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宋代的奇石奇诗

严谨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一、两个皇帝,天壤之别

唐次为人正直,他无辜不幸的被贬到偏远的蛮夷所在之地,内心孤苦抑郁。于是收集自古以来忠臣贤士遭到流放,有的甚至招致杀身,而君王并没有醒悟的事例,写成了三篇文章.叫做《辨谤略》。唐次把《辨谤略》上奏给唐德宗,希望德宗看后,能够醒悟。但是,德宗看了以后,大怒,对群臣说:“唐次影射我像古代的昏君!”不予理会。

后来,唐宪宗在阅读前代书卷时,发现了唐次所奏的三篇文章,深为赞许。宪宗对学士沈傅师说:“唐次所奏的《辨谤略》,做人君的,应该时时翻看,以检查自己未做到的地方。我想,唐次并没有把这类的事例收集齐全。”

宪宗便命沈傅师广泛收集此类事例.编成了十卷书,叫做《元和辨谤略》。这部书的序言说:“圣德的人,如果能预先辨别是非,怎么会招致诽谤呢?”

唐宪宗可谓贤德的明君啊!

二、 宋代的奇石奇诗

宋代建延三年,鼎州有一巨石,被大水冲得顺水而下,然后搁浅到岸边。石上有字,像是一首诗:

无为深隐,
天知人情;
无为冥窈,
神见人形;
心言意语,
鬼闻人声。
犯禁满盈,
地收人魂。

这首诗的大意是讲:
上苍无为,其道深隐,
天已察知,浊世况情;
无论黑暗,如何幽冥,
神目如电,已见人形;
心里想的,嘴上讲的,
神鬼皆知,了了分明。
只等邪徒,恶贯满盈,
就会绝灭,一切恶人!

笔者写到这里,不禁毛骨悚然!宋代的这首诗,好像就是针对中共恶党下达的判决书一样。中共治下的当今浊世:狗官如狼,奸淫杀劫;贪财害命,黄赌毒黑;万恶不赦,坏事做绝。到了这个地步,天灭中共,己是非灭不可的时候了。

(以上均据郑瑄《昨非庵日纂》)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晋明帝司马绍自小就很聪明。他只有几岁时,一次长安使者来京城谒见他父亲,父亲问他:“你说长安和太阳哪个离我们远?”司马绍说:“太阳远,只听人说使者从长安来,没有听说谁从日边来的。”他父亲很惊奇。第二天,他父亲大宴群臣,又拿这个问题问司马绍,司马绍说:“太阳近。”他父亲吃惊的说:“为什么你昨天说的和这不一样呢?”司马绍说:“抬眼可以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所以说太阳离我们近。”他父亲对他很惊异。
  • 道光三年夏天,潘芝轩的家乡发了一场大水,淹没了许多村庄,饥民乞食载道,许多人饿死在路边,朝廷的灾粮又遥遥无期,潘芝轩便首先自已开仓把家里积屯的粮米赈施给百姓。
  • 孟尝君姓田名文,是战国时齐国人,出生那天是五月初五,当时人认为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不吉利,男孩会害父亲,女孩会害母亲,他父亲田婴是齐国宰相,对他母亲说:“扔了他,不要养他!”他母亲舍不得,偷偷的将田文养大。
  • 王彦超是北宋初年人,年轻时到寺院去出家,僧人说:“你是富贵之人,怎么能屈居此地呢?”没有能够如愿。
  • “盗亦有道”的说法,古已有之。那么,再深入一步的探讨:什么是“盗之道”呢?清代的大学问家纪晓岚,在一篇文章中,记叙、回答了这个问题。
  • 宋朝时,河南的刘温叟多次担任要职,但是清贫自守,是当时人的道德楷模。
  • 宋太祖开宝三年,供备库使李守信到秦陇间买木头,贪污了许多钱,后来被他部下告发,李守信害怕的自杀了。太祖命苏晓来审理这件案子。
  • 张平是宋朝人,他在秦王府任职时,因为勤恳能干而遭人嫉恨。几个官史诬告他偷拿王府中的钱物,秦王报告到开封府尹。虽然经过审问没有查到证据,但是秦王还是把他打发走了。张平也不丧气,说:“虽然现在我命运不济,但以后未必没有福分。”
  • 清代后期,有个叫彭三的人,他因为幼年丧父,所以母亲对他有些宠爱的过头了,成了溺爱。结果,彭三便养成了好吃懒做,横行霸道的性格,经常在外惹事生非,乡邻对他的印象都极坏。
  • 人们把用钱买官,叫做“铜臭”。东汉时的崔烈,曾名重一时;汉灵帝时,他花钱五百万,买官当上了司徒,结果是很快名誉扫地。崔烈问儿子崔钧说:“外面的人,对我议论纷纷,他们在讲我什么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