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奉橘

作者:方静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朋友知书达礼、慷慨周到,逢年过节常常不吝分享与祝福。而橙黄、圆润的“年柑”富鸿运当头、大吉大利之意,是他这几年必送之礼。因此,施者细腻用心、受者敬谢笑纳,新鲜、丰美的果子,总令人兴致勃勃、皆大欢喜!

今年,不例外的,朋友又以此物相赠。每当接获这个礼品时,似乎能感受到千百年前王羲之与友人恬淡却深沉的往返之情:“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而这一回的品质更属上乘,每一颗都硕大饱满、香甜多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很容易发霉腐坏,不耐久藏…….

元宵节过后,和朋友提及“奉橘”一事,他表示已推敲出一些端倪,原因可能是出在于他求好心切,反倒弄巧成拙。以往,他只是电话谈妥寄送事宜,便全权委托果农处理;此番,亲赴果园拣选,并央请留下蒂和叶,以增添美观。而问题就是从这里开始──运送过程中因颠簸、挤压,枝梗戳伤果皮,导致霉菌有机可乘、趁隙而入……

我私下揣度:这位凡事力求完美、讲究极致的朋友,必定会深为这个瑕疵而懊恼、扼腕。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却云淡风轻、开朗豁达,寥寥数语之后,随即转移话题,未再罣碍。看来,朋友已练就“役物,而不役于物”之功;而且,也深谙“内省而外物轻矣”之理,常常反躬自省,修养心性,身外之物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至此,想到一桩禅门公案:僧人师兄弟一起赶路,遇河水暴涨,有一位年轻女子难以过河,师兄抱起女子涉水,靠岸后,二话不说的放下女子继续赶路。走了十数里,师弟仍耿耿于怀,忍不住开口:“你是出家人,不能近女色,怎么能抱女子过河呢?”师兄回答道:“我将女子抱过河就放下了,是你抱着她走了十数里路呢!”

简单易懂却很有意思的故事,有如一记当头棒喝,惊醒迷中人。我试着将朋友与自己置入其中,顿时之间恍然大悟:原来,朋友是那位智慧通达、随顺因缘的师兄;而我不折不扣的正是那位愚痴迂腐、固执拘泥的师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见贤思齐,在圆颅方趾之中,许许多多识与不识者,都在积极努力的为自己的生命扉页书写精彩、划下惊叹号,那么,我们又怎能萎靡懈怠、裹足不前呢?
  • (shown)中年之后,才逐渐体悟──“祭典仪式”是一种祝福,一种回转的祝福,是给予所有参与者的祝福.....
  • (shown)懂得活在当下,尽情享受;既不伤感过去,也不担心未来。我终于有些明白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追回青春”,而也都正在全力以赴,所以能够无所挂碍的乐在其中……
  • 有风的话,幡一定会动,该掌握的是“心不动”......
  • 从老板经营的理念与态度中可以感受得到,老板是一位生意人,也是一位哲学家!
  • 这一位隐逸于山林的中年男子,不只是煮茶人,更是哲学家。他在僻静一隅,仰视于天、俯察于地,滚滚红尘、兴衰荣辱尽收眼底,难怪他用“熬”的真功夫淬炼出来的茶饮,喝起来与众不同、余韵无穷!
  • 不过,傻子好像比较容意感受到傥来的欢喜,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桧木桶……
  • 此情此景,他能处之泰然、安之若素,何尝不是别具非凡的智慧呢?!
  • 这两位母亲相拥而泣,认为这是上天安排的神迹,提醒人们无私地帮助他人,总会有一天得到回报。
  • 或许,生生世世见识过了太多富贵荣华,也见识过了天才们星光熠熠,横空一世。财富与天赋是上天赐给,或有或无,对你来说如同虚空。最值得庆贺的,却是人一生都能保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你真正的天赋使命是返回本性家园。而你全身心等待着的,可以用来实践的方式——修炼法轮大法,很快即将出现在你面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