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謂好音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春秋時期,衛國的第二十八代國君衛靈公前往晉國,來到濮水邊,卸車放馬,布置住處準備在此夜宿。夜半,衛靈公聽見有人在彈奏一種從沒聽過的樂調,非常動人,心中很是喜歡。但是問近侍,卻都回答沒有聽見。

衛靈公就召來衛國的大樂師師涓,說:「有人剛才彈奏了一首新的樂調,可問左右近侍,都說不曾聽見。那音調好像出自鬼神,你聽到後替我把它錄寫下來。」師涓於是當夜靜坐細聽,把聽到的曲調錄寫下來。

第二天,師涓回報說:「我已經錄寫好了,但是還不熟悉,請讓我再用一個晚上的時間熟悉它。」於是眾人又在此地留宿了一晚。第二天,師涓說已經熟悉了,眾人才離開濮水前往晉國。

晉平公在施夷的臺上用酒款待衛靈公。酒喝得正暢快時,衛靈公站起來說:「我這裏有新的樂調,希望奏給大家聽聽。」晉平公說:「好。」於是衛靈公就召來師涓,並讓他坐在晉國大樂師師曠旁邊。

師涓拿過琴來彈奏,還沒等樂調奏完,師曠就按住琴弦制止到:「這是亡國之音,不能奏完。」晉平公說:「這個曲調是從哪裡來的?」

師曠說:「這是師延為商紂王所作的靡靡之音。昔日武王伐紂,師延向東逃跑,到了濮水投河自盡。所以能夠聽見這個曲調的,一定是在濮水邊。而先聽見這個曲調的,他的國家一定被侵削,所以不能奏完它。」晉平公說:「我所喜歡的就是音樂,你還是讓師涓奏完吧!」師曠無奈,只得抬手讓師涓演奏完。

晉平公問師曠道:「這叫什麼曲調?」師曠說:「這叫清商調。」平公說:「清商調是最動聽吧?」師曠說:「不是,它還比不上清微調。」晉平公說:「那你把清徵調能彈來聽聽嗎?」

師曠說:「不能。昔日能聽清微調的,都是有德義的君主。以您現在的德行,還不夠格來聽。」晉平公說:「我所愛好的就是音樂,希望能試著聽一下。」師曠不得已,只得拿過琴來彈。

奏第一遍時,就看到有十六隻黑鶴從南方飛來,停在廊門頂上。奏第二遍,群鶴排列成行。奏第三遍,只見群鶴延頸而鳴,並張開翅膀起舞,鶴的鳴叫聲與音調相和,響徹天空。晉平公非常高興,在座的人也都很歡喜。

晉平公於是拿起酒杯站起來向師曠祝賀,回到座位上後又問道:「樂調沒有比清微調更美妙的吧?」師曠說:「不是,清微調還比不上清角調。」晉平公說:「那你能彈奏清角調來聽聽嗎?」

師曠說:「不能。過去黃帝在泰山上會合鬼神,駕著象車趕著六條蚊龍,木神立於車轄的兩旁,蚩龍在前開路,風神向前掃除塵埃,雨神沖洗道路,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飛蛇趴在地下,鳳凰飛翔上空,會合眾多鬼神,方作成清角調。現在您的德行淺薄,不能聽它。聽了,恐怕會有凶禍。」平公說:「我老了,所愛好的就是音樂,希望我能聽到它。」師曠不得已而彈奏起來。

始奏時,有黑雲從西北方升起;再奏時,大風刮起,隨後大雨來臨,撕裂帳幕,毀壞食器,掀掉廊瓦。在座的人四散逃跑。晉平公驚恐害怕,嚇得趴在廊屋之間。於是,晉國大旱,赤地三年。晉平公也因此而癱瘓於床。

所以說,君主不致力於治理國家而沉溺於音樂等享樂,終會導致自己的國家走上窮途末路。@*

(出自《韓非子.十過第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陸玉珍家中有兩個婢女,有一天,準備吃午飯時,婢女來喜端著湯送進來,結果一不小心將碗摔到地上,熱湯撒在陸玉珍的手上、衣服上,來喜害怕受到責罵而哭了起來....
  • 許容,是清朝浙江人,文章很出名,為人寬厚謙虛,有一次考試,許容的一個朋友盜用他的一篇文章,結果考了第一....
  • 兩漢末年紛爭四起之際,漢光武帝劉秀,順天意應民聲,平息群雄,以柔術治國,統一分崩離析的中華民族,開創「光武中興」的盛世。
  • 中華文明是以水治為開端的。從原始先民虔誠的海河崇拜、奇異的神話傳說,到先秦諸子以水喻道的洞見,以及外師造化,終得心源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無一不浸透著流水的神韻和大道的空靈。
  • 古今中外的無數先賢、學者對「水」的體悟,都和老子的理論大體一致。如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的「水生萬物,萬物復歸於水」,據說泰勒斯曾向埃及人學習觀察洪水,很有心得。
  • 當天夜晚,他夢到縣城隍到省城南門,撤走隨從,只留下一位穿青衣的人駕駛馬車,並告訴農夫說:「你暫且跟我去參加會議!」於是,農夫便跟隨他,來到一個省府縣城隍都在的地方。
  • 在中國悠久的文明歷史中,「和」一向是中華民族推崇的傳統道德,是涵蓋自然、社會、內心等層面與各領域的基本原則,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質規定,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一種高尚的民族精神。
  • 君子是人們所追求的一種理想人格的化身。孔子在《論語》一書中多次提出「君子」,並對其道德內涵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闡釋。
  • 古人學習始終以致用為綱,重在實踐,講求無倦與精進,學貴有恆,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對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