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三種方式有效培養孩子關愛他人

周慧心
font print 人氣: 53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4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現今的孩子在父母的百般寵愛下,多以自我為中心,鮮少去關心、體諒別人的感受。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懂得關愛他人。研究人員通過多個實驗,發現適當的讚揚、批評和身教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關愛之心。

讚揚良好的品格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關愛他人的品行呢?讚揚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法。

研究顯示,要強化孩子關愛他人的行為,讚揚比獎勵更為有效。獎勵可能會讓孩子誤以為,只有在自己能得到好處時才對人友善,而讚揚卻能傳達出一種信息,那就是關愛他人行為的本身就是最有價值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適當讚揚孩子對塑造兒童行為和培養其良好的品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南樂縣小學教師郭紅昌認為,讚揚的事越具體,孩子對好行為的認知就越清楚,且重複此行為的可能性越大。在這方面,一是不要拖延,別錯過表揚的最佳時期;二是不能只表揚人格而不表揚具體行為。孩子點滴小事做得好,由於獲得師長的讚揚也可使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品格。

但是讚揚孩子的行為真的是最有效的嗎?研究人員發現稱讚品格比讚揚行為更有效。

據《紐約時報》報導,研究人員瓊‧E‧格魯塞克(Joan E. Grusec)和艾麗卡‧雷德勒(Erica Redler)研究了稱讚慷慨行為和稱讚慷慨品格,分別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一群七、八歲的小孩兒贏得了彈子球,把其中一些捐給貧窮的小孩後。研究人員隨機地向孩子給予不同類型的表揚。

對於其中一些,他們表揚了行動:「你把一些自己的彈子球給了窮孩子,這樣做真好。是的,這是一件善良、幫助人的事。」對於另一些,他們則表揚了行為背後的品格:「我覺得你是那種只要能做到,就會幫助別人的人。是的,你是一個很善良、樂於助人的人。」

兩個星期後,再有給予和分享的機會時,那些品格受到稱讚的孩子,要比行為受到稱讚的孩子慷慨得多。稱讚孩子的品格,能夠幫助孩子們把慷慨內化為自身認同的一部份,孩子們認為自己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批評不良行為

除了讚揚孩子的良好品行之外,家長應如何批評孩子錯誤的行為呢?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父母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愈看重,他們覺得自己是有名譽的人,因而更會小心地去維持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是你當眾宣佈他們的過失,使其無地自容,他們便會失望,而制裁他們的工具也就沒有了,他們愈覺得自己的名譽已經受了打擊,則他們設法維持別人的好評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實際情況正如洛克所述,孩子如若被父母當眾揭短,甚至被揭開心靈上的「傷疤」,那麼孩子自尊、自愛的心理防線就會被擊潰,會產生羞恥感,這對糾正孩子的錯誤沒有幫助。

《紐約時報》的報導說,孩子們造成破壞時,他們通常會感受到兩種道德情感中的一種:羞恥感或負罪感。

羞恥感似乎表明「我是個壞人」,而負罪感則是「我做了錯事」。羞恥感是對核心的自我做出的消極判斷,這種情感破壞性極大:羞恥感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渺小、毫無價值,他們的反應要麼是對目標發起攻擊,要麼是徹底地逃脫當時的狀況。與此相對比,負罪感是對一種行動做出的消極判斷,可以通過好的行為彌補。孩子產生負罪感時,當他們理解到被他們傷害的人的感受時,會打算糾正錯誤。

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關心別人,在他們行為不當時,家長需要教育他們為此而內疚,而不是因此而羞恥。

對於做錯事的孩子,與其訓斥,不如表達自己的失望,向孩子解釋為甚麼他們的行為是錯的,這種行為將如何影響他人,並告訴他們如何做才能改變局面。這種做法能使孩子形成行為判斷標準,培養他們為他人著想的思維和對他人的責任感,以及道德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有助於他們成為樂於助人的人。表達失望的好處在於,既向孩子表達了你對不良行為的不認可,又傳達了對孩子能夠改正錯誤的期望:「你是一個好人,即使你做了一件壞事,我依然相信你能做好。」

成人行動的影響力相當重大

無論讚揚良好的品行,還是批評錯誤的行為,都是在孩子作出行為之後,是被動的。如何主動地在生活中培養孩子關愛他人呢?研究人員認為身教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有富有愛心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富有愛心的孩子。孩子時時刻刻把父母作為自己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身教重於言教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父母平時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孝敬老人、關心孩子、關愛他人、樂於助人等,讓孩子覺著父母是富有愛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因為關愛是一種後天強化的行為,只有父母提供了榜樣,孩子才會去模仿,進而轉化為自發的行為。

據《紐約時報》報導,心理學家J‧菲利普‧拉甚頓(J. Philippe Rushton)做了一個實驗,測試成人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拉甚頓給140名在遊戲中獲勝的小學和中學年齡的孩子發放了紀念品,他們可以把所有紀念品都留給自己,或者把部份紀念品捐給一名貧困的孩子。首先,他們讓孩子們觀看了一個實驗者以教師的身份,分別表現出自私、慷慨的行為,之後這名教師又向孩子們宣講慷慨大方的價值觀。

結果顯示,當成人表現自私時,即使宣講了慷慨大方的價值觀,兒童仍然會表現的自私。孩子們在觀察到成人的自私行為後,捐出的紀念品都會較少。

當成人慷慨解囊時,不管慷慨的價值觀是否得到了宣揚,學生們捐出的紀念品都一樣多,他們捐出的紀念品都比基準水平高出85%。當成人的舉動慷慨時,即使他們隨後宣揚了自私的價值觀,學生們捐出的紀念品依然比基準水平高出49%。

這實驗表明,兒童不是通過傾聽身邊榜樣的言辭,而是通過觀察他們的行動來培養慷慨品格的。
(責任編輯:李曉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4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十一日電)曾於二零零三年底來台就醫的非洲布吉納法索十五歲少年「阿福」,因為罹患神經纖維瘤而遭受歧視,透過跨國善心合作,他摘除腫瘤展開新生活。為了讓更多小朋友認識這個感人故事,出版社邀請繪本畫家將阿福的故事畫成童書,希望啟發孩子關愛他人、尊重別人與自己。
  • 熱熱鬧鬧的耶誕節即將來臨,許多家長朋友都在想:今年買什麼樣的禮物送給孩子?時髦的玩具、精美的圖書、出門遊玩還是漂亮的衣服?葉子卻建議您借此機會送給孩子一份珍貴的禮物--關愛他人。
  •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為了讓弱勢孩子進入校園後,能得到更多的接納與認同,馬利亞基金會推動校園生命教育,推出第一套教育叢書,搭配「我的同學很特別.母愛的天空下」紀錄片,深入探討生命教育意義,並藉由課程以實際體驗,讓學生懂得用同理心去關心、感受他人。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