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今天說好話了嗎?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朋友博學多聞、口才一流,是個聊天的好手。那日,與他閒談,話題從讀書心得、生活感想,不經意間,轉到了評論時事、臧否人物上頭。聽他講得頭頭是道,好不暢快,待我發言之後,朋友訝異的表示:「很意外!妳也會用這種俚俗不雅的語言?」這個疑問有如一記當頭棒喝,猛然驚醒迷中人!

是呀,大家都在用的語言,不見得都是純正的語言,怎麼可以如此不假思索,任意脫口而出呢?固然,社會像個大染缸,久處其中,積非成是,習焉不察,但是,疏於以真善忍的衡量標準,來要求自己的一絲一念、一言一行,是難辭其咎的。

語言,做為一種溝通的工具,不只是傳達訊息的功能而已,它代表了一個人的情緒、見識、品味、修為、思想和價值觀。語言是有表情的,從它節奏、韻律輕重緩急的進行,可以讓人感覺到喜怒哀樂的轉換。語言的內容,正是視野與品味的呈現,有人專愛下里巴人,有人獨賞陽春白雪。語言的表達也展露出一個人的思想與修為,佛印與蘇軾、佛與糞的故事,是最清晰、淺顯的例證,其間高下,立見真章。一個人的價值觀,也可以透過語言而窺得全貌,《老子.第六三章》曰:「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語言,像水一般,承載著雙方的訊息,航向彼此的心靈,小則成莫逆、成仇敵,大則足以興邦、足以喪邦,豈能不謹慎為之?《聖經》裏提到:「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放在銀盤子裡。」古人也諄諄告誡:「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出六月寒。」《世說新語》書中謝安更指出:「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推此知之。」佛經有所謂:「善護口業」,就是提醒大家做到「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此外,所有的修煉法門,都對「修口」非常的重視。那麼,如何能夠輕蔑妄言,不說好話呢?

好話,不是「好聽」的話,而是要說源於純正善良、出自真誠無私並且適當合宜的話。好話必須是純正善良的,不避俚俗普通,但切忌粗鄙不雅,一定要真誠無私,但如何適當合宜,更是一門學問,要得其人、得其時、得其地,否則寧可不說,正所謂:「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言多必失」之理。

感謝朋友直率善意的提醒,讓我有機會觀照自己的偏頗與不足,能夠及時修正和改進。最後,以下面這段話與大家共勉──

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抱怨帶來記恨,寬容乃是智者;
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了解;
少說拒絕的話,多說關懷的話,拒絕形成對立,關懷獲得友誼;
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命令祇是接受,商量才是領導;
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批評產生阻力,鼓勵發揮力量。

每天臨睡前,不妨問問自己:今天說好話了嗎?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風和日麗的初夏週末,偕友人帶孩子們去欣賞「大紀元2008國際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巡迴展。因為早已在網路上看過相關報導,確知這必然是一趟豐富之行,所以一派輕鬆的就去了。沒想到收穫的不只是豐富,還有深刻、感動與希望。

  • 老友去國多年,因故返台,小聚之後,陪她去購物。沒想到餐桌上疲累不堪、病懨懨的嬌嬌女,到了賣場中竟然精神煥發、生龍活虎一般,瞬間變成女強人。這邊比較、那兒殺價,作風明快、意志堅決,不一會兒,頗有斬獲。旁觀的我,不禁會心一笑,果真是她,儘管早已過不惑之年,卻一點兒都沒變。在年少歲月中,我們曾為價格與價值孰重孰輕論辯不已,看來目前彼此仍各執己見,難達共識。只是如今能相知相容,不再爭得面紅耳赤,這也算是一種成長吧!
  • 新的年度,換了辦公室,整理調度之際,意外發現長廊盡頭偏僻處一盆光禿、頹敗的馬拉巴利,樹皮被剝落、主幹也遭折斷,可能是那些調皮好動的孩子發洩旺盛精力的結果,唉,真是令人痛心!不忍將它棄置,稍做修剪、撒點肥料、澆些水、偶爾為它加油打氣一番,接下來就只有看造化了……
  • 午餐時間,辦公室裡有同事在談論翻拷熱門影片傳看的事。起初是默默的進行,公開後,立即引起側目,紛紛有人爭相要求加拷。角落旁觀的我,突然驚覺:貪念正迅速在這個時空中運作、蔓延,理性、道德已淹沒在這一股洪流中……
  • 當心思轉換,情境便有了變化,頓時胸口陰霾盡去,感到輕鬆自在...
  • 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是:相對於大人,孩子比較能夠認錯。那是因為...
  • 休息時間,辦公室裏有人在討論如何享受權利、規避義務的話題。起初,是二、三個小眾在參與,後來更多人加入幫忙出主意,七嘴八舌的,喧鬧不已。角落埋首書堆的我,隨著對話內容的愈趨熱烈,心中的詫異也逐次升高,不禁忿忿不平的尋思:享受權利、善盡義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什麼「我不想」、「我不要」可以做為推諉的藉口,而且還有這麼多人認同這種不合理的行為?
  • 最近,新換了拖地用品,操作起來特別得心應手,角落、牆邊、桌柱和椅腳,幾乎是無往不利、通行無阻,與過去到處碰壁、滯礙難行的情況大相逕庭。仔細研究一番,終於找出關鍵:是拖把的圓形設計和360度迴轉所產生的效果。原來,圓與所有的角度相融、不會產生扞格,又能全方位旋轉,因此得以進入每一個空間。小小的工具呈現了圓融的智慧,而圓融帶來了圓滿。

  • 週二上午,一陣忙碌的工作之後,終於可以暫停,喝杯茶、喘口氣。接下來的空檔,可以趁外出辦事,安步當車,順便舒緩一下這急促的節奏。上路後,初夏的薰風微微,輕拂過身上,感到非常清爽舒適。刻意放慢腳步、調整呼吸,當快板轉換成慢板,很神奇的──時間拉長了、空間也擴大了。從無到有、由淡變濃,這是「慢」醞釀出來的滋味。原來,在快速與繁忙的奔波中,竟然錯失了許多豐盈而靜好的時光。
  • 肇因於疏失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已經在日前通過協議、達成和解。近兩個月的折衝與商談,事情終於落幕,但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卻值得再三反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