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中華四大名樓(3)

江西南昌滕王閣
文╱圖 雯子
font print 人氣: 223
【字號】    
   標籤: tags:

滕王閣矗立在江西省南昌市西郊,瀕臨贛江。唐永徽四年(653年),唐高祖李淵為其子洪州(南昌)刺史李元嬰修建,李元嬰後封滕王故得名。李元嬰擅長書畫、精通音律、喜愛歌舞,滕王閣遂成為他宴請賓客的歌台舞榭。

話說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重陽節前夕,詩人王勃回家省親,坐船逆長江而上,來到彭澤縣突遇狂風暴雨,不得不靠泊馬當山馬當廟,遇一白髮老者對他說:「明日重陽,滕王閣設宴會文,你若去定當名揚天下。」王勃聽後面露難色:「這裡距滕王閣八百里,一夜如何能到?」老者笑道:「無需多慮,待我助你一臂之力也。」說罷讓王勃上船,只見船如離弦的箭般向鄱陽湖駛去,次日淩晨就到了。

正當時,洪州都督閻伯嶼因重建滕王閣,特地大排筵宴,邀請官員文士們登閣共度重陽佳節。只見大家邊欣賞美景邊吟詩作對,王勃也凝神思索,須臾果真寫下千古流傳的駢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寫景名句。(圖18)


圖18 明.唐寅作

江西(豫章)素為文章節義之邦,詩文極盛,滕王閣高聳絕立聚天地之靈氣,吸日月精華之氣,納江河吞吐之勢,美景瑰偉奇麗。從閻公雅集王勃作序始,每逢滕王閣重修改建,或是慶典宴賓、接官送客、佳節會友,幾乎歷任洪州地方長官都會在此舉行盛大的歌舞文會天下,無論雅士、俗客莫不將參與其中,視為風雅榮幸之事。

唐貞元六年(790年)滕王閣重修落成,中書舍人王仲舒作《滕王閣記》、王緒作《滕王閣賦》(皆佚),與王勃共謂之「三王文章」,自此可說是文以閣名,閣以文傳也。

唐元和十五年(820年),中丞禦史王仲舒再次主持重修滕王閣完工,特邀韓愈做文《新修滕王閣記》,中有「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及得三王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愈既以未得造觀為歎,竊喜載名其上,詞列三王之次,有榮耀焉。」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歷代文人墨客多有登臨賞眺,為其做詩賦詞畫者甚眾。唐宰相張九齡年逾花甲被貶荊州大都督府長史,遊歷至滕王閣作《登城樓望西山》:「金編莫我授,羽駕亦難攀。簷際千峰出,遊思遍人寰。勿複塵埃事,歸來且閉關。」自然美景觸發他久有的辭官歸隱之心。

西元764年杜甫寓居閬中登閣作《滕王亭子》:「君王台榭枕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春日鶯啼修竹裏,仙家犬吠白雲間。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斑。人到於今歌出牧,來遊此地不知還。」詞句清新明麗讓人嚮往。

白居易赴任四川忠州刺史,轉道南昌,地方官在滕王閣為他餞別,百姓聞說也前來一睹大詩人的風采,白居易做《鐘陵餞送》:「翠幕紅筵高在雲,歌聲一曲萬家聞,路人指點滕王閣,看送忠州白使君。」

杜牧《懷鐘陵舊遊》:「滕閣中春綺席開,柘枝蠻鼓殷晴雷。垂樓萬幕青雲合,破浪千帆陣馬來。未掘雙龍牛鬥氣,高懸一榻棟梁材。連巴控越知何事,珠翠沉檀處處堆。」高閣之綺麗無雙躍然眼前。(圖19)


圖19 明.林靈岩作

宋時蘇軾嘗月夜登樓做《登滕王閣》:「坐久淡無慮,悠然片月生。疏星集漁火,繁露濕江城。向夕橫燕望,今宵習楚聲。因憐竹枝好,翻作豫章行。」澄懷息慮意味淡然。

朱熹《和秀野劉丈寄示南昌諸詩》:「滕王閣下水初生,聞道登臨復快晴。帝子豈知陳蹟在,長江肯趁曲池平?山楹雨罷珠簾卷,簷鐸風驚玉珮鳴。滿眼悲秋今古恨,人生辛苦竟何成!」登閣悲秋歎人生之無常。

辛棄疾和友人登高閣臨美景飲美酒時,大宋半壁河山已易手,不禁悲從中來詠《賀新郎 賦滕王閣》:「高閣臨江渚,訪層城,空餘舊跡,暗然懷古。畫棟珠簾當日事,不見朝雲暮雨,但遣意西山南浦。天宇修眉浮新綠,映悠悠潭影長如故,空有恨,奈何許!王郎健筆誇翹楚,到如今,落霞孤鶩,競傳佳句。物換星移知幾度?夢想珠簾歌舞。為徙倚,欄杆凝佇。目斷平蕪蒼波晚,快江風一瞬澄襟暑,誰共飲?有詩侶。」

文天祥率軍輾轉入贛,知國運難挽,面對江山無限風光寫下《滕王閣》:「五雲窗戶瞰滄浪,猶聞唐人翰墨香。日月四時黃道闊,江山一片畫圖長。回風何處搏雙雁?凍雨誰人駕獨航?回首十年此漂泊,閣前新柳已成行。」可見壯志難酬英雄無奈之情。

滕王閣建築規模很大,閣高九丈,共三層,始建於唐永徽四年(西元653年),後歷時千餘年間屢毀屢建達28次之多,但形制基本都為三層木質結構,重簷歇山頂,碧瓦丹柱。


圖20 唐閣

重建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大中二年(848年)時滕王閣毀於大火,江西觀察使紇幹眾主持建設,韋愨在《重建滕王閣記》詳細記述:「峻修廣袤,非常制所能擬及……飛翬疊巒,虎踞龍盤,發地呈形,與山同安。」增建了很多附屬建築,如郵驛、廳、軒、小閣、江亭、津館等,是次工程最為壯麗,亦最堅固(圖20 唐閣圖)。

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滕王閣因年久失修而塌毀,侍郎范坦主持重修,丞相范致虛在《重建滕王閣記》中記載新樓高度不及唐閣,但面積宏大過之,南北增置壓江和挹翠二亭(圖21 宋閣圖/宋郭忠恕繪天籟閣藏)。


圖21 宋閣圖

南宋時閣修建於城牆上型制已異於唐閣,元代在至元三十一(西元1294年)和元統二年(西元1336年)二次重建均為仿宋閣,文士姚遂和虞集分別為竣工的新閣作撰其中提到「崇為尺四十有四,深而崇之度而廣倍之。材石堅致,位置周密,簷宇虛敞,丹刻華麗,有加於昔焉」。


圖22 2004年重建的騰王閣主樓

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第29次重建的滕王閣竣工設計為仿宋閣,並參照宋李明仲《營造法式》。位於贛江與撫河故道交匯處,瀕臨南浦,面對西山,高57.5米,明三層暗七層加上兩層底座一共九層。立面造型嚴格遵循宋代樓閣之制,包括下部須彌座欄杆台座底層抱廈和迴廊中部兩層平坐及頂部重簷四段,琉璃綠瓦,鎏金歇山雙重垂簷頂,雕花屏閣,朱漆廊柱,層台聳翠,深具唐宋時代的那種雄偉瑰麗、典雅窈窕、古樸高雅的建築風格。(圖22)


圖23 元人滕王閣圖

《元人 滕王閣圖》

《元人 滕王閣圖》(圖23)/軸 絹本 設色/縱154公分 橫96公分/臺北故宮

由許多附屬建築組成一個複雜完整的古典建築群,沿中軸線排列,高低錯落的亭台樓閣圍繞在二重廊院裡。中央主殿為兩層十字脊重簷歇山頂,十分玲瓏華麗(圖23-1)。


圖23-1 十字脊簷歇山頂


圖23-2 重簷歇山頂


圖23-3 攢尖頂亭


圖23-4 須彌座

正面出一間前廊 斗拱上平坐立朱紅色簷柱周繞彩繪欄杆。主殿前方臨水處是一座兩層重簷歇山頂殿閣(圖23-2),視野極佳。岸渚邊白玉石臺上有重簷四角攢尖亭榭坐落於須彌座台基上(圖23-3),內坐仕人撫琴。須彌座台基上下施仰覆蓮是最高級的基座(圖23-4),線腳與束腰上滿雕圖案。這種高規格的基座用於承托尊貴的建築在《騰王閣序》裡描繪其「俯會眾心競起須彌之座」。


圖23-5 連三踏垛


圖23-6 石鼓

亭邊另設一小型觀景台沿邊布以彩繪護欄。大門前入口階梯式踏道中央均多加一條垂帶,將台階分為左中右三路稱為「連三踏垛」(圖23-5),是垂帶踏垛中較講究的作法。大門邊有一對雕以紋飾的石鼓用來抵住門柱以防鬆動(圖23-6)。院門當心間「連三踏垛」上安有鉤欄。圖中窗牖欄楯、樑枋斗栱、惹草垂魚、仙人走獸、鴟吻(圖23-7、23-8、23-9)等樣樣都描繪精麗奇巧。


圖23-7 垂魚 惹草


圖23-8 仙人走獸


圖23-9 鴟吻

前景中虯松巨岩掩映著雕樑畫棟的院落愈顯幽深雅麗。遠處是大片崇山坡渚茂林中有村舍茅屋行旅飛橋;水勢開闊,氣象宏大。水面上漁舟往來充滿田園氣氛,構圖前後互為呼應。院中遊人往來不絕,高閣亭臺上士人墨客集賢文會,風雅高致。漁舟刻畫極為仔細,人物動態更是惟妙惟肖(圖23-10)。圖寫《騰王閣序》中「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虹銷雨霽,彩徹區明」之麗景佳色。


圖23-10 漁舟

畫名山勝景之樓殿仙閣,必法古本,又需參照工匠方圓曲直之營造尺度,高低凹凸,上下折算,自然結構如真。畫家巧妙運用山巒地勢樹木,表現環境的縱深空間,又利用狹小院落為先導空間,襯托主體建築物。

中國繪畫運用透視和斜投影法相結合,畫面上近處的樓閣,都用斜平行線處理,並不會合。遠處樓閣按近大遠小比例畫小些,不是單一消點的透視,各房子各有消點。圖中用俯視法,視點高,同時顯示多景的場面。此圖山水搭配工整界畫,已從純粹描繪建築物,變成與自然環境結合的風景畫面。全圖青綠設色豔麗雅緻,氣派非凡,同時又能不失古樸清麗的意韻,是一幅極為出色的樓閣山水傑作。


圖24 元 夏永 滕王閣圖

《元 .夏永 滕王閣圖》

《元.夏永 滕王閣圖》(圖24)24.7×24.7釐米 /波士頓美術館藏

高臺地面方格鋪設十分講究,二層重簷歇山頂主樓矗立在華貴精雕的須彌坐臺上,殿門當心間設踏道。須彌坐臺上立鋪作雁翅板平坐上再立柱支撐殿身,周設鉤欄,閣簷下有橫披窗,捲簾內客人萃聚詩會文賦,一派風雅高致。前方高臺有重簷歇山殿閣,一間掩映在樹叢之後,露出簷柱間欄杆和直欞窗。

馬夏邊角構圖,遠山水面寫意繪法,江波浩渺漁舟點點。整幅畫面雖為墨筆白描,但因建築等級之高,以及畫家對部件細部描繪之繁複精妙,顯得華麗堂皇。寫《滕王閣序》:「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圖中小船是典型的漁船,打魚方式可大致分為撒網船、注網船、張絲網船或叉網船。船身中間加有低矮小席篷,為收藏漁獲漁具所用,不能遮陽蔽雨。

《元.無款 滕王閣圖》

《滕王閣圖》(圖25)/ 元. 無款 /絹本 墨色 24.2×24.2公分 臺北故宮


圖25 元. 無款 籐王閣圖

本圖取材於《騰王閣序》中:「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畫家將文學作品轉化為圖繪形象,描寫滕王閣之華麗風姿和俊秀名流之文人雅宴,整體佈局結合自然風景與建築,截取樓閣建築、城牆一角、遠山一抹、扁舟一葉、松樹一截,展現滕王高閣下臨贛江之勢,與江天遼闊之感。

《滕王閣序》中並沒有提到建築構架細部,或述及樓觀的精巧設計,圖中的滕王閣是畫家對唐代樓閣的想像。建築主體採用白描墨線以線條的轉折頓挫、粗細濃淡來表現陰陽向背和立體層次。主殿為重簷歇山頂,高臺上立柱,上托平坐再立柱建殿身。實際是在台基上多加了一個鋪作結構,比直接建於臺上更加穩固。當心間出一抱廈,周圍卍鉤欄,中有文人雅會。基座及殿身四週都有「卍」字紋飾,是較為特別的鋪地磚(圖25-1)。案畫家將南宋邊角構圖與元代的平遠山水加以綜合,寫意山巒、樹石、舟楫,繪法受元代職業畫家盛懋的影響。


圖25-1 鋪地卍字紋磚

畫上蠅頭小楷書《滕王閣序》全文,精細入微的技術令人嘆為觀止。界畫樓閣山水多以歷史傳說典故為主題,需要根據古代稿本以及參照工匠方圓曲直之營造尺度,用嚴謹精密的手法,對建築進行準確無誤的描寫,使其結構自然如真,尤特是窗牖欄楯、簷椽梁枋、山面斗栱皆精麗細巧。此類畫作費時又須極高的技巧,畫家不僅要熟知建築群的組合裝飾構件和營造方法,即心中要有一本「木經」,還要通過大量的臨摹,而後逐漸形成一套慣用畫法,經常會將稿本稍加變化而多次使用。


圖25-2 斗栱


圖25-3 鴟吻

本圖可能是元代職業畫家據底稿所繪的模本,圖中建築部件斗拱窗欞欄杆等比較簡化並由固定形式和一些線條組織,(圖25-2、25-3、25-4、25-5) 反映出畫家師徒相傳,重視摹仿稿本,漸不觀察實物的結果。


圖25-4 搏風板 懸魚 惹草


圖25-5 仙人走獸

附錄: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或稚)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虹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或遙吟俯唱),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懽。北海雖賒,夫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情;阮籍倡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

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裡。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淩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鳴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邱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

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雲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主要參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製法:
      
    (1)五花肉洗淨,在離皮5毫米處下肥瘦肉排斬成茸,放碗內,加雞蛋、調料,用少許清水攪拌起黏性,再把五花肥膘面上剞荔枝花刀,用調料醃好待用。
      
    (2)把肉茸抹在肉面上,撒一層生粉,再抹光滑,改刀切成骨牌塊,待用。
      
    (3)炒鍋上火,加油燒成六、七成熱,投料炸成金黃色。
      
    (4)炒鍋上火,投入主料,加醬油、鹽、高湯,移小火燜至肉皮酥爛,待湯稠粘時下味精裝盤,盤周圍擺上抄好的綠葉即可。
      
    特點:肉鮮香酥爛,肥而不膩。
  • 滕王閣,矗立在南昌城西,瀕臨贛江,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稱。自唐以來,滕王閣因「初唐四傑」之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得以名貫古今,譽滿天下,與湖南嶽陽樓、湖北黃鶴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詩句成為吟誦滕王閣的千古名句,真可謂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 文化旅遊,中華名樓
  • 滕王閣,矗立在南昌城西,瀕臨贛江,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稱。自唐以來,滕王閣因「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得以名貫古今,譽滿天下,與湖南岳陽樓、湖北黃鶴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詩句成為吟誦滕王閣的千古名句,真可謂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
  • 在中國園林中有兩種形制相似的建築「樓」和「閣」,前者由「臺」發展而來,《說文》︰「樓者,重屋也」;後者造型較輕盈,平面四方形或對稱多邊形,常見於皇家御園,《園冶》︰「閣者,四阿開四牖。漢有麒麟閣,唐有淩煙閣等,皆是式。」
  • 黃鶴樓的起源有不少奇異的傳說,唐閻伯理〈黃鶴樓記〉和宋陸遊〈人蜀記〉中都記述有費瑋在此山修煉成仙,乘黃鶴飛升來往的事蹟。南北朝祖沖之《述異記》講述江陵人荀環在黃鶴樓遇見仙人駕鶴並與之交談的故事。《齊諧志》記載,仙人王子安乘黃鶴經過黃鶴山,後人在山上造了一座樓,就名為黃鶴樓。
  • 風度翩翩的貴公子,腰間總是垂掛著長長的玉佩;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行走之際也是環佩叮噹,如聞清樂。它們代表了古人穿戴方面的又一重要品類——腰飾。
  • 登上岳陽樓遠眺,江湖上煙波無垠,山水間波光雲影,或晴或雨氣象萬千。歷代有哪些好詩文好圖畫,描繪雄渾雋永的岳陽樓?
  • 好山水、好樓臺、好文收!唐才子王勃在滕王閣的勝宴上一氣寫就長序《滕王閣序》,視野宏大、博古繫今,序後短歌詩情富麗流暢、氣概蕩氣迴腸,讓滕王閣的盛名遠播,成了江南最早成名的觀景名樓,久久吸引後代之心。
  • 晚王勃一世紀的韓愈從小就心慕滕王閣盛名,他讚滕王閣臨水觀景之美「瑰偉絕特」,在江南「獨為第一」。滕王閣是江南歌臺舞榭,規模富麗桂殿蘭宮,規模有多大呢?
  • 鸛雀樓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四大名樓之一?沈括薦賞登鸛雀樓三大名詩,氣象各是不同,各有何所長?想像黃河中矗立著壯觀奇巧的鸛雀樓,奔騰的黃河水、高遠的鸛雀,烘托鸛雀樓的高遠氣象。知道鸛雀樓和黃鶴樓有何相似之妙處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