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媽媽

文/李苑芳(貓頭鷹圖書館館長)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不幸的婚姻,緊追而來的,常常是一個個令人頭痛不已的小孩……。然而,如果大人能有較堅強和穩定的態度,帶著他的孩子一起面對困境、走過荊棘;那麼這樣的苦難對孩子而言,未嘗不是體驗真實人生的珍貴機會。〉

小凱是個沈默寡言的孩子,平時來聽故事時,很少聽到他發表意見;他總是安安靜靜的抱著一隻泰迪熊,閃著他慧黠的眸子,入神的盯著我看,彷彿我的臉是一個舞台,裡面進出著各種神氣活現的童話角色一般。

小朋友們對他的小熊非常好奇,常常會把手伸過去偷偷的摸一下、抓一把;這時,他一定會非常生氣的大吼大叫,一反平常溫和的態度;「小氣鬼!」小朋友不甘示弱的出口反擊,他就大打出手,像個小霸王般的兇悍。

月考那天,我一個人坐在圖書館裡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半個小朋友來;心想八成沒人來了,正要離開時卻看見小凱又抱著他的小熊,一晃一晃的走進來。

「小凱,你來了!」我喜出望外的叫了出來。
「是啊!」他莫名其妙的看著我。「怎麼啦?」
「你們今天不是要月考嗎?」
「月考?」他一臉的迷惑,使我突然想起現在的低年級並沒有月考。

「太好了!大家都去月考,只有我們兩個人在這兒看書。真享受!」我牽著他的手往回走,順手從書架上抽出兩本書。
「我們先來看這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好嗎?」

這是一本非常溫馨的書,兔媽媽不厭其煩的在『猜猜我有多愛妳』中,一次又一次的告訴兔寶寶自己對牠無盡的愛。小凱聽完傻傻的看著書,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小凱!怎麼啦?」
「兔寶寶都有媽媽嗎?」
「嗯!」
「這個媽媽是牠原來的媽媽?還是後來的媽媽?」
「小凱覺得呢?」

「我覺得是後來的媽媽,因為牠原來的媽媽已經上天堂了!」
我聽了這話十分震驚,難道這就是這孩子的遭遇?
「而且這個後來的媽媽,每天都有說故事給牠聽耶!」小凱興奮的說著。

我順著他的要求一遍又一遍的重讀這本書,直到上課鐘響,他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再抱著他的小熊回去上課。
正走出大門時,一位女士迎面而來,「貓頭鷹,你好!我是小凱的媽媽。」我一愣。

「我從剛才就一直站在外面聽妳說故事,」 她看我一臉吃驚的表情,繼續說:「對!我就是那個後來的媽媽,因為小凱三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不幸再一次意外去世了。」她嘆了一口氣然後說:「我本來以為他會對你說什麼,沒想到還是什麼都不講……。」

接著,媽媽告訴我有關小凱的故事:「四年多以前的一次全家出遊中小凱失去了他的母親和姐姐,從此以後他絕口不提此事,也不准任何人(除了他和爸爸)去她們的墳前祭拜。爸爸上班時,小凱住在外婆家;等到爸爸放假的日子,小凱就抱著小熊和爸爸住在有爸爸、媽媽的表哥、表姊家;所有的人都帶著憐憫的目光,順著這個小孩,沒想到卻把他寵成一個『驕縱的小孩』;輔導老師說,如果能夠讓他自己把那一天的事情說出來,對他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唉!」

「看得出來,你是個非常用心的好媽媽,每天晚上陪著他並說故事給他聽,小凱剛才還說你就是那個兔媽媽呢!」
「是啊!我剛才聽了覺得好窩心。」她的眼眶微濕。

看著小凱媽媽的背影漸行遠去,內心一陣暖意,我相信小凱有了這個「後來的媽媽」,種種的問題將會逐漸消失……。

小時候的故事

學期又接近尾聲,小凱臉上的陰影也似乎隨著歡樂的耶誕節而開朗不少;那天聽完故事他穿好鞋後,突然偷偷的塞給我幾顆巧克力,說是給我的聖誕禮物,我高興的將他擁入懷裡,「謝謝你!小凱,也祝你聖誕快樂!」我一抬頭發現小凱媽媽正站在場外笑著向我點點頭。

小凱抱著小熊跑去和媽媽說了幾句話,然後回過頭來大聲的對我說:「聖誕快樂!」就跑了出去。
「他最近的心情好像都很好!」我走到小凱媽媽的身旁遞給她一顆巧克力,自己也剝一顆塞進嘴裡。

「這孩子總算是走出來了!」小凱媽媽放下肩上的背袋,坐下來舒了一口氣,望著遠遠的操場娓娓道出:
那天晚上,爸爸打電話回來說:公司加班要很晚才能回來。小凱抱著他的小枕頭、小被子走到媽媽的房間來問:「我想跟妳睡,好嗎?」

「好啊!可是這張床好像擠不下三個人,怎麼辦?」
「沒問題!我睡地板好了。」
於是,媽媽和小凱找了一床墊被,將它舖好後,媽媽就陪著小凱一起躺在地板上睡覺;

「我想聽故事!」小凱輕輕的扯著媽媽的睡衣。
從結婚到現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每天晚上的一個故事,已把媽媽所有知道的故事全挖光光了,媽媽絞盡腦汁也擠不出一個小小的故事:「唔……,今天可不可以休息一天?」

「拜託啦!只要一個,一個就好。」小凱抱著媽媽的脖子撒嬌的央求著。
突然靈機一動,「好吧!我就說一個不一樣的故事給你聽。」

「從前、從前,有一個小女孩,她……」媽媽說了一個自己最熟悉的故事給他聽,小凱入神的聽啊聽的……,「從此以後,那個小女孩就再也不怕黑了!」媽媽轉過頭,對他說:「好啦!故事講完了。」

小凱眨一眨明亮的雙眼,問:「那個小女孩就是妳,對不對?」
媽媽笑了笑就說:「現在該換你說給我聽啦!」

小凱沈默了一會,倏地轉過身去背對著媽媽,媽媽嚇了一跳以為又說錯了什麼,惹得他生氣;正在百思不解時,耳邊就傳來小凱稚嫩的聲音:
「從前、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有爸爸、媽媽和一個可愛的姐姐。有一天,爸爸帶著他們全家和公司的叔叔、阿姨們一起出去玩。白天,大家到好多好玩的地方去玩,那個小男孩和他姐姐都玩得開心極了。可是,到了晚上,有人說要去坐船,爸爸、媽媽就帶著他和姐姐跟著大家一起上船去了!」

媽媽瞪大雙眼,屏住呼吸一動也不動的聽著他的敘述。

「坐船,實在是一件很新鮮的是,小男孩高興的跑上跑下,怎樣也安靜不下來;後來,姐姐睏了媽媽就去陪她睡覺,可是那個頑皮的小男孩卻不願意乖乖的上床睡,『咚!咚!咚!』的就跑到上面去玩,媽媽只好叫爸爸跟著上去照顧他。」這時,小凱的身子縮成一團,整個空氣似乎凝結在一起,他帶著顫抖的聲音接著下去說:「不知為什麼,整艘船突然斜了過去, 一下子小男孩就掉進水裡去了;他一直沈、一直沈……,一雙大手一下子把他拉起來,是爸爸!是他的爸爸緊緊的抱住他,拚命的向前游去;這時,有好幾隻手突然從下面伸出來用力的拖住他的腳,小男孩死命的掙脫卻怎樣也甩不開;於是,他們又逐漸的往下沈……,當小男孩覺得自己快被淹死的時候,爸爸使勁的一一踹開那幾隻像章魚一樣的手,他們倆拚命的划水、拚命的划水,才又浮了上來!後來,爸爸幸運的抓到了一個救生圈,他一手抓著救生圈,一手抱著小男孩,而小男孩還是拚命的划水、拚命的划水,一直划,划到小男孩覺得好累、好累喔……才不知不覺的昏倒了,接著就什麼也不知道了。等到小男孩醒來的時候,他已經全身濕答答的躺在地上,而他的媽媽和姐姐也躺在他的身旁,只是她們卻都死了,無論小男孩怎麼叫著她們,她們都不再回答……。」

說到這兒,小凱就忍不住的啜泣了起來,媽媽從他的後面緊緊的摟著他,跟著他一起掉眼淚。那天晚上,媽媽和小凱兩個人就這樣相擁而泣了好久、好久。最後,他含著眼淚枕在媽媽的手臂上安詳的睡著了。

小凱媽媽一邊拭著眼淚,一邊說,而我在一旁聽著,也早已哽咽的說不出半句話來了……。

什麼是媽媽?

是什麼力量讓這個連專家都束手無策的孩子,卻能在一個睡前的故事裡勇敢的去面對他生命中最痛苦的災難?眼前這位平凡的女性是以什麼樣不平凡的愛去喚醒這個孩子塵封多年的記憶?一個三歲的孩子能有多少的記憶?過了這麼多年,居然還能歷歷在目般的仔細描述出來,是曾經在多少的惡夢中,一遍又一遍的重新經歷?還是一直深深的刻印在腦海裡,無時無刻的折磨著這個孩子?

小凱的媽媽擦乾眼淚,慢慢的說:「剛認識小凱爸爸時,小凱的脾氣很壞,常常無緣無故的大哭大鬧,別人見了無不為我擔心;可是,我卻相信他是一個心地十分善良的小孩;因為,他一看見比他小的孩子跌倒了,就會立刻跑過去把人扶起來,若有人在一旁嘲笑,他還會很兇的罵著對方;這點,讓我很感動,所以,我相信他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小孩。從一開始談戀愛,我好像是在和他們兩個男生約會一樣;常常一下班,遠遠就看見他們父子倆站在公司外面等著我,然後,我們三個人就一起手牽著手去散步、去看電影。」到底,這種「三人約會」會是個怎樣的情境?

「就這樣子『約會』了一段時間,或許是他覺得每天接來送去的很麻煩吧?有一天我們三個人正在餐廳吃飯時,小凱居然說:『我看你們倆乾脆結婚吧!』我這輩子絕對想不到我的『求婚』進行曲,竟然是出自於一個七歲的小男孩口中!」這種兒子替父親決定終身大事的經驗,我看也只此一家了。

「婚後,公婆就叫小凱叫我媽媽;有一天,幫他洗澡的時候我問他:『你知道什麼是媽媽嗎?』沒想到他竟是一臉的茫然,我心疼的想:『這孩子三歲就沒了母親,對「媽媽」當然是模糊的』,於是,我就褪去我的衣服,拉著他的手放在我的胸前,溫柔的對他說:『「媽媽」就是有著兩個這樣的乳房,以她的乳汁來餵養她的嬰兒;「媽媽」就是有著和爸爸不同的身體,以不同的方式來擁抱、照顧她的小孩;「媽媽」就是有著比較柔細的皮膚,去碰觸、撫慰她的寶貝。』」

我有如在聽「天方夜譚」般的睜大著眼看她,我仔細的研究眼前的這位女士,記憶中,好像沒有這樣的「繼母」?經驗中,似乎也沒有這樣的情節?為什麼這位女士能夠改寫「繼母」的故事?是小凱太討人喜歡?還是……?

「一個孩子,從小就應該得到父母全新的呵護才能好好長大,可是,如果我們大人將『愛孩子』這樣的事情視為一種條件,只願意去愛自己親生的而排斥別人的孩子時;這些失去了母親或父親的小孩,如何在我們大人的『條件』下健康的成長?我既然決定要嫁給他爸爸、要當這孩子的母親,就要讓他實實在在的感受到被媽媽愛的感覺呀!」

現在,我才知道最近的小凱為什麼變得不一樣,那是無關乎聖誕老人或是什麼禮物的;只是因為他有了這麼一個「不一樣的媽媽」,而這個「不一樣的媽媽」是用她整個人、整個心去疼惜這個孩子的啊!

「愛」在我們這個宇宙間,一直擁有著一股神秘的超能力;真心的去愛一個孩子吧!不只因為他有好的成績、長得討人喜歡而去愛他;愛他,只因為他是個孩子!愛他,只因為他是個需要人愛的孩子!

——轉載自台視文化出版社《我是壞小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當兄弟失和時,老邁父母揮淚錐心;可是,失和的主因,卻總是源自父母的偏心。面對那個從小就搶走了父母所有的愛的頭號敵人,長大後怎麼還能「手足情深」呢?
  • 一天,小君的老師親切的拉著我的手,說:「說故事的魅力實在太大了,班上的學生只要一遇到你要來講故事的那天,就會自動的特別早到;而且前一天放學時,彼此總會競相告知,興奮的期待你的到來呢!」
  • 星期一早上,我興匆匆的抱著幾本童書到小君班上,卻撞見老師皺著眉頭的說:「她又沒寫功課了!」所以,在老師的目送下,小君抱著功課跟著我到輔導室去,她盯著一片空白的「國語習作」嘟著嘴遲遲不肯下筆。
  • 剛坐下,就看見小君喘著氣跑進來,「我的作業已經給交給老師了,我今天可以好好的聽你講故事啦!」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編者按:情感忽視會演變成情感虐待,但忽視與虐待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係是人生中的一門重要課題,這一篇章,讓我們與《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 一書的作者來探討,如何在過與不及的情感中,取得應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紹了性別認同教育引起的爭論和家長們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護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彥玲博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 上篇我們講了2個故事,2個孩子的父親都因爲「安全學校聯盟計劃」中所謂的「性別認同」而將孩子帶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別認同」是什麽?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編入公立學校學齡前教育課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無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對幼教教師灌輸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觀念。而當幼兒園對兒童灌輸這些觀念時,卻不需要得到家長的許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