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詩人」蕭邦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 (1810-1849)

古文明
font print 人氣: 36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20日訊】在音樂史上似乎沒有出現過像蕭邦這樣的音樂家,獨鍾情於鋼琴,把熱情融入於鋼琴中,即使在他僅有的兩首協奏曲中,也都以鋼琴為主導,他一生中創作了數量驚人的作品。他用微妙細膩的語法,讓這個樂器發揮到了極限與高度的藝術性,幾乎完全代替整個樂團與人聲,如訴如歌,作品中同時注入了濃郁的波蘭民俗歌謠節奏,加上法國浪漫風格的情懷,使得他的音樂在浪漫樂派中成為獨具一格的色彩。和蕭邦同時期的李斯特曾讚嘆道:「你們的掌聲還不足以對他的獻禮,諸位脫帽吧,天才已出現!」偉大的鋼琴家魯賓斯坦稱他是「詩人、鋼琴的靈魂」,音樂史上則稱他為「鋼琴詩人」。

演奏會前必彈巴哈作品

嚴格說起來,蕭邦並不是純波蘭人,他的父親尼古拉蕭邦(Nicholas Chopin)原來是法國人,在1794年時,以上尉的身分參加波蘭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領導的反抗沙王的起義,不料起義失敗,波蘭被瓜分,他誓死與波蘭共存亡的精神,致使他堅決駐留於此。尼古拉擅長小提琴與長笛,勤奮靈敏、精通法語、波蘭語和德語,很快的也找到了一份工作,在華沙近郊的傑拉佐瓦 沃拉村,有個史卡貝拉伯爵府邸,他就在那兒當家庭教師,而在府邸中有位管家,她是伯爵沒落了的貴族親戚。這位賈絲提娜姑娘溫靜嫻淑,也很喜愛音樂,熱愛波蘭民歌,會彈琴又有優美嘹亮的嗓聲,兩人相識如故激起了愛的火花,情投意合最後終成眷屬。蕭邦和他的三個姊妹就在這個府邸中相繼出世。不久父親被華沙中學聘為法文教師,所以全家就搬到華沙去了,同時在家裡開辦寄宿學校,寄宿了一些貴族子弟。雖然已不再參與政事,但與文化界人士仍保持著密切往來,他們家的客廳自然成了藝術家、作家、詩人的聚會沙龍,這對小蕭邦日後的思想成長有極具深遠的影響。因而他在孩童時期即擁有很好的寫作能力,還曾經寫了詩詞送給父母當作生日禮物。

蕭邦出生於1810年3月1日,生來皮膚白皙,如女孩般的清秀,天資聰穎,活潑略頑皮,長大後的蕭邦雖纖弱卻落落大方,有著充滿詩意的高尚氣質。在幼小的時候讓父母很擔心,因為他一聽到琴聲就哇哇大哭起來,過不久才發現原來是太喜歡而激動的哭,稍大點後竟然會爬上琴椅去按鍵盤,然後很高興的拍打小手,有時還會半夜起來彈琴。四歲的時候父母開始教他和姊姊彈琴,蕭邦的進度都超越在姊姊之前,六歲時琴技也超越母親了,雙親終於清楚的看出他的稟賦,於是就正式的讓他隨一位在宮廷的鋼琴家季夫尼學習,季夫尼為他設計了一套學習系統,嚴格的訓練計劃,除了教他巴哈和莫札特的作品外,並讓他認識很多維也納名曲和其他各類的作品,因此他對巴哈和莫札特的音樂非常崇敬,在他成年之後,無論到何處旅行演奏,他隨身一定帶著莫札特的「唐 喬凡尼」,而在演奏會前必定閉門勤練彈巴哈的作品。後來他也寫了一首「莫札特唐喬望尼主題變奏曲」,而得到舒曼的激賞,由此可知這兩位先人亦是他創作背後的泉源。

這天才是不一樣的

季夫尼也讓他盡情的發揮即興演奏的才華,扎實的奠定了音樂的基本功,七歲就已經開始作曲並出版了他的處女作—簡潔明快的g小調波蘭舞曲。從這可以看出他後來創作了五十二首充滿波蘭音樂特性的馬祖卡舞曲,早在童年時即已種下了此因子。蕭邦總是勤於學習,八歲時就已掌握比較高難度的演奏技巧了,他被送到在華沙有名望的哈茲維爾家公開演奏,讓大家驚歎不已,說他簡直是「莫札特的傳人」。從此他常即席作曲立刻彈奏,得心應手於這種即興演奏,15歲時還曾經在俄王亞歷山大一世御前表演,而獲得鑽戒的獎賞。

12歲時老師季夫尼已經無法再教他,有著這6年來的堅實音樂基礎,蕭邦自己自學,隔年進入華沙中學就讀,拜華沙音樂院院長艾爾斯納為師,學習和聲、對位與作曲,可是蕭邦不喜歡按照老師的方式,他仍然隨自己的想法作曲,老師了解蕭邦的天分,用因材施教的方式避免阻礙他的才華的發展,也盡量讓他自由的發揮去創造鋼琴的聲響,老師曾說 :「讓年少的天才隨心所欲吧!這天才是不一樣的!」這時期他也常利用暑假住在鄉下朋友的莊園裡,去直接接觸民謠音樂,總是熱情參與在晚會的人群中,體驗農村舞曲的節奏,時而尾隨著樂隊仔細聆聽波蘭民間特有的馬祖卡、奧別列克和波蘭舞曲,這些波蘭民間舞曲音樂,深值在蕭邦的腦海裡,奔流在他的血液中,時時敲打著這年輕的心靈。當他進入華沙音樂學院就讀時,仍然繼續與艾爾斯納學習,事實上艾爾斯納是波蘭文化的捍衛者、波蘭民族歌劇的作者,當然他會給蕭邦一個無比廣大的發揮空間,在這種方式的教育下,無形中培養出一位偉大的民族音樂家,蕭邦以特有的音樂語法把具豐富旋律、個性節奏的波蘭音樂導入了西方音樂的主流中,使波蘭音樂成為世界的焦點。

18歲那年蕭邦前往柏林,每晚都去觀賞歌劇的演出,也聽到了韓德爾的音樂,因而加倍激起了他作曲的積極,不久演奏家胡麥爾與帕格尼尼訪問華沙,他們的才氣更是強烈的刺激他決心成為和他們一樣超凡的演奏家。尤其從帕格尼尼身上他發現如何超越樂器而開拓作曲的嶄新手法。畢業後決定到維也納發展看看,一向喜歡華麗演奏風格的維也納,卻相當欣賞蕭邦纖細靈巧的技法,也吸引當時在維也納推動浪漫樂派的舒曼的注意與讚賞,使得一直在華沙默默無名的蕭邦,在維也納一舉成名,蕭邦信心倍增,想進軍國際舞台。

就在這個時候,蕭邦初嚐感情的困擾,他愛慕同校學聲樂的康絲丹采˙葛拉德柯芙絲卡,當他的心意讓康絲丹采得知時,她已嫁作人婦了。但蕭邦把這初戀之情寫入了他當時正著手創作的f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中甚緩板第二樂章中,1830年3月在華沙親自首演時大獲成功,蕭邦緊接著寫e小調鋼琴協奏曲並準備再次前往維也納,離開之前舉行了告別演奏會,除了發表自己的新作外,康絲丹采也給於贊助演出。11月初離鄉前夕,老師和一些朋友為他舉行惜別晚會,為蕭邦祝福與鼓勵,並送他一個裝著波蘭泥土的銀杯,蕭邦身附著波蘭民族之魂離開了華沙,從此他再也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後來在巴黎因肺病逝世,結束短暫的三十九年生命,這杯祖國的泥土灑在他的靈柩上,祖國的芬芳永遠陪伴著他。

鋼琴第一詩人

當蕭邦第二次來到維也納時,已人事皆非,上次曾經溫情款待他的音樂家,不是離開人間了,就是去了別的地方,沒人關照他,更慘的正在這節骨眼,華沙發生暴動,與他同行的朋友狄多斯,留下蕭邦自己參加革命志願軍去了。當時統治波蘭的奧國人,也排斥波蘭人,對這外來的鋼琴家顯然不甚歡迎,傷心的蕭邦決定到巴黎或倫敦尋求發展。1831年7月啟程轉往巴黎時,途中在德國斯圖加特得知華沙已被俄軍攻佔,想到悲慘的祖國,家人的安危,他懷著悲憤的情懷,流著激昂苦悶的淚水,終在琴鍵上敲出了充滿力度、感人肺腑的「革命練習曲」。

9月蕭邦抵達巴黎,感覺大大不同,他決定停留在這友善的國度,這裡充滿著思想自由的文化氣息,是文人、藝術、音樂家雲集匯粹之聖地。剛開始雖然交了不少朋友,生活上卻是貧窮的,幸好得到李斯特和加克布蘭納的援助,次年2月在巴黎的普雷耶爾音樂廳演奏,小小的成功,經濟稍有改善。此時遇到了以前在波蘭曾經支援過他的波茲南伯爵拉吉威爾,伯爵在他蒼白的臉上知道他心事重重,蕭邦告訴伯爵他無法在巴黎生活下去,想到美國另求發展,伯爵安撫他別急,並很快的把他介紹給巴黎的上流社會,幾天之後伯爵安排他在巨富羅斯查伊德家的沙龍演奏,蕭邦纖細修長的雙手,不斷流瀉出優美綺麗的旋律,所有的貴族無不陶醉其中,他們深深愛上蕭邦詩一般迷人的音樂,一夕之間,蕭邦搖身成為巴黎上流社會的明星,巴黎的沙龍爭相邀約演奏,不但成為沙龍的寵兒,貴族子弟都來拜師受教,他的荷包一下子滿了起來,生活不再困頓了。巴黎的知音讓他找到自我價值,他的作品除了舒曼、李斯特外,甚至孟德爾頌、白遼士都非常讚賞,此時蕭邦已和舒曼齊名,成為浪漫派兩大作曲家,同時與「鋼琴大王」李斯特齊名,而被稱為「鋼琴第一詩人」。

蕭邦在巴黎創出輝煌的成就,25歲時終於在德國與日夜思念的雙親見面,興奮之情難以形容,之後他到德勒斯登與少年時期的朋友沃金斯基相會,重拾華沙點點,也看到了朋友的妹妹瑪利亞,她已經是亭亭玉立19歲的美麗姑娘,蕭邦在他家的這段日子中,慢慢兩人產生愛的火花,不久蕭邦要回巴黎,帶著沉重、依依不捨之情,蕭邦彈出了優美的「告別圓舞曲」,這首曲子不曾發表過,直到他去世後才被發現。

天才的早逝

回到巴黎後的蕭邦由於過度勞頓與傷心而得了肺炎,身體更是嬴弱與神經質。1836年秋天,由李斯特的介紹認識了倡導女性運動的作家喬治桑,剛開始蕭邦對這位豪放陽剛的女作家沒有好感,但喬治桑著迷蕭邦的音樂,而蕭邦也慢慢的被喬治桑的個性所吸引,28歲的蕭邦與年長他6歲喬治桑終於產生熱烈的愛情。為了避人耳目,也為了養病,兩人離開巴黎到馬約卡島居住,此時蕭邦病情復發,不停咳血,在喬治桑細心照顧下慢慢轉好,這時候他完成「雨滴前奏曲」與另外兩首前奏曲。由於馬約卡島的氣候使得蕭邦病情繼續惡化,他們搬到喬治桑在法國諾昂的家,這裡氣候溫暖,喬治桑把最好的房間讓給他,一切都以他的健康和創作為主,不久他又恢復健康埋頭作曲,許多他在藝術頂峰時期的傑作就在此莊園中一曲一曲的誕生,有這樣的貴人相助,應是蒙音樂之神眷顧吧?

後來他們又回到巴黎,李斯特、畫家德拉克羅瓦與詩人海涅都來探望他們,蕭邦已經變得神經過敏,常常無理取鬧,與喬治桑兩人常生口角,最後終於分手,此後蕭邦健康情況極速惡化,但是蕭邦似乎竭盡生命的餘暉,又創作了令人驚嘆的佳作,有附有「送葬進行曲」的降b小調鋼琴奏鳴曲,此外還發表了四首夜曲、幻想曲與華麗圓舞曲等。

1848年孤獨病弱的蕭邦,已無力再提筆創作,此時由於學生的力邀,他抱病到英國倫敦旅行演奏,回到巴黎時正值深秋,蕭邦已病入膏肓無法離床,德拉克羅瓦等一些友人陪伴照顧,仍不見好轉而日趨嚴重,1849年10月17日凌晨蕭邦終於退出人生的舞台。在演奏著蕭邦的送葬進行曲中,數以千計的人同聲哀掉天才的早逝,遺體被安葬在巴黎貝爾拉歇茲公墓,並遵照蕭邦的遺言由姊姊把心臟帶回華沙,安奉在聖十字架教堂中,蕭邦的心似乎與祖國永遠跳動著。@*


http://www.youmaker.co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場由新唐人電視台專為全球華人舉辦的「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即將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連續三天在美國紐約舉行,大賽評委謝佩蓉、馬常子、劉紹珊等指出,這場國際賽事不同於一般鋼琴大賽,比賽指定曲目是以古典時期巴哈、莫札特、貝多芬和蕭邦的作品為主,參賽對象限定為華人,鼓勵全球具有專業水準鋼琴愛好的華人都來參賽,共同為恢復古典音樂平衡、和諧正統的藝術而努力。
  • 提供全球華人一個文化藝術交流的平臺,喚起全球華人的文化自豪感,並回應國際社會所正掀起了解中華正統文化的強烈期待,新唐人電視台自2008年7 月起陸續舉辦包括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聲樂大賽、中國舞舞蹈大賽、人物寫實油畫大賽、中國菜廚技大賽、攝影作品大獎賽、鋼琴大賽、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與武術大賽等九大賽事。誠值得所有關心中華文化承傳與發揚的有識之士,共同來關注或參與這場曠古未有的盛事。
  • 【大紀元7月1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三日電)五歲的南韓盲眼天才女童劉藝恩(Yoo Ye-eun)從來沒有上過正式鋼琴課程,卻能演奏出任何聽過一次的樂曲,她的表演片段在網路上吸引超過二千七百萬人次瀏覽後,她的音樂天賦震驚音樂界。
  • 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音樂學院小提琴助理教授陳佳慧7月24日在參賽登記時表示,參加這次國際比賽是一個自我挑戰,也希望得到一些比賽經驗,目前感到既緊張又興奮。

    陳佳慧7歲時學習鋼琴,後選修小提琴。13歲時作為小提琴手加入新加坡青年交響樂團,後加入世界青年交響樂團,曾隨團參加全球巡迴演出。17歲時,陳佳慧去英國Guildhall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獲學士學位 ,後在美國克里夫蘭(Cleveland)音樂學院獲得小提琴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曾在美國兩所音樂學院任教,目前擔任俄亥俄州立大學音樂學院助理教授,主教小提琴。

  • 【大紀元8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六日電)「第十二屆國際台北蕭邦鋼琴大賽」今年參賽人數打破歷年紀錄,有三百六十六人報名參加。第一名獎金高達二萬元美金,總獎金共六萬三千元美金;加上國外選手的旅費補助和國外評審費用等,讓活動主辦人藤田梓疾呼,請有心人士踴躍支持挹注。
  • 洛杉磯國際作曲家協會、加州台灣同鄉聯誼會將於10日舉行「2008年台灣音樂家美國之旅」音樂會。除洛杉磯當地台美音樂家、愛之聲合唱團將參與演出外,同時邀請遠從台灣來的作曲家沈錦堂、作曲家林岑陵、鋼琴家黃少亭等人演出。
  • 【大紀元8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十一日電)鋼琴家陳瑞斌今年夏天將在台灣舉辦全省巡迴「鋼琴大師班」及「鋼琴師資研習班」,經常在世界各地巡演的陳瑞斌表示,最近剛結束在紐西蘭奧克蘭國際鋼琴藝術節的演出及大師班活動,心中所掛念的仍是台灣音樂教育的傳承。
  • 2008年8月8日晚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著名鋼琴家郎朗和只有5歲的北京小女孩李木子共奏鋼琴,營造星光浪漫。但是近日有網友爆出二人並沒有真正的彈鋼琴,因為鋼琴蓋都沒打開。

    2008年8月8日晚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 郎朗和5歲的北京小女孩李木子共奏鋼琴,但是很快不少細心的網友發現其中的貓膩,紛紛指責開幕式假的東西太多。

  • 由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主辦的第17屆胡桃山音樂營,自8月1日起熱烈進行中。35位青年音樂家,除接受大師們一對一的個別指導,及室內課程等外,也參與了數場重要音樂會,博物館參訪、戲劇演出等相關藝文活動。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