控制為永遠面向地球。

月球完工之日,全球熱烈而盛大地慶祝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從此,黑夜不再一片漆黑,多了一輪明月的光輝照亮大地。而月亮多變的形狀,也為人類增添幾分賞月的樂趣。參與造月的人,成為當時人類最尊崇的一群人,讓人稱頌了一段很長時間。

接下來的事

很可惜,雖然當時人類完成了建造月球的偉大成就,但那一時期的人類文明卻沒有逃過毀滅的命運。人類在科技的發展中,放縱自己的慾望,使道德下滑,而月球的建造及文明的高度發展,也使得物資缺乏及環境破壞。最後,人類在變異中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地球也遭到嚴重破壞,最後再度回歸原始時代重新開始。

造月的故事,隨著年代的流逝,靠著人們的口耳相傳,逐漸變成一個傳說故事。最後,成了一個神話故事。

更後來的人,已經幾乎沒有人能相信懸在天空的月亮,就是他們自己的祖先建造的。

地球上各民族的傳說很多,現在人們往往把他們當作虛構的神話。然而這些傳說,往往都有其歷史的真實性,反映了人類曾經經歷過的真實歷史。可惜的是,目前教科書上對人類歷史的看法,與真實的地球歷史相差甚遠。◇

=================================================================

【史前文明】今月曾經照古人?
文 ◎ 王淨文


月明的夜晚,一種「回家」的召喚油然而生。(AFP)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能千古流傳,很多人感受到的,不只是對人間故鄉的思念,冥冥之中更有種心底的渴望,想知道自己是哪來的?真正的家在哪裡?

明月當空照,月光如水流。李白把酒問月,感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而蘇軾把酒問青天,感慨的卻是「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要說人間最大的祕密,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而是「天地人」三才中的「人」。人的來源,人的歷史,人的未來,這些才是我們最應該搞清楚的首要問題,就跟先哲們冥思苦想的那樣,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也許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不過今人早已不是那個古人了,人類已經變換了無數茬了。

「人類不止一茬」,這是現代考古學家們的最新觀點。儘管普羅大眾對此觀點覺得如同天方夜譚般的不可思議,但眾多考古證據卻有力的證實了這種學說的科學性。

史前文明與史前人類

十多年前科學家們很困惑:按照進化原理,人類從單細胞進化到具有思維能力的現代人,最後發展出文明,距今最多不超過一萬年,也就是說,一萬年以前,在地球這個星球上是沒有智慧生命的,它們不可能創造任何「非自然」的東西。不過讓考古學家痛苦的是,他們卻發現了很多距今幾十萬年,甚至幾億年前「文明古蹟」。

如南非發現的二十八億年前的金屬球,加蓬發現的二十億年前的大型核反應堆,美國發現的幾億年前三葉蟲化石上人類的腳印等,都是不同時期的文明產物。於是科學家們提出了多次史前文明的理論,認為地球上曾經有過多次史前人類及文明,人類的歷史,如同東方文化講述的輪迴一樣,在經歷「成、住、壞、滅」的週期性變化之後,又重新進入下一個「成、住、壞、滅」的輪迴。


1968年,業餘化石專家米斯特在美國猶他州發現踩在生活於6億年到2億多年前的三葉蟲上的鞋印。(圖片提供/Henry Johnson)。


鞋印放大後,看見左上方有隻三葉蟲。(圖片提供/Creation Evidence Museum)


現代科學發現,光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就曾經歷過幾次局部的或全面的大滅絕,造成滅絕的原因很多,如外來星球的撞擊導致的恐龍時代各種生物的滅絕,大洪水、大地震、大陸板塊的升降、氣候的突變等。在今天歐洲大陸的旁邊,就曾有個更先進的歐洲,最後被沉積到海底了。

目前科技界不願公開承認史前文明的主要原因是實證科學與宗教的衝突。承認史前文明等於承認宗教裡的傳說和經典是真實的,這是某些無神論者不願正視的現實。他們以「考古年代的測試方式是否準確」為擋箭牌,拒絕把這個科研題目深入下去,或傳播開來。

返本歸真 重回家園

有人說,我又不是科學家,我對月亮哪來的,植物是否有感情等問題,根本不關心。這些問題跟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我們這裡探討的不光是一些科學現象,而是它本身蘊涵的某種啟迪。假如植物跟人一樣有感情,宗教說的六道輪迴就是真的,假如月亮是史前人類創造的,為什麼那時的人類被毀滅了呢?誰在掌控人類的命運呢?如何才能讓自己跳出「成住壞滅」的輪迴漩渦呢?

有人說人生如三層樓,底樓的居民大多看重物質利益,在現代化的今天,更是追逐物質文明帶來的肉體享受;而腳力好一點的人願意住在二樓,那裡能看得更高些,二樓的居民大多是些科學家或藝術家,他們追求精神領域的收穫,遇事想問為什麼;而住在最高層的是虔誠的宗教信徒和修煉者,他們有凡事刨根問底的好奇心,總想找到物質與精神領域更深奧更徹底的答案。

不過現在是個特殊的年代,無論我們身處何方,也無論我們的地位、人生境遇如何千差萬別,在一個月明的夜晚,或在一個獨處的時刻,我們的心中都會突然感受到一種呼喚,一種想回家的召喚。現在有很多人都想住在三樓上,看得更高更遠。◇

本文轉自【新紀元週刊】192期「封面故事」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194/index.ht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英國泰晤士報22日報導,根據麥格里證券彙整五個財經中心、十四名資深分析師、審查過去數十年間三十二種重要指數所得的數據,總結出一項驚人發現:陰曆月份的頭尾兩天,證券市場的收益比接下來四週要多。
  • 2010年第1個日偏食今天下午出現。天公作美,台灣今天晴朗,下午近2個小時時間,各地都可清楚見到看起來像月亮的太陽。
  • 2月28日是虎年正月15元宵節,廣東天文學會專家預告,今年的元宵月將是1957年以來最圓、最大。如果天氣晴朗,中國大陸、亞洲和澳洲各地都可觀賞到53年來最圓、最大的元宵月。
  • 由美國宇航局(NASA)運行火星的軌道探測器拍得的照片,是在繞行火星軌道時拍攝的,在一片漆黑無垠的宇宙中,地球和月球都呈現月牙狀。
  • 小美要生日了,好友小華問小美想要什麼禮物,小美知道小華喜愛攝影,所以小美說想要小華拍出月亮的正面、左面、右面、背面的照片送給她。
  • 日本建築公司-清水公司(Shimizu)-最近提出一項龐大的計劃,把太陽能工廠建造在月球11,000公里長的赤道上。太陽能先被環繞月球赤道的太陽能電池轉換為電能,再轉換成強大的微波和激光束,射向地球,再從地面的轉換站把這些能量轉回電能。該公司稱這個叫月神環帶(或嫦娥鑽戒)的計劃將能滿足全球的能源需求。
  • 【大紀元9月2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2日電)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民俗專家說,這個被中國人視為僅次於新年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本質上源自於對月亮的崇拜。
  • 華夏第一國寶,惹起千年血雨腥風,有了它就可以改朝換代?!這寶貝究竟有著怎樣的祕密?
  • 西域古城之謎。滿城珠寶被黃沙覆蓋,千百年來挖寶的人都被嚇跑了……一個英國人卻在這兒有了驚人的發現!
  • 深海中竟然還另有湖泊?海底還能冒煙?丑得沒朋友的魚長什麼樣?探祕海下未知王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