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管樂器的先祖——龠(上)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的民族管樂器,就其持勢吹法而論,大體可以概之為四,即:橫,直,豎,斜。「橫吹」者,笛,篪一類樂器是也;「直吹」者,簧哨一類嗩吶,管子諸器屬之;「豎吹」者,則為洞簫,尺八諸管。此三種持勢吹法皆尋常習見,為大眾所熟知。而獨有「斜吹」一法,幾乎不被人識,更不知何器屬之。其實,「斜吹」之器,就是歷代典籍中記載的極為久遠的,並被描述為「如笛」,「若笛」狀的古龠一類樂器。

  古龠之斜吹,其法質樸,不需另設吹孔,只於管口一端作吹口,即可鳴奏出奇妙的樂音。溯其源,它極可能濫觴於人類早期的生活炊具–「吹火管」。老子《道德經》曰:「天地之間,其猶橐(上竹下龠)乎。」是知「龠」字本義乃可作「吹火管」解。實則,「吹火管」即為無音孔之龠,也就是早期的開口律管。這種中空之管,運用「斜吹」之法,至少可以演奏出三聲音階的旋律,此古人所謂「吹律」是也。據史載:黃帝命伶倫作律,伶倫截竹首制為「黃鐘之宮」,也稱「黃鐘之龠」(本《漢書。律歷志》),是為後世律呂之本。也為歷代度,量,衡三者法制之基礎。足見古龠之器由來尚矣,它不僅是後起的橫向聯合吹之笛,豎吹之簫乃至直吹的一切簧哨類樂管的先祖樂器,還是歷代聲律及度,量,權衡制度之根本。誠如明代大樂律學家朱載(土育)所言:「龠者,七聲之主宰,八音之領袖,十二律呂之本源,度量權衡之所由出者也」(《律呂精義》)

  古龠發源於「吹火管」,至少在近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完形的多音孔樂器–「骨龠」(據考古)。至黃帝時期,又出現了以天然植物材料製作的「葦龠」(據《禮記》);大禹時期的(上白下本)陶作「夏龠九成」,龠被首倡為宗考樂舞的標誌性樂器,是邊吹邊舞的(據《呂氏春秋》);殷商時期,「龠」字已經盛行於甲骨文,多用作祭名。至兩週時期,古龠更被隸定為「文舞」的代表性樂器,是華夏禮樂文明的重要標識之一。此時的古龠已被闡揚得光焰四射,據史載:武王伐殷,祀廟謁祖有「龠人」(《逸周書》);穆王西遊,大奏廣樂有龠器(《穆天子傳》);國祭中,擊鼓歌詩有「龠章」(《詩經》);宮廷裡,掌握國子舞羽吹龠有「龠師」(《周禮》),足可見古龠文化在先秦時期的燦爛與輝煌。然自秦漢以降,雅樂淪喪,古龠開始式微。隨著豎、橫吹的笛類樂器的相繼興起,古龠的斜吹之法也漸於宮廷中失傳。至遲自明清以來,歷朝宮廷雅樂及孔廟祭祀樂舞中所持之「龠」,皆不能演奏,只是一根徒有「龠」名的棍狀舞具而已民。加之史載「龠如笛」的語焉不明,古龠的真實形制及吹法一直是個難解之謎。及至當代,由於某些權威古文學家對「龠」字的誤解,至使音樂學界出現了將「龠」定論成「編管樂器」的重大失誤,悠久的古龠文化就此似乎失落得一乾二淨。

  然而,大道難泯,真器不滅。一種無孔的斜吹骨管樂器於當代考古發掘的新石器遺址中現身(賈湖「骨龠」),引起了舉世矚目,也誘發了人們對一慣漠視的民間斜吹樂樂管的關注和類比考察,從而為破解史載「龠如笛」的千古之謎提供了堅確的實器之證,古龠「斜吹」的真象如今才有幸逐漸大白於天下。事實上,古龠樂器雖於宮廷雅樂中「名存實亡」,卻於民族民間音樂中「名亡實存」。像至今仍流行於新疆地區塔吉克族的「奈依」,柯爾克孜族的「卻奧爾」,哈薩克族的「斯布斯額」,蒙古族的「潮兒」以及中原地區地道教「竹(上竹下秋)」等樂器,其實都是古龠在今天民間的孑遺。這些樂管名雖各異,卻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結構特徵,即:無吹孔,演奏特徵皆為「斜吹」。在中國吹管樂器家族中,這是一個明顯區別於笛,簫類的樂管群體,屬於一種截然獨立的吹奏體系,其器名於字源或語源上考之,也大都與「龠」相涉,正可統而概之為「龠類」。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古希臘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國與人間雖相距遙遠,卻又在關鍵時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隨著大鑼聲響,看那滿天眾神,雲集在仙氣繚繞、金碧輝煌的天庭之上。創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迴響,木管與豎琴的下行音型,描繪著眾神佛隨主層層下走入凡塵之壯闊景象。他們在人間開創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與文化之黃金時期。溫婉的弦樂彷彿仕女們爾雅靈動的舞姿,振奮的鼓聲猶如男子們蒼勁的步伐,讚頌著神傳文化在人世的輝煌!
  • 第一樂章(非常熱情的快板)充滿力量和柔美,同時有著強烈的音樂對比與強度。在曲式結構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鳴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創新手法也為後來的音樂流派奠定了基礎。音樂開始立即進入的小提琴獨奏、提前寫好而非即興演奏的華彩,以及樂章間的緊密連接以致觀眾幾乎無法鼓掌⋯⋯這些對於當時的觀眾都是很新奇的體驗。
  • 第一樂章,時而高潮迭起,時而如夢似幻,極具張力的色彩變化,猶如置身一場冒險,遊歷神祕與狂喜,盡覽沉鬱與柔情,以那超然的心境,一睹絢爛的終局。此曲充滿了布拉姆斯的創作巧思,那扣人心弦的曲風與別具一格的意境,使其成為音樂長河中獨樹一幟的經典作品。
  • 這首完成於1877年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專門為大提琴和交響樂團所作。在當時的音樂界,音樂家們的品味早已從古典時期對精緻和規範的追求轉為浪漫時期對激情和戲劇性的渴望。
  • 這首著名的大提琴協奏曲為作曲家晚年時的作品。德沃夏克當時正任職於紐約國家音樂學院,擔任院長。儘管作曲家創作了非常多的曲目,他的好友, 大提琴家哈努斯·維翰也曾多次委託他為大提琴創作協奏曲,但作曲家一直對樂器的獨奏能力持保留態度。直到1894年三月,德沃夏克的同事維克特·赫伯與紐約愛樂首演了一首大提琴協奏曲,才深深打動了作曲家的心,使其終於決定為大提琴譜寫協奏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