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改弦易轍

秦自省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62
【字號】    
   標籤: tags:

【釋義】比喻改變了原有的方向、計劃、做法或態度。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

西漢時,有兩個主張殘酷使用刑罰的大臣,以此著名,一個叫張湯,一個叫杜周。他們各有一個兒子,雖然也當大臣,卻能寬厚待人,名聲很好,與他們父親的表現恰恰相反。

張湯年少時,就喜歡讀刑罰方面的書,後來經人推薦,擔任侍御史。在承辦漢皇室的一個案件中,他橫追豎逼,盯住不放,最後株連處死三百多人。漢武帝認為他精明能幹,命他和另一位大臣一起制定法律條令。

後來,張湯在審理淮南王等謀反一案時,又牽連了許多人。漢武帝本想為兩名大臣說情,但張湯說不殺日後不好辦案,還是把他們處死了。

張湯還建議武帝鑄造白金和五銑(重量單位,一兩為二十四殊)錢,並且支持鹽鐵官營的政策。這雖然有利於增加國庫收入,但由於他所制定的告令,非常嚴酷,使許多人深受其害。

不過,張湯自己也沒有好下場。他因與下屬謀殺了他的一個仇人,後來事情敗露,武帝命他自殺。

張湯嚴酷使用刑罰,但他的兒子張安世,卻為人忠厚,主張謹慎用刑,因此不僅得到武帝重用,而且得到昭帝、宣帝的重用,歷任高官,子孫直到東漢,都在朝廷中擔任要職。

杜周本是張湯下屬,負責查捕和懲辦逃亡邊卒時,也殺了許多人。後來他升任廷尉,倣傚張湯的辦案方法,株連處死了不少人。杜周辦案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見風使舵,皇帝要懲辦的人,他就羅列罪名,橫加陷害;皇帝不想懲辦的人,他就拖延辦案時間,而後予以釋放。杜周在任廷尉期間,每年辦案一千多個,一件大案往往逮捕的人犯,達數百名之多。與張湯不同的是,他總算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他們的兒子杜延年,和張安世一樣,為人非常寬厚,與父親完全不同,其子孫傳到唐朝,名聲仍然很好。

宋代的學者王懋,在一部著作中指出:就拿杜周來說吧,他與張湯一樣,以酷惡著名,能保住腦袋而去世,這也算是幸運了。他們的子孫,由於像樂器一樣換弦,像車子一樣改道(改弦易轍),寬厚待人。他們都沒有像他們的父親那樣殘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