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密档】张伯驹的悲惨人生(2)

原题:从张伯驹的一生看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和掠夺
辛明
font print 人气: 207
【字号】    
   标签: tags:

二、倾家献国
1.忘我奉献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打败中国国民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社会名流,张伯驹得到了许多头衔: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副社长、北京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副主任理事、北京棋艺研究社理事兼总干事、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古琴研究会理事、文化部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公私合营银行联合会董事、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总部财务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委员、联络委员会委员等等。张伯驹一生淡泊名利,不愿做官。当年,西北军将领宋哲元雄居华北,辖区内有好几个市长空缺,请张伯驹挑一个市长当。张伯驹听后,掩耳即走[3]。现在这些头衔都算不上“官”,与“玩主”的身份相得益彰,所以张伯驹自认当之无愧。

1953年大年初一,毛泽东派秘书田家英给张家送来火腿、糕点、白酒等四色礼品,张伯驹感激万分。“君赠我以木瓜,我还君以琼瑶。”张伯驹把自己珍藏的唐代李白手书《上阳台帖》回赠给毛泽东。毛泽东称:“连城之宝,不敢归诸己手”,将它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又自掏一万元并让中办写感谢信交张伯驹,使张伯驹对毛的人品感佩得五体投地。1957年初夏,陈毅请张伯驹到家里下棋,张伯驹感激陈毅的知遇之恩,带上清初名家范西屏的对局棋谱,双手奉上作为礼物送给陈毅。陈毅答曰:“无功不受禄,这样的珍宝我受之有愧。这本棋谱可放在我这几天,待抄录完毕,一定完璧归赵。”张伯驹再次大为感慨:共产党的干部果真朗如日月、清如明镜啊!

张伯驹从旧社会过来,国民党政府的贪官污吏他见得多了。是凡与他打交道,谁又不想雁过拔毛?对“旧社会”的贪污腐化的不满,促使他对“新中国”充满了盲目的热爱。他心甘情愿地想为“新生的共和国”作出贡献。由于他长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所以家庭经济状况入不敷出、坐吃山空。父亲张镇芳留给他的万贯家财早已变成了古帖古画古董,所谓的京畿巨富早已祇是一个空名。于是,他为“新中国”作贡献的唯一方式就是把他卖房子、卖股票、卖首饰换来的稀世珍宝捐献给国家。

早在1952年,共产党为了“抗美援朝”进行全民动员大搞捐献之际,张伯驹就把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伯虎的《三美图》和几幅清代山水画轴献给了国家。1955年底,国家发行公债,开展购买爱国公债的全民动员,张伯驹又把晋陆机的《平复帖》、唐杜牧的《张好好诗》、宋范仲淹的《道服赞》、蔡襄的《自书诗册》、黄庭坚的《草书卷》、宋吴琚的《杂书诗帖》、元赵子昂的《草章千子文》等等无偿地捐献给国家。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换来的祇是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的一张褒奖状。

同时,他还不辞辛苦地为“新中国”做他喜好的工作。作为北京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副主任理事,根据康生“尊重遗产”的指示,他推出了《甯武关》、《祥梅寺》等传统京剧,并且热心张罗传统京剧《马思远》的演出。他倾家荡产地给中国共产党党国作贡献,鞠躬尽瘁地为中国共产党党国工作。他干得很欢。

2.沦为右派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个“干部果真朗如日月、清如明镜”的共产党,在1957年居然把他打成了“右派分子”!他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共产党。他至死都没有弄明白,他怎么会是“右派分子”!

中共党国现在的出版物[3]把此事归罪到“反革命野心家”康生。据说,康生有次到张伯驹家探访,看中了蔡襄的《自书诗册》,一心想据为己有。张伯驹慷慨大度,名声在外,康生以为祇要稍加“启发”,张伯驹就会把它送给他。没想到他反复“启发”,张伯驹都启而不发。张伯驹心里早已形成概念,以为共产党的干部都像毛泽东、陈毅(给他制造的印象)那样朗如日月、清如明镜,不会像国民党的某些官僚那样索贿受贿。康生含恨空手而去,从此对张伯驹怀恨在心。反右斗争一开始,他就向北京市文化口和北京市民盟打招呼,要注意张伯驹的动向。由于张伯驹自建国以来的表现无可挑剔,康生祇好在张伯驹挖掘传统剧目上做文章。哪怕是他本人作出过“尊重遗产”的指示,他仍然指责张伯驹搞传统剧目是想复辟。他气势汹汹地说:“这张伯驹是何许人也?是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亲戚,是北洋走狗张镇芳的儿子。他与国民党的许多官僚称兄道弟,是个不稼不樯、不劳而获的吸血鬼……张伯驹为什么不去研究革命戏剧的创作,而要让那些封建糟粕起死回生?他这是想复辟,想恢复剥削阶级失去的天堂。这样的人,不是右派,难道还是左派?”

就这样,张伯驹当上了右派。对于这种传说,我们不妨姑且听之,但不可完全信之。共产党总是把它所犯的错误推给已经打倒的前领导人。至于它极力维护的人物,则永远是无懈可击的圣人。毛泽东大权独揽、用一个又一个的政治运动来祸国殃民,其卑鄙和残忍绝对不亚于康生。陈毅任上海市市长时,把因丧失家产而跳楼自杀的资本家叫“降落伞部队”,也同样表现出了他的残忍。我们应该认为:张伯驹被打成“右派”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富家子弟在本质上的怀疑和猜嫉。无论你如何倾家荡产地帮助它,无论你如何死心塌地为它工作,它总会认为你是伪装积极,它总是觉得你在梦想复辟。即使没有康生,即使在1957年不被打成右派,张伯驹也逃不过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3.贬职吉林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张伯驹就谨小慎微地度日。他响应共产党关于旧知识分子要努力改造思想的号召,反复告诫自己,要注意改造思想,莫耍公子脾气。在莫名其妙地当上右派分子以后,他更加谨言慎行,连自己为什么被定为右派都没有打听过。1960年,陈毅通过吉林省省委书记于毅夫把张伯驹调到吉林省博物馆任第一副馆长(无馆长)。虽然不知何罪之有,张伯驹仍以“待罪之身”开始在吉林省加倍努力地工作。

吉林省地处关外,文化底子相对薄弱,省博物馆的藏品无法与国内重点单位比拟。张伯驹再次慷慨解囊,又无偿地捐献了几十件自己的珍贵收藏,包括元代仇远的《自书诗》卷、颜辉的《煮茶图》卷、宋代赵伯啸的《白云仙乔图》卷、元代赵子昂的《篆书千字文》卷、明代薛素素《墨兰图》轴、唐人写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明代董其昌的字对、唐人楷书册等等。吉林省委宣传部长宋振庭对吉林博物馆的藏画中尚无宋人真迹甚为抱憾。张伯驹闻言又捐献了宋代杨婕妤的《百花图》。当初,他离开北京时,邓拓请他把《百花图》留给北京人民作礼物,他舍不得。现在,连这件最后的宝物,他也和盘托出了!

张伯驹的勤奋工作和倾囊捐献,祇让他过了几年平静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张伯驹夫妇就成了当然的“牛鬼蛇神”。对于自己的挨批挨斗,他倒能忍辱负重。但是,当听到陈毅也成了走资派之后,他却忍无可忍了。一怒之下,他填了一首《金缕曲》,把江青比成陷害忠良的吕后。这样的“反动诗词”当然逃不过革命造反派的“火眼金睛”。他们在抄家的时候把它抄了出来。于是,张伯驹就成了污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伟大旗手江青同志的现行反革命”,被抓入大牢。由于实在查不出什么问题,在关押八个月后,被发配到舒兰县农村去劳动改造。大卡车把他们夫妻扔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一溜烟地开跑了。他们去找生产队长上户口。没想到队长大人不同意在当地无亲无故的这对老人落户。在朔九隆冬、北风呼啸的严寒里,张伯驹夫妇在一间废弃的茅棚中相对无眠地熬了一夜。第二天,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牙一咬、心一横,自作主张地返回了北京。就这样,在北京住了大半辈子的张伯驹,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变成了北京的黑户,在没有粮油副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票证的状况下艰难度日。

4.又为上宾

1972年1月6日,陈毅逝世,张伯驹送了一副挽联,被安放在灵堂的角落。毛泽东在追悼会上看到张伯驹手书的挽联,突然想起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舍弃了荣华富贵和锦衣玉食,将稀世珍宝无偿地奉献给国家,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的公子哥儿。他把周恩来叫到身边,叫周“过问一下、尽快解决”。于是,几天以后,章士钊就派专人把中央文史馆馆员的聘书送上门来,当地派出所所长和户籍警也上门来为张伯驹夫妇办好了户口。

张伯驹夫妇再次被“礼为上宾”。在毛泽东去见马克思、“四人帮”倒台之后,张伯驹更成了大忙人,诗词学会、书法学会、画院、京剧院、昆曲社、文物学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对于他在中共党国遭受的劫难,他居然不计前嫌、泰然处之。他说:“想想陈帅,人家是开国元勋,尚能忍辱含垢。我等之人,有些不顺心事,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但是,张伯驹对共产党如此宽宏大量,共产党却并没有给他相应的回报。1982年2月,张伯驹得了感冒,妻子潘素把他送进后库的北大医院,住在八人一间的病房。潘素向院方请求换到单人病房或者双人病房。院方说:“张伯驹不够级别,不能换。”两天以后,同房的一个病人死了。张伯驹的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潘素再次请求换病房,回答还是张伯驹不够级别。再过两天,又死了一个同室病友。张伯驹的感冒也转成了肺炎,最后于26日去世。

张伯驹死后,有打抱不平者在北大医院门口高声叫骂:‘你们医院知道张伯驹是谁吗?他是国宝!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高干病房?呸,我告诉你们——他一个人捐献给国家的东西,足够买下你们这座医院!把那些住高干病房的人都扒拉一遍,看看哪个的贡献能赶上张伯驹!’”[4]

“旧社会”藐视权贵、游戏人生、不惧豪强、厌恶官场的“京城玩主”怎么会变成“新社会”畏首畏尾、诚惶诚恐、无怨无尤、感恩戴德的芸芸众生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热爱中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人深思。

它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改造、思想束缚、思想阉割、思想奴役使中国人民失去了自己贯有的思想作风和行为方式。对此,许多作者(包括笔者本人[5])都进行过深入地剖析。但是现有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它还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高压统治和愚民政策下,中国人民——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男女老少——都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权利,都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奴隶。储安平先生在1947年说得好,“我们现在争取自由,在国民党统治下,这个‘自由’还是一个‘多’‘少’的问题,假如共产党执政了,这个‘自由’就变成了一个‘有’‘无’的问题了。”也就是说,所谓的“旧社会”实际上比所谓的“新社会”要好得多。大家都知道:“多少”与“有无”的差别不是量的差别,而是质的差别。

那么,具体落实到张伯驹本人,作为一个“玩世不恭”的人,他怎么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自动放弃自己的终身藏品和人身权利呢?这与中国共产党的虚伪和奸诈有关,与张伯驹本人的盲从和轻信也有关。

1.在张伯驹心目中,中国共产党个别法令的正确性掩盖了中国共产党整体上的无法无天。1950年4月13日,中国共产党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中国共产党政府在随后很多年里仅有的唯一法律),规定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由于没有子嗣,张伯驹听从父母之命,娶过三房妻室,最后才与潘素自由恋爱成婚。当时,长房已经过世,他还有二夫人邓氏、三夫人王氏以及四夫人潘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他必须与邓夫人和王夫人离婚。对此,以“祇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为信条的张伯驹感到十分愧疚。他对朋友说:“她们自从嫁给我,便把命运赋予我,把心也交给了我。然而,她们没能得到女人应该享受的权利,因为我真的不喜欢她们。她们的一生也就给打发了,想起来,真是内心有愧。”在邓夫人和王夫人离家那天,他把自己关在书斋里,无颜面对她们[3]。他一定在想:如果早有“新中国”的婚姻法,明文规定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实行一夫一妻制,他就不会辜负她们终身。他对自己公子哥儿三妻四妾的荒唐生活,一定懊悔不已。他也许就此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听党的话,认真改造自己。至于在随后很多年里,除了形同虚设的宪法之外,中国共产党再没有颁布过任何法律(不管是刑法,还是民法),张伯驹没有去想,大多数中国人也没有去想。

2.在张伯驹心目中,中国共产党个别领导人在个别事件上的诚信(*编按:史鉴有不同的看法)掩盖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利益集团的欺诈。张伯驹仅仅根据一两件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就把毛泽东和陈毅当作圣人,就以为“共产党的干部果真朗如日月、清如明镜”,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他甚至以中共党内的残酷斗争现实来宽慰自己。他由“陈帅……是开国元勋,尚能忍辱含垢”就推出“我等之人,有些不顺心事,何足道哉”,从而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基本人身权利。这是一种消极遁世、自我麻醉的想法。“陈帅……忍辱含垢”是陈帅的事。“我等之人”作为独立自主的人——不管是多么平凡,也应当坚持自己的权利。我们不能以陈帅在非正常情况下不能保护他的个人权利为由,就放弃自己的权利。

对腐朽的“旧社会”的不满,使张伯驹对“新社会”盲目地信任和向往,使张伯驹不惜逐步把自己倾家荡产而积蓄的宝贵藏品全部捐献给了国家,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原谅了国家(对于中共党国,政府即国家)对他的亏欠。这是张伯驹的悲剧,也是许多尚未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

*编按:
实际上,一丝一毫都无私奉献给国家的张伯驹,受到了以卖国换取自身利益的卖国贼毛泽东的假象欺骗。一些百姓怀念毛泽东,以为那时的基层官员比较廉洁奉公。不过历史学者不这样认为。《争鸣》杂志曾发表文章《毛泽东乃腐败源头》分析,现在中国的腐败只不过是毛泽东时代罕有特权和腐败从核心开始扩散,深深浸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层次。中共对毛泽东的宣传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有的甚至完全相反。毛是中国帝王式独裁者,他尽情挥霍,却要全中国人民都在极端艰苦中过日子。
相关文章参见 (点文字连结阅读):

告你一个真实的毛泽东-奢华糜烂
揭秘毛泽东难以想像的奢靡生活
破解毛共军事神话-毛泽东是厚黑学大师
铁流轰乌有之乡:毛泽东是汉奸卖国贼
【九评之一】评共产党是什么
【九评之二】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起家的


张伯驹先生与袁克文、张学良、溥侗并称为“民国四公子”。(网路图片)

本文注释及参考文献

[3]张庆国、潘千叶:《京城玩主张伯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张伯驹夫妇与我父母交往之叠影》,《黄花岗》网站网络版,2004年。关于《游春图》的来历,章诒和的说法与张庆国、潘千叶的说法大同小异。章说,张伯驹对她说过:“买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把公学胡同的一所宅院(据说是李莲英旧居)卖给辅仁(大学),再用美元换成二百二十两黄金,又让潘素变卖一件首饰,凑成二百四十两,从玉池山秀老板那里弄来的。”

[5]辛明:《自宫、胁迫自宫和宫刑——中国共产党是阉割中国人民思想的封建邪教组织》,《议报》第90期。@

──转自《黄花岗杂志》第十一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长期生活在中国的比利时神父雷震远回忆抗战时期的中国写下《内在的敌人》这本书。美国前任总统胡佛推荐:雷震远神父用他个人的经验和观察,写出这篇悲惨动人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揭露出共产主义在行动上及赤裸裸的恐怖的真相。我愿向那些希望切实明了弥漫在全世界上的这个魔鬼势力的全国人士们,推荐这本书。魏德迈将军推荐词:这本书写得最动人,是我看到关于写中国的书籍中最有启迪性的一本。
  • 来自比利时的天主教神父雷镇远,就在中国对日抗战的漫天烽火中,坚持留在中国,留在信徒与中国的百姓中。整整八年的岁月,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同步,他的回忆录以当时底层百姓的眼光,忠实地纪录了那个时代真实的中国。
  • 张仰文县长的信差黑夜里到来,我晓得他在深夜时分送信给我一定是有些重大事件发生。信差的面部没有什么表情。但我却极感不安,赶快撕开书信,在朦胧的光线下阅读下去。 …安国县,一个五万人的县城在没有警察、没有任何行政当局下是多么地危险,尤其是日本军队离得这么近,还有大批生人夹杂在难民群里继续涌来。
  • 一个月间,我致力于各项县政工作。到了十月二十一日,全县四百多村都完全组织起未,成为几个大联庄,从事自卫;县城里的警察也装备妥当;全县各地的政府分设机构也都告成立。当我们刚完成各种组织后,中国共产党军队便开到了。虽然我们想着他们会来,但我们毫无怀疑地都晓得他们的到达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怎样的悲剧。共产党的占领,比中国人所尝受到的日本人的屠杀和掠劫还更为残酷可怕,不过人民还没有机会来领略它的滋味。有些人很快地便看出共产党的真面目,他们晓得已经堕入陷阱,但已经无法拔脱了。
  • 中国共产党的残忍是荒淫而阴险的,他们以保护人民利益为借口,实际则是残暴不仁。共产党的罪恶千百倍于日本人,这几年间我都饱尝到了。
  • 游击队在四乡出没无常。盗匪也乘机公然活跃,借着打仗的机会招募党徒。共产党扩展军队的对象有三部分人士──游击队,盗匪和真正的爱国份子。共产军逐日地图强庞大起来,技术也愈形进步。吕正操刚到安国时,手下只率领一千多人,一年后扩展到十万。他利用人民的爱国情绪和抗日的号召,扩展起一支庞大的势力。他永远不称自己为共产军。他自称为“人民军”。
  • 当共产党刚刚到达并在努力争取人民的好印象时,他们经常在强调抗日救国的决心。他们要求人民缴纳超过正税的摊费,作为“战费”以“协助政府”。共产党用很简单的方法控制住每个人的行动,并详细地调查好当地的人口。许多有钱的人们想讨好共产当局,当他们捐出金钱时便等于决定了命运;若干守法的农民也常在重大牺牲下捐出款项。共产党只在静候时机成熟便下毒手。…逮捕-缴来福枪-逮捕,在重复实行这种步骤下,共产党达到了他们的最后目的;他们搜集到民间所有的武器和金钱──他们可以随时把人们杀死。
  • 【大纪元2011年08月19日讯】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中华民国五十九年(公元1970年)十一月十二 一、我们中华文化,就是一种由内发扬到外的道德文化。 二、我们中华文化,以合外内之道,致时措之宜的文化,而亦为世界创造了精神文明的价值标准。 三、大陆奸匪毛贼的罪恶兽性,乃是和我们三民主义中华文化内圣外王的道统,绝不相容的。 四、中华文化是无人可以毁灭的,我们文化复兴运动,就是要“提醒天下之人心”、“从打击中恢复起来”。 五、人人要做反共倒毛的革命先锋,人人要做文化复兴的前导。一齐来巩固德性,发挥潜能,以实现三民主义新中国的理想。
  • (shown)许多产业在参加故宫文创研习后,深感故宫博物院是一个艺术创作的大宝库,典藏的文物都蕴含无限的创意活水…
  • 孙大维先生目前旅居美国,1973、1974两年服务于宪兵队,被挑选为“铁卫队”做为总统府正门侍卫。他表示:“能够待在蒋公(早期台湾人对蒋介石的尊称)身边是一种荣耀。”谈到两位蒋前总统,孙先生有很多感触,尤其因为经常接触到经国先生,对他更是充满景仰。他说,经国先生真的是为国为民非常的辛苦。孙大维认为台湾的民主就是他们给中国人留下来最好的礼物。因为西方人和中国人毕竟不同种族,而台湾与中国同文同种,既然在这片土地上,民主能生根发芽,那对岸又岂会没有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