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有一种富足叫“分享”

作者:方静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结束一天的工作,带着疲惫身子、辘辘饥肠回家。一开门,就闻到从厨房里传过来的面包香,正好可以大快朵颐、稍解嘴馋。我一面嚼着坚果、尝着麦香,一面打趣的询问母亲:今天咱们这“分享里富足巷”还有什么好东西?老人家笑着回答说:“有!好东西多着呢!”然后,她便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细数了起来……

饱满结实的香蕉,是隔壁C大嫂拿来的,她说热天熟得快,请我们帮忙速速“解决”;晚餐将要上桌的有机长豆,是你堂哥自家种的,翠绿鲜嫩、并附有无农药安全保证;另外,你嘴里吃的坚果吐司,是巷子底的S太太做的,真材实料、绝无化学成分添加,刚才送过来的时候,香郁松软还冒着热气呢!

拜母亲的随和、有礼,与乡人的慷慨、热情之赐,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们经常不吝分享吃的、用的。举凡当令蔬果、节庆糕点,还有居家用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因此,家里常常是物产“丰饶”,一派“富足”的景象。当然,我们都明白这是分享的结果,因为,分享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透过它,所有的东西,会更丰盛、更壮大!

而分享,特别是不求回报的分享,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展现出独具的温润与宽厚。老子在《道德经.不积章》中微言大义,说得很清楚:“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其间的“为人”、“与人”,不是要博得地位、钱财或名声的“愈有”、“愈多”;却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真诚与善良,而心灵的富足就是回报。

《圣经》上说:“施比受更为有福”,这是一个获得富足的秘诀。 而这里所谈的富足,不分贵贱高低,有智慧者都可以得到,只要愿意敞开心扉、不吝分享。如同我所认识的那些邻里乡亲、匹夫匹妇,他们不说名言金句,更不谈大道理,就是身体力行、踏踏实实的去做,也都是富足之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那一份坚持有时是一瞬,有时是一刻,有时是一天,有时是十年,有时是更久更久……
  • 宇宙自然的风雨阴晴既属寻常,那么,真实人生的横逆起伏,又何能例外呢?
  • “困难是用来激励人心,而不是使人气馁的。人的心灵将因挫折而成长、茁壮。”
  • 花与人何其相似,同样有荣有枯、有生有灭......
  • 这一位隐逸于山林的中年男子,不只是煮茶人,更是哲学家。他在僻静一隅,仰视于天、俯察于地,滚滚红尘、兴衰荣辱尽收眼底,难怪他用“熬”的真功夫淬炼出来的茶饮,喝起来与众不同、余韵无穷!
  • (shown)正是这些困难、挫折,激发出潜能与智慧,让我们得以成长和茁壮。苦厄以及困顿是剪刀的双刃,修剪、裁刈我们,是要结更多丰美的果实!
  • 只要顺天应时、自我节制,就可以获得“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达到天人和谐之境。
  • 就像一生命途多舛、噩运连连的林肯一般,始终怀抱希望并且坚信:上帝的延迟,并非拒绝,而是要你屡仆屡起、永不放弃,最终突破僵局、超越困厄。
  • 回顾从前,当我们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总会发现:点燃灵魂之光的,往往正是那些对当时被视为苦难遭遇或事件的觉察和努力。“尽人事,听天命”,了解这个道理,即使时光无法倒流,那么,对于得失、成败,也能够处之泰然、无所罣碍了。
  • 这两位母亲相拥而泣,认为这是上天安排的神迹,提醒人们无私地帮助他人,总会有一天得到回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