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藝術
│
文學
│
連載
│
教育
│
人物
│
生活
│
美食
│
旅遊
│
保健
│
移民
│
職場
│
投稿
新聞
│
評論
│
社區
│
科技
│
網聞
│
體育
│
娛樂
│
突破封鎖
│
關於我們
首頁
> 副刊
> 文化網
> 藝海漫遊
> 表演藝術
意男高音獻唱「希望的音樂」 網上千萬人看
正當中共肺炎(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之際,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博切利(Andrea Bocelli)在復活節(4月12日)當天進行獨唱表演,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傳遞愛、療癒與希望的訊息。
表演藝術
超級英雄也耍猴
神韻主要演員黃景洲給人的第一印象一般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年輕紳士,但如果你有機會認識他,就會發現他俏皮好玩的一面。黃景洲扮演西遊記的美猴王孫悟空已經四個季度了,今天他透露了一個小秘密——神韻舞台上使用過的道具當中,他最喜歡的是美猴王的如意金箍棒。
西遊記
孫悟空
金箍棒
神韻演員黃景洲
金猴
monkey king
2020年10月23日 8:47 PM
神韻的創作和演出是以傳統文化為基礎
在古代中國,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敬天信神、遵行道德仁義、相信因果報應、知曉禮儀廉恥,是整個社會的共識。然而,自共產黨掌握政權後,通過暴力破壞、批判、輿論誤導,不斷毀壞著五千年傳承未斷的傳統精神文明及物質遺產。時至今日,復興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存續的關鍵,也是中國人刻不容緩、義不容辭的使命。然而,誰又能承擔起這歷史賦予的使命呢?
神韻藝術團
傳統文化
道德經
尋道求法
2020年04月13日 3:05 AM
古今記載裡的「另外時空」(二)
天上的一盤棋,相當於人間的一個世紀。神仙的一生,相當於人間無數次滄海桑田的變換。「爛柯」、「滄海桑田」、「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這些深入人心的傳說,成為含義深奧的詞彙與俗語,帶著不可抹滅的對美好天界的嚮往,銘刻在中國人的心底。
神韻藝術團
另外空間
量子力學
天上方一日
中國圍棋
2020年04月07日 3:23 AM
古今記載裡的「另外時空」(一)
現實中的人能夠進入畫中嗎?有人將這出舞劇歸類於奇幻故事而付之一笑,不與深究。其實,現代物理學發現,我們看到的所有物體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而原子是由原子核與圍繞原子核的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則是由更小的粒子——誇克組成。量子力學是一門致力於研究微觀粒子的性質和運動方式的學科。然而,20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的費曼卻說:「我可以說幾乎沒有人能瞭解量子力學。」
神韻藝術團
另外時空
量子力學
釋迦牟尼
文殊菩薩
2020年04月02日 4:51 PM
漫談中國舞:元代之《十六天魔舞》
元順帝時期製作了讚美佛的樂舞《十六天魔舞》,舞蹈主要講的是十六位天魔以菩薩的容貌出現,迷惑世人,後來被佛陀降伏的故事。
中國舞
漫談中國舞
茹之
十六天魔舞
2019年12月21日 7:56 PM
漫談中國舞:民間舞蹈之「鼓」舞
顧名思義,「鼓」舞的舞蹈動作應當是圍繞著「鼓」展開的。而作為打擊樂器的「鼓」起源很早。傳說遠古時有伊耆氏用土製的鼓,鼓槌是用草紮成的。又傳說夏后氏有一種鼓是有足的。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鼓」字、「鞀」字,此外還有一面木腔蟒皮鼓,表明遠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經有此樂器。
漫談中國舞
茹之
2019年12月14日 7:58 PM
漫談中國舞:天竺樂
古代的天竺指的就是今天的印度,唐時將從那裡傳來的樂舞稱為《天竺樂》。《天竺樂》舞大概在公元350年左右傳入中原。
中國舞
漫談中國舞
茹之
木木
2019年12月07日 7:58 PM
漫談中國舞:唐朝崇仙舞蹈《雲韶樂》舞
唐朝文宗時,下詔讓太常卿馮定製作《雲韶法曲》。《新唐書·禮樂志》亦記載,這個舞蹈由三百人表演,有宮廷宴席時才表演。唐《樂府雜錄》記載,「樂分堂上、堂下。登歌四人,在堂下坐」,除了表演的三百人外,還有五個穿著繡花的衣服的舞童,各自手執著金蓮花在前面導引,意即「執金蓮花如仙家行道者」。
中國舞
漫談中國舞
茹之
2019年11月30日 8:10 PM
漫談中國舞:《蘭陵王入陣曲》
《蘭陵王入陣曲》是唐代假面舞蹈,根據唐代崔令欽的《教坊記》記載,起源於北齊,盛行於唐代,又稱《代面》、《大面》。此舞是表現北齊蘭陵王高長恭作戰的勇猛英姿,為帶有簡單情節的男子獨舞。
漫談中國舞
蘭陵王入陣曲
2019年11月23日 6:00 PM
漫談中國舞:唐朝的《歎百年》隊舞
唐懿宗時期,曾令宮中伶人李可及創作了《歎百年》隊舞,或稱《歎百年隊》。該舞蹈是為了悼念懿宗與郭淑妃的愛女同昌公主不幸早夭而作,反映了一種人生無常的思想。
中國舞
漫談中國舞
茹之
歎百年
木木
2019年11月16日 7:42 PM
漫談中國舞:風格雅妙的《屈柘枝》舞
在唐代流行的《柘枝舞》基礎上,又出現了被後世稱為《蓮花舞》的舞蹈《屈柘枝》。唐代《樂府雜錄》曰:「健舞曲有《柘枝》,軟舞曲有《屈柘》。」《樂苑》曰:「羽調有《柘枝曲》,商調有《屈柘枝》。此舞因曲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鈴,抃轉有聲。其來也,於二蓮花中藏花坼而後見,對舞相占,實舞中雅妙者也。」
中國舞
漫談中國舞
茹之
屈柘枝
2019年11月09日 8:11 PM
漫談中國舞:唐代風格健朗的《柘枝舞》
柘枝舞的伴奏樂器是鼓。正是在歡快的鼓聲中,柘枝舞的表演者出場、起舞、謝幕,因此舞蹈節奏鮮明歡快,風格健朗。
漫談中國舞
茹之
柘枝舞
2019年11月02日 7:44 PM
漫談中國舞:唐代之《慶善樂》
太宗故地重遊,感慨萬千,在隨後宴請大臣的酒席上,賦詩10首,抒發了 「況茲承眷德,懷舊感深衷」的懷舊之感和「垂衣天下治,端拱車書同」的喜悅。後由隨行的起居朗呂才製成樂曲,稱為「功成慶善樂」,所用音樂為西涼樂,並編制了舞蹈,故又稱「九功舞」。
九功舞
慶善樂
漫談中國舞
茹之
2019年10月26日 7:26 PM
漫談中國舞:唐朝《五方獅子舞》
唐朝著名的舞蹈《五方獅子舞》緣於《佛說太子瑞應經》中的典故。在該經書中記載:「佛初生時,有五百獅子從雪山來,侍列門側。」
中國舞
五方獅子舞
木木
漫談中國舞
茹之
2019年10月19日 7:23 PM
漫談中國舞:抑揚蹈厲的《秦王破陣樂》舞
貞觀元年(626年),唐太宗宴請群臣,席間演奏了秦王破陣之曲,這就是《秦王破陣樂》。它是在李世民尚為秦王、征伐四方時,將士們為讚頌秦王的輝煌武功,在舊曲《破陣樂》的基礎上創作的。
漫談中國舞
茹之
秦王破陣樂
2019年10月13日 6:02 PM
組圖:韓國傳統四物打擊樂 體驗大自然韻律
四物打擊樂主要由小鑼、銅鑼、長鼓及圓鼓等四種樂器所組成,四種樂器分別代表了自然界的四大元素「雷」、「風」、「雨」、「雲」,鼓是雲神,長鼓是雨神,大鑼是風神,小鑼是雷神。
四物打擊樂
農樂
韓國傳統文化
2019年10月09日 12:45 PM
漫談中國舞:唐朝字舞《聖壽樂》
唐高宗武後時期,製作了陣容龐大的字舞:《聖壽樂》。根據《舊唐書·音樂志》的描述,參與這個舞蹈的人數共一百四十人,她們頭戴金銅冠,穿著五色畫衣,用舞的行列擺成不同的字。每變一次隊形擺出一個字,總共變化了十六次,擺了十六個字,即「聖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萬年,寶祚彌昌」。
中國舞
漫談中國舞
聖壽樂
茹之
2019年10月05日 7:44 AM
漫談中國舞:唐代《上元》舞
公元674年,唐高宗改年號為「上元」。也就在這一年,高宗作了《上元樂》,並配上舞蹈。在這個舞蹈中,舞蹈者一百八十人,她們身穿五色的畫有雲水圖案的衣服,以象徵元氣,所以被稱作《上元》舞。《新唐書》記載:「其樂有上元、二儀、三才、四時、五行、六律、七政、八風、九宮、十洲、得一、慶雲之曲,大祠享皆用之。」據說這個舞蹈含有道家色彩。
上元舞
中國古典舞
中國舞
漫談中國舞
茹之
2019年09月28日 8:15 PM
漫談中國舞:唐朝之「胡騰舞」
如果說「胡旋舞」更多的是由女性表演的話,那麼唐代時另外一個從西域傳來的舞蹈「胡騰舞」就完全是男性舞蹈了,它體現了男子豪放、粗獷的性格。段安節的《樂府雜錄》把「胡騰舞」列為唐代舞蹈中的健舞一類。
中國舞
漫談中國舞
胡騰舞
茹之
2019年09月21日 8:35 PM
漫談中國舞:唐代的《春鶯囀》
《春鶯囀》是唐代著名的舞蹈之一。「囀」的意思是美妙的歌聲。根據唐代《教坊記》記載,高宗「嘗晨坐,聞鶯聲,命歌工白明達寫之為《春鶯囀》,後亦為舞曲。」白明達是當時龜茲(今新疆庫車)很有名的音樂家,因此所作樂曲有龜茲風格。詩人元稹《法曲》一詩中所描寫的證實了該曲為胡曲,即少數民族的曲調。
漫談中國舞
春鶯囀
茹之
2019年09月07日 8:23 PM
一個名伶的生命承擔與文化自覺
唐美雲戲演得好不說,出身戲曲家庭,她對於自己的生命角色有深深的承擔,更有深深的自覺。她成立戲班,培養後進,年年推出新戲,作可能的探索卻永遠不忘戲曲的立基,她將全副心力何只花在表演上,更直顯一個演員在生命承擔與文化重振上的可能角色。
林谷芳
人生的身段
圓神出版公司
書摘
唐美雲
2019年08月29日 12:15 PM
漫談中國舞:唐代之《龍池樂》舞
《舊唐書·音樂志》記載:《龍池樂》是唐玄宗所作。在他還未做皇帝之時,住在隆慶坊。宅子南部突然有泉水湧出,變成了一個大水池,可以在裡面泛舟。會望氣看相的人深以為異,認為有「天子之氣」。後來玄宗登基做了皇帝,就將舊宅改為興慶宮,而池水更多了,瀰漫數里,該池被稱為「龍池」。為此,玄宗作了《龍池樂》,以記此事。
中國舞
漫談中國舞
龍池樂
2019年08月25日 8:00 PM
漫談中國舞:唐朝《胡旋舞》
《舊唐書》記載:「康國樂,工人皂絲布頭巾,緋絲布袍,錦領。舞二人,緋襖,錦領袖,綠綾渾襠褲,赤皮靴,白褲帑。舞急轉如風,俗謂之胡旋。」
中國舞
漫談中國舞
胡旋舞
茹之
2019年08月17日 8:41 PM
漫談中國舞:唐代的《綠腰》舞
唐代《樂府雜錄》記載:「《綠腰》,軟舞曲也。」其本名是《錄要》或《六麼》。據說在德宗貞元年間,有樂工獻上新編樂曲,德宗甚為喜愛,但覺的曲調過長,便下令將其中精華部分萃取出來,即「錄出要者,因以為名」,而不知為何變為《綠腰》或《六麼》,大概為別名。
中國舞
綠腰舞
茹之
漫談中國舞
六么
2019年08月10日 8:22 AM
漫談中國舞:唐朝崇仙舞蹈《八卦舞》
唐代大部分皇帝或信道,或信佛,因此也製作了一些崇道尚仙類的舞蹈。德宗貞元年間(785-804),就製作了《八卦舞》。從舞蹈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舞蹈與道家有著密切的關聯。
中國舞
唐朝
舞蹈
漫談中國舞
2019年07月27日 8:52 PM
漫談中國舞:漢代持兵器舞
大漢帝國不僅盛行輕盈飄逸的長袖折腰舞,還盛行持兵器舞和持樂器舞。通常持兵器舞中所持兵器有劍、刀、棍、斧、盾牌。
中國舞
兵器舞
茹之
漫談中國舞
2019年07月20日 8:56 PM
漫談中國舞:漢代意境高遠的「盤鼓舞」
漢代有一種踏在盤與鼓上表演的舞蹈,時稱「盤鼓舞」,又稱「盤舞」、「七盤舞」,多在宴享時助興。表演者多為男性,通常頭戴冠帽,身穿長袖舞衣,腳穿特製舞鞋。舞時將盤和鼓排列在地,表演者在盤與鼓上縱橫騰踏、屈身折體、翻撲倒立,表演各種舞姿,同時在盤和鼓上踏出富有節奏的聲響。也有女性表演者。表演有獨舞、雙人舞和群舞。
中國舞
盤鼓舞
茹之
漫談中國舞
2019年07月13日 5:01 PM
這些西域舞蹈為何風靡大唐長安?
小時候印象最深也最喜愛的就是新疆姑娘急速旋轉、彩裙和小辮子一起飛揚的舞蹈。據說這種舞蹈與唐朝時的「胡旋舞」有著密切的關係。史書記載,大唐時期,東西方的交流通過「絲綢之路」更加頻繁,一些來自西域的少數民族和歐洲人在湧入中國內陸的同時,也帶來了自身的藝術,比如舞蹈。比較著名的有來自里海薩爾馬提的阿連舞、來自拜占庭的拂林舞、來自石國的柘枝舞和胡騰舞、來自康居的胡旋舞等,而當時長安最流行的胡舞就是奔騰歡快的胡旋舞和胡騰舞。
絲綢之路
胡旋舞
胡騰舞
2019年03月14日 9:09 PM
京味話劇《天命》再現滿清「全堂八角鼓」
京味話劇《天命》將於年初在北京上演。在這個舞台上,八角鼓等古樂器將唱主角,在「說學逗唱吹打拉彈」中,呈現老北京民國年間有關藝術的故事。
天命
八角鼓
話劇
程寶慶
2019年01月01日 9:50 A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890 條記錄
1
超級英雄也耍猴
圖
12/5/15
2
台灣的「唸歌」
圖
12/5/15
神韻的創作和演出是以傳統文化為基礎
圖
古今記載裡的「另外時空」(二)
圖
古今記載裡的「另外時空」(一)
圖
漫談中國舞:《蘭陵王入陣曲》
漫談中國舞:抑揚蹈厲的《秦王破陣樂》舞
圖
漫談中國舞:唐朝《胡旋舞》
圖
故土遭禁70年 俄音樂大師聖歌絕響紐約上演
聖誕傳統夢幻芭蕾舞劇《胡桃夾子》
歌舞大曲秦王破陣樂 展示盛世唐朝
圖
為影視錄製音效的藝術家 用聲音變魔術
美術長廊
雕塑大觀
中國繪畫
書法篆刻
藝術收藏與投資
西洋繪畫
水彩天地
當代畫家
真善忍美展
賀卡與年曆
美工設計
中西雅樂
民族音樂
中國樂器
佩璇話箏曲
中國古代音樂
西方古典音樂
音樂家小傳
樂器巡禮
鋼琴教室
歌劇樂劇
新歌藝苑
世界民謠
樂曲賞析
音樂史
現代音樂家
表演藝術
新唐人晚會
中國戲曲
說唱藝術
京劇欣賞
戲劇大觀
中國古代舞蹈
其他舞蹈
劇場音樂廳匯觀
藝術生活
西方建築與景觀
園林
生活工藝
攝影欣賞
人文紀元攝影賽
伊羅遜攝影
戴兵攝影
國際藝術節
文化創意產業
藝壇博覽
藝術小百科
藝聞
藝海漫遊
美術專論與專訪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