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小小夜曲》第十三號小夜曲 Serenade No. 13 in G Major

許麗雯暨音樂企畫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2127
【字號】    
   標籤: tags:

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音樂家生平

音樂神童莫札特可說是古典音樂界中的傳奇人物,他的才華和天分至今仍無人能敵。在他短短三十六年的生命中,他創作了六百多首作品,無論是歌劇還是交響樂,無論是室內樂還是奏鳴曲,都讓後世的愛樂者極度喜愛、傾心不已。其著名作品包括《費加洛的婚禮》、《魔笛》等歌劇,《朱彼特交響曲》、《鋼琴奏鳴曲》等等。

曲目推薦
專輯名稱:
Mozart: Eine Kleine Nachtmusik No. 13 (K. 525)
演奏/指揮: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卡尔.伯姆(Karl Bohm)
專輯編號:469619DG環球

莫札特一生共寫過十三首弦樂小夜曲,而這首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十三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它受歡迎的程度,幾乎可讓我們稱它為 「古典樂裡的流行曲」,甚至是「古典樂裡的芭樂曲」了。它也有了自己的專用名字-《小小夜曲》(Eine Kleine Nachtmusik)。

這首《弦樂小夜曲》由四個樂章組成,是一首十分純粹的弦樂合奏曲,通常由弦樂四重奏來表現。第一樂章 (快板)是活潑明亮的奏鳴曲式,第一主題由著名的問答句開始,充滿睿智;第二主題則優雅抒情,洋溢歡樂的氣氛。第二樂章 (行板)最適合在夜晚為情人們演奏,是一首十分浪漫甜美的浪漫曲。第三樂章 (小快板)加入了奧地利民間舞曲的元素,仍然保持平衡與愉悅的美感。第四樂章(快板)是輝煌亮麗的迴旋曲,彷彿描寫一群孩童無憂無慮的嘻笑玩耍,在漸快的速度下,終曲完美堆疊出高潮,最後回到一個和諧圓滿的尾奏,繽紛地終結全曲。


維也納聖彼得教堂。莫札特於1781年5月起入住左邊第二所房子內。

絃外之音
小夜曲

一直到CD音響發明之前,如果你想要一邊吃著晚餐,一邊聆賞音樂,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除非請一組樂團專門為你演奏。在十八世紀,國王陛下為了省麻煩,正流行乾脆自己養一個樂團,他供團員們薪水與食宿,團員們則一天到晚為國王製造應景的音樂,像一台隨傳隨到的巨型音響。

想像一個浪漫悠閒的夜晚,達官貴族們聚集在宮廷花園或宴會廳裡,輕鬆歡樂的氣氛少不了音樂的陪襯,於是作曲家們便負責為這個宴會場合寫作甜美不擾人的「小夜曲」。

一個典型的小夜曲通常有四到五個樂章,作曲形式自由,可以是奏鳴曲、舞曲、進行曲或輪旋曲等。在結構與內容方面,通常很少人會在晚餐或交誼的場合播放氣勢磅礡、晦澀陰沉、激情絕望的音樂吧?想當然爾,小夜曲的本身亦是精緻優雅,輕快悠揚,像一道甜甜滑滑的香草乳酪。而小夜曲所使用的樂器,若在餐廳裡,適合以弦樂四重奏呈現;若是置身溫暖的戶外小花園,一隊木管樂器的聲響會有絕佳的效果。

下次若在某個飯店享用下午茶,或是浪漫的情人晚餐時,當耳邊緩緩傳來為您營造優雅氣氛的小夜曲,不妨試著將時空拉回十八世紀的宮廷晚宴,想像在當時,一曲曲天籟就這麼流瀉出來,賓客們輟飲一口葡萄酒,品嚐眼前山珍佳餚,整晚一直沉浸在置身天堂的錯覺裡。@

摘自《 你不可不知道100首經典名曲》 高談文化出版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第四樂章通常以快板來增加氣勢,並與第一樂章的精神互相呼應,製造一種完整的結束感。這就好像品嚐了一道精緻的餐後甜點,拍拍肚子滿足地回家。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古希臘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國與人間雖相距遙遠,卻又在關鍵時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隨著大鑼聲響,看那滿天眾神,雲集在仙氣繚繞、金碧輝煌的天庭之上。創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迴響,木管與豎琴的下行音型,描繪著眾神佛隨主層層下走入凡塵之壯闊景象。他們在人間開創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與文化之黃金時期。溫婉的弦樂彷彿仕女們爾雅靈動的舞姿,振奮的鼓聲猶如男子們蒼勁的步伐,讚頌著神傳文化在人世的輝煌!
  • 第一樂章(非常熱情的快板)充滿力量和柔美,同時有著強烈的音樂對比與強度。在曲式結構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鳴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創新手法也為後來的音樂流派奠定了基礎。音樂開始立即進入的小提琴獨奏、提前寫好而非即興演奏的華彩,以及樂章間的緊密連接以致觀眾幾乎無法鼓掌⋯⋯這些對於當時的觀眾都是很新奇的體驗。
  • 第一樂章,時而高潮迭起,時而如夢似幻,極具張力的色彩變化,猶如置身一場冒險,遊歷神祕與狂喜,盡覽沉鬱與柔情,以那超然的心境,一睹絢爛的終局。此曲充滿了布拉姆斯的創作巧思,那扣人心弦的曲風與別具一格的意境,使其成為音樂長河中獨樹一幟的經典作品。
  • 這首完成於1877年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專門為大提琴和交響樂團所作。在當時的音樂界,音樂家們的品味早已從古典時期對精緻和規範的追求轉為浪漫時期對激情和戲劇性的渴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