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德育”教育真缺德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13日讯】 一位教数学的朋友对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现状,给了一个5+2=0的数学描绘,尽管简洁形象,但细想起来还是不够准确。如果公式里的“5”是代表学校,“2”是代表社会,那么现实中的“5”与“2”就绝不可能象数学题中的5与2那么壁垒分明了。

学校并不是一块“世外桃园”,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不仅在学生身上有“幼稚”的表现,而且更会在教职工和教育部门的官员们身上有“成熟”的反映。

几年前,我的刚上初中的小子突然有一天回来哭了,再三追问,方知孩子是受了委屈:学校组织考试,坐在他前面的一位同学偷抄别人试卷,在一个幼小纯洁的心灵里,作弊是一件很可耻的事,于是就在老师最后公布全班分数时,我那傻不楞登的小子,便公开“揭发”有人作弊,谁知,他的“英雄壮举”,不仅没有受到老师的表扬,反被老师当场严加制止,课后又把他叫到一边,狠狠批评了一顿。孩子好不纳闷,百思不得其解,回来只好用眼泪洗去委屈!面对孩子的委屈,我们做父母的能怎样给孩子说呢?

同学们的分数是关系到班级在学校年级中的排位的,而排位的前后又是直接和老师的年终考核、升级评优、奖金利益挂钩的呀!这样内在的逻辑关系,这样复杂的利益联动,这样微妙的背后小动作,能对孩子讲吗?孩子又能听懂吗?我们做家长的是该鼓励孩子去做他认为是对的事,还是不该鼓励?相信这样的“两难”,如今的家长们,大概很少不会碰到的。

其实,“悖论”是大量存在于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方面,学校几乎每天都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求学生讲这爱那,可另一方面,教育者自己却又在用“身教”对课上会上的“言教”给予自打耳光式的否定。

还是随手捡几个小例子吧:某市一重点中学,准备申报什么国家级重点,但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远未达到“国家级”指标,怎么办?为了应付考查团检查,学校自有高招—到新华书店借书充数!等考查团一走,便又如数“完璧归赵”,而从借到还,这中间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在学校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去完成的!我不知道同学们对这等看在眼里做在手里的事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与刚才在课上听到的“教育”联系起来?如果联系起来,他们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前一阵儿教育界对学生的“减负”呼声挺大,各学校也纷纷行动,当然主管部门也免不了要检查检查。有一小学 “负”未减,却可照样荣登“减负”先进榜!怎么着?人家竟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本领,把检查团来校要问什么,怎么问,打探得一清二楚,然后由学校统一做好“标准答案”,比如,作业多不多?答:不多。在家多长时间完成?答:我们在学校就做完了。等等,诸如此类,让学生一一倒背如流,有了这样的标准答案,当然不会有出错的地方了,加上“口径一致”就更让人确信,这是“事实”无疑了。

不要以为这样的“身教”只有中小学才有,告诉你,连幼儿园也不能例外!某幼儿园想上等级,但各班幼儿数超标,而此项“不合格”便有可能招致“一票否决”,为了确保“验收合格”,幼儿园便决定让一部分孩子“放假”回家,当老师在班上宣布这一决定时,一双双童稚、纯洁而迷茫的小眼睛瞪得老大,他们怎么也弄不清,老师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非一视同仁的决定?

甚至还有的学校把这种“障眼法”用来对付老外参观团的,我就听说有所幼儿园,为了给外国佬尽情展现祖国的花朵个个幸福美丽,竟然在外国参观团来校参观的那一日,让长得不够“标准”的所谓丑学生放假在家!这种为了“做秀”而无端剥夺孩子平等权利的行为,将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大概是不言而喻的吧。

以上所举小例,只是冰山一角。我不想否定这多年来咱们中国的学校在德育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但如果我们的道德还能认为“实话实说”也是其基本要求的话,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目前学校在道德教育中几乎是普遍存在的“身教”与“言教”相悖的难堪局面!而处在“悖论”中的道德教育,除了培养出分裂的人格外,还能收获什么呢?

BBS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不服从的权利 (5/27/2001)    
  • 中国教育部提出探索中小学德育工作新途径 (1/18/2001)    
  • 大陆中小学将要求学生政治思想挂帅 (1/17/2001)    
  • 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明年将有大动作 (11/13/2000)
  • 相关新闻
    大陆中小学将要求学生政治思想挂帅
    中国教育部提出探索中小学德育工作新途径
    不服从的权利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