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隔著太平洋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寂靜的假日午後,電話鈴聲震天價響,是來自負笈在美十個月,十四歲外甥的問候。溫文儒雅的態度,再加上謙恭有禮的言詞,聊著聊著,不經意間,察覺到自己眼眶微微濕潤,那是感動、欣慰的淚水,喜聞樂見孩子進步、成熟了許多,雖然隔著煙波浩渺的太平洋,但是整個空間場被慈悲、祥和的能量所籠罩。終於有些明白妹妹、妹婿夫妻倆,為何總是能夠氣定神閒的看待孩子遠赴異國這件事,是「修煉」讓彼此解脫了情感的束縛,各憑因緣踏上了美好、殊勝的旅程……。

一向純真坦率的孩子,熱忱懇切的探問同學舊友的情形。自己深深被他的言語所感動,那是一份發自內心的誠摰關懷,帶著熱情又不失理性,顯得那麼寬厚、無私,在與他同齡的孩子身上未曾見過。講講這位同窗、說說那個朋友,不論是大人眼中定義的好孩子或者壞孩子,都毫無差別的侃侃而談,成了同世代心聲的最佳代言人,小小年紀的他,對同儕諒解與開放的程度,令人驚嘆不已。再者,又徵詢請託能否代轉修煉的寶書,送給曾多次討論過這個議題的女孩,答案當然是應允照辦。一顆真善忍的種籽,在太平洋的這端生根發芽,在彼岸開花、茁壯,然後又聯結回到原點,這是一件多麼奇特、絕妙的事情啊!

接著,殷勤細膩的垂詢家人親戚的近況。很訝異他對日前重症緊急就醫,幸運及時挽回生命的爺爺,所表現的關心卻不操心的豁達沉穩。孩子正向開朗的說道:「等阿公出院回家,一定要打電話與他聊天、逗他高興。」還提及就讀國二的堂弟功課不佳,是否能給予幫忙協助?談起差六歲的妹妹,他有點愧疚的表示:「從前無知、不懂事,常常沒有好臉色,真的很對不起。」外公與外婆的規律作息,他也記得清清楚楚,小心翼翼的囑咐道:「別吵醒他們,讓老人家好好的休息。」如此善良、體貼的孩子,是在修煉的法理中造就的,想到這裏,如何能不盛讚法的威德呢?

李洪志先生在《精進要旨.溶於法中》論述:「人就像一個容器,裝進去甚麼就是甚麼。」又說:「一個人接受著人類千百年來善良的傳統思想,信仰正統的人的行為與規範,裝進去的都是好東西,那麼這個人的行為是怎麼樣呢?無論此人表不表現出來都是一個真正的好人。」當前舉目所見,給孩子最好的,幾乎是世人汲汲營營的共同追求。那麼,教導孩子做一個真誠、善良與堅忍的好人,使他能夠在這真假難辨、善惡不明、和好勇鬥狠的混亂年代,得以不憂不懼的生活學習、安身立命,不就是最珍貴的禮物嗎?

「姨,妳那一班國一的學弟妹們表現得如何?」是我們最後的話題。收線之前,他語重心長的叮嚀:「少責罰,多傾聽,別忘了要用法理來教導他們。」放下電話,發現眼裡又濕透了,千里之外,隔著太平洋,我們做了一場空中的對談與交流,自己真的是感觸良多、獲益匪淺。謝謝你,小伙子!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從有關「鬼月」、「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這些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
  • 秋是代表成熟,對於春天之明媚嬌豔,夏日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慨,不單以蔥翠爭榮了。這是我所謂秋的意味。……
  • 大人們的貪婪、愚昧、鬥爭、敵意把我們的時代還原到了石器時代──迷信、無知、野蠻、粗暴、非理性,那麼這些孩子還能期待什麼呢?
  • 大千世界,每一個人的人生中場落點都不一樣,有人在飛黃騰達時、有人在窮愁潦倒後;有人在大起大落時、有人在大悲大喜後。
  • 焦急等待著蛻變與飛揚的青春生命,必然夾雜著美麗與哀愁,有緣的參與者或旁觀者,只須靜靜的傾聽,默默的陪伴和適時的扶持,而身處這個現場中所有的人,都是學習者。
  • (shown)對照於一旁的嘈雜與喧囂,這裡自有一份不被干預、擾亂的純淨與寧靜,而這一番感受,不假外求,乃是源於內心的自在與閒適。
  • 既然生命的試煉是不可避免的、內心的拔河也是一定會有的,那麼,就讓我們努力、認真的做足準備,然後好整以暇的呈獻於關鍵時刻──能夠堅持守住一念,在生命的拔河場上連連的合格過關!
  • 原來世間的情意,是無須透過動聽的語言,或者華麗的文字來傳遞的;只要一個關懷的眼神,或者一個體貼的動作,就足以展露無遺。
  • 這顆明珠長久以來被煩惱的塵勞關鎖,正如眾生被濁世貪嗔癡慢疑的假象迷惑。有朝一日,煩惱的塵勞全都消失了,明珠的光芒就會閃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