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觀潮奇事

作者 : 童心
font print 人氣: 268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古語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又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話的確是人生的經驗結晶。在大災大難降臨之前,總有慈悲眾生的神佛,以各種方式告訴人們大災將至,怎樣躲災避難之法。

然而,因為人們所持的態度不同,所以結果也大相逕庭。概言之就是冥頑者遭難,善信者免禍。宋代的著名學者洪邁在《夷堅丁志》第九卷裡面,記載了這樣一個史例,很值得我們認真回味思考。

天下奇觀錢塘潮,以每年的八月十八日為最大。不管是遊人還是當地居民,那一天大多都要去一睹為快。

在紹興十年(即公元1140年)的秋天,在漲潮的前兩天傍晚,住在江邊的居民中,有些人聽到天空中飄盪著威嚴的話語聲:「今年應該在橋上死的人有好幾百,都是些邪惡、淫亂或不孝敬父母之人。這些該死的人中,請你們按名冊檢查,現在還沒來到的,要迅速催促他們來;不在這名冊中的,則要設法讓他們趕快離去。」又聽到空中有不少人連連回答:「是!是!遵命。」當地居民聽到這些聲音,很多都嚇得心驚膽顫,不敢講話。

第二天夜裡,住在跨浦橋旁邊的居民和遊人中,有些人夢見有人來告誡:「明天千萬不要上錢塘江大橋,大橋會折斷!」天明之後,有人把夢中情景,告知其他鄰居,這才知道:好些人也做了相同的夢。

大多數人都相信這是神靈在提醒保護自己,更加確信危險會即將發生,決定謹遵神囑,遠離大橋避險。也有的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這是杞人憂天的無稽之談,卻偏要上橋去證明一下自己的卓爾不群。

大潮就要來了!潮水湧來,水勢奔騰,洶湧澎湃,不同尋常。白浪高聳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發出震耳欲聾般的轟鳴聲。危險將至,很多看潮的人卻不知道,紛紛擠到橋上。橋上很快便站滿了興致勃勃的觀潮人。

昨夜做過夢的人,知道有危險,就在旁邊觀察,發現有親戚、朋友,就勸他們下橋。有的人聽從勸告,急忙走下大橋。但有的人不但不下橋,還認為這是荒誕的邪說,所以仍站在橋上不動。勸說者反落得個自找沒趣、被固執己見者嘲笑的尷尬局面。

波瀾壯闊的大潮來到眼下,那真是「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紅旗青蓋互明滅,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情此景那兩得。願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蘇軾《觀浙江濤》。

在橋上的看潮人,忘乎所以地拍手大叫,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讚歎這驚心動魄的天下奇觀。正在此時,忽然,隨著驚天動地的一聲巨響,大橋塌落於潮水狂濤之中,所有在橋上的人,無一倖免地都被巨濤捲走並吞沒啦!岸上的人不禁嚇得目瞪口呆。多麼慘痛的教訓啊!落水者永遠失去了最最寶貴的生命!

其實,上天確有好生之德,所以古往今來,每當有大災大難降臨之前,上天神佛都會慈悲地告訴人們趨吉避凶之法。但最可怕的是冥頑者固執己見,錯過機會。

——轉自明慧網(原標題:冥頑不化丟性命 前車之鑑當記取)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B>三、見利思義
  • 是魯國守門人的女兒。一個晴朗的夏夜,姑娘們在場院上燃起明亮的篝火,一邊搖著紡車,一邊快活地唱著歌兒。忽然,嬰傷心地哭了起來。
  • 東坡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美食家。
  • 一天,范子華和他的門客在高台上遊玩。一個門客說:「有誰能從高台跳下去,賞給他100金子。」大家假裝爭先恐後地要向下跳,但卻並不跳下去。只有商丘開一個人,信以為真,跳下高台。只見他:身輕如燕,飄然著地,身體毫無損傷。
  • (shown)古人敬天信神,「觀天道以應人道」,人類的文化與信仰相伴而行,輝煌燦爛的文明中無不閃耀著信仰的光芒。
  • 王翱,字九皋,河北鹽山縣人,是明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連續五朝的廉吏。他身居官場幾十年,雖位高權重,但始終保持公正、廉潔的品質,以身作則,表率群臣,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神傳給人的,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規範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滲透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方方面面。而文人知識分子作為社會的良知,熟讀聖賢書,弘揚道德,敬天信神,以經世濟民為己任,這些純正的理念在其為人處世中乃至其文學作品中無不充份的體現出來,被後世傳為佳話。以下為其中幾例。
  • 唐憲宗時宰相李蕃,其在任時知無不言,言而敢諫,深受皇帝器重。
  • 古人認為,上天主掌一切,天道規範一切,華夏傳統是承天理而來,堅守傳統文化中的做人標準,也就是遵從天道。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孔子一生堅定不移的追求真理,弘道崇德,倡導以道德規範人的思想和行為,鼓勵人修身、知人、知天、成聖,為後世作出了楷模。
  • 觀年間,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唯賢,知人善用;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