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有一種富足叫「分享」

作者: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結束一天的工作,帶著疲憊身子、轆轆饑腸回家。一開門,就聞到從廚房裡傳過來的麵包香,正好可以大快朵頤、稍解嘴饞。我一面嚼著堅果、嚐著麥香,一面打趣的詢問母親:今天咱們這「分享里富足巷」還有甚麼好東西?老人家笑著回答說:「有!好東西多著呢!」然後,她便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細數了起來……

飽滿結實的香蕉,是隔壁C大嫂拿來的,她說熱天熟得快,請我們幫忙速速「解決」;晚餐將要上桌的有機長豆,是妳堂哥自家種的,翠綠鮮嫩、並附有無農藥安全保證;另外,妳嘴裡吃的堅果吐司,是巷子底的S太太做的,真材實料、絕無化學成份添加,剛才送過來的時候,香郁鬆軟還冒著熱氣呢!

拜母親的隨和、有禮,與鄉人的慷慨、熱情之賜,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們經常不吝分享吃的、用的。舉凡當令蔬果、節慶糕點,還有居家用品,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因此,家裡常常是物產「豐饒」,一派「富足」的景象。當然,我們都明白這是分享的結果,因為,分享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透過它,所有的東西,會更豐盛、更壯大!

而分享,特別是不求回報的分享,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境界,展現出獨具的溫潤與寬厚。老子在《道德經.不積章》中微言大義,說得很清楚:「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其間的「為人」、「與人」,不是要博得地位、錢財或名聲的「愈有」、「愈多」;卻是一種發自內在的真誠與善良,而心靈的富足就是回報。

《聖經》上說:「施比受更為有福」,這是一個獲得富足的秘訣。 而這裡所談的富足,不分貴賤高低,有智慧者都可以得到,只要願意敞開心扉、不吝分享。如同我所認識的那些鄰里鄉親、匹夫匹婦,他們不說名言金句,更不談大道理,就是身體力行、踏踏實實的去做,也都是富足之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那一份堅持有時是一瞬,有時是一刻,有時是一天,有時是十年,有時是更久更久……
  • 宇宙自然的風雨陰晴既屬尋常,那麼,真實人生的橫逆起伏,又何能例外呢?
  • 「困難是用來激勵人心,而不是使人氣餒的。人的心靈將因挫折而成長、茁壯。」
  • 花與人何其相似,同樣有榮有枯、有生有滅......
  • 這一位隱逸於山林的中年男子,不只是煮茶人,更是哲學家。他在僻靜一隅,仰視於天、俯察於地,滾滾紅塵、興衰榮辱盡收眼底,難怪他用「熬」的真功夫淬煉出來的茶飲,喝起來與眾不同、餘韻無窮!
  • (shown)正是這些困難、挫折,激發出潛能與智慧,讓我們得以成長和茁壯。苦厄以及困頓是剪刀的雙刃,修剪、裁刈我們,是要結更多豐美的果實!
  • 只要順天應時、自我節制,就可以獲得「永續利用」的自然資源,達到天人和諧之境。
  • 就像一生命途多舛、噩運連連的林肯一般,始終懷抱希望並且堅信:上帝的延遲,並非拒絕,而是要你屢仆屢起、永不放棄,最終突破僵局、超越困厄。
  • 回顧從前,當我們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總會發現:點燃靈魂之光的,往往正是那些對當時被視為苦難遭遇或事件的覺察和努力。「盡人事,聽天命」,瞭解這個道理,即使時光無法倒流,那麼,對於得失、成敗,也能夠處之泰然、無所罣礙了。
  • 這兩位母親相擁而泣,認為這是上天安排的神蹟,提醒人們無私地幫助他人,總會有一天得到回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