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陈陶

作者:梅松鹤

《性命圭旨》飞升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63
【字号】    
   标签: tags: , ,

陈陶(约812年─约885年)字嵩伯,晚唐著名诗人。其诗“无一点尘气。于晚唐诸人中,最得平淡”[1],《陇西行》为其传世名篇:“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2]大中时,游学长安,后隐居南昌西山。有诗集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全唐诗》存录其诗二卷[3]。

陈陶是鄱阳剑浦人,年青时壮志满怀,有着建功立业、为“帝王师”的远大抱负。“莫道羔裘无壮节,古来成事尽书生”[4],他认定自己是个能“成事”的“书生”,准备着干一番事业。并且他自视甚高,凡事不干则已,要干就得干出个样子来:“在山不为桂,徒辱君高岗。在水不为莲,徒占君深塘。”[5]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偏偏几次进士考试都落了榜。他有些沉不着气了,写下了他那首表白心迹、兼发牢骚的有名诗篇:“一顾成周力有余,白云闲钓五溪鱼。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4](若大中原不是没有麒麟和凤凰那样的天生灵物。像姜子牙那种依傍白云、直钩钓鱼、一出山就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的能人也是有的。只不过皇上的朝廷没有细细地搜求罢了。)他在这首诗里毫不客气地把自己比为姜子牙,抱怨皇上网罗人才时所用的网是网眼太“疏”,把他给漏掉了。类似的牢骚他还不只发一次:“近来世上无徐庶,谁向桑麻识卧龙。”[6]他在这里自比诸葛亮,抱怨当今世上没有人像三国时的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那样,把自己推荐给皇上。他还直接了当地说:“乾坤见了文章懒,龙虎成来印绶疏”[6],认为自己有龙虎奇才,有一揽乾坤的气魄,但适合自己的官位又太少了。在最急于建功立业的时候,他甚至以警醒的口气对自己做官的朋友说道:“最好是在开明的时候把在野的能人推荐上去,不然只能等他愤愤而死之后,大家才来表示哀悼和惋惜,就像千古以来对待屈原那样”(“好向明时荐遗逸,莫教千古吊灵均”[20][21])。

颐和园长廊彩绘中的徐庶荐诸葛故事。(公有领域)
颐和园长廊彩绘中的徐庶荐诸葛故事。(公有领域)

牢骚发了没人理,推荐看来也没起作用,还得寻找一条心理上自我宽解的途径。他于是渐渐地明白了一个理:这个世界太小了,他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他觉得自己像一条巨鲸,当今世界这个小小的“江湖”里的水,还不够他摇摆一下自己的尾巴(“江湖水清浅,不足掉鲸尾”[6]);他也并非不想以蛟龙的身份出现,但是苦于没有足够大的江河可以容纳他(“不是懒为龙,此非延平水”[7])。他这样想可能就气顺了,并且还进一步认识到,真正的圣贤是进退、卷舒都纯任自然的,就像凤凰和麒麟这样的灵物知道何时该飞、驰,何时又该栖息、蛰伏一样(“麟凤识翔蛰,圣贤明卷舒”[7])。想通了,他便不再去强求仕途的上进,而是“高居不求进达”,做起隐士来了。不但“恣游名山”,而且还“自称‘三教布衣’”。[1]

然而,他的归隐并不是看破红尘、全心入道的那种归隐,而只是儒家“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8]那种等待时机的暂时归隐。他只是像自己心目中的大隐士姜子牙和诸葛亮那样:修道以增长能力,避世以等待时机。随时准备着,一旦机会来临,便要入世登台,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自古隐沦客,无非王者师”[9],他认为自古以来归隐者都是为了干大事、做“王者师”,辅佐一代帝王完成开基创业的雄图的。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就是要像姜子牙当初皤溪垂钓那样,避世江湖,消磨时日,以静候文王式的人物的到来(“兹焉乃皤溪,豹变应须时”[9])。

有了这样的动机,心中难免经常有所挂念:有时盼着这沉闷的时局否极泰来,天降灵气,自己便能以“大贤”身份脱颖而出(“否极生大贤,九元降灵气”[10]);有时又想像自己大展文才武略,干出非凡奇伟的业绩,使得世人大为惊服(“三朝倚天剑,十万浮云骑。可使河曲清,群公信儿戏”[10]);有时则又为自己无功无名而感到惭愧,自觉无颜见家乡父老(“平生烟霞志,读书觅封侯。四海尚白身,岂无故乡羞”[11])。

图为明 戴进《渭滨垂钓图》(局部),描绘周文王前去拜访隐居垂钓于渭水之滨的姜子牙。(公有领域)

在这种有求而隐的心态中到底过了多久,我们很难确知。但我们确知的是,陈陶后来并没有像他自己想像的那样“一旦露头惊天地”,成为姜子牙或者诸葛亮式的人物,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相反,随着他隐居时日的增长,他逐渐从儒家之隐变为了真心入道的道家之隐。

毫无疑问,使他能够安心而又真心地隐居下去的原因之一,便是皇上始终没有派人来请他出山去做“王者师”。但除了这个外在的原因,我们还能从他留下的诗中找到一些足以使他改变初衷、逐渐真心入道的有力事实。

首先是归隐中一些特殊而具体的修道体验。中岳有个姓仇的道人,教了他服食松英的秘法。服了一千日后,周身香气四溢,步履轻健、足下生风,能够辟谷不食,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地仙”的标准[12]。陈陶的祖上大概也曾经有过好道或者修炼的人,留下了一些炼丹修道的书籍,因此他说“吾祖曾传宝鼎书”。而且随着他两鬓逐渐斑白,他也巴望着早日炼出灵丹来[13]。而他的经历中最能促使他坚心入道的事,可能要数他亲眼看见修道人白日飞升的情景。他在《洛城见贺自真飞升》一诗中记叙了曾在嵩山下亲眼看到道人贺自真白日飞升的情景[14]。白日飞升的事迹在历史上有过不少记载,其真实性是毫无问题的。但谁看到了,也不是偶然的。一般不相信修炼的常人很难看到这种事情。让一个人看到别人白日飞升,多半是破格地启示他入道或者坚定自己的道心。唐代名诗人张志和白日飞升时,他的好友颜真卿一家都亲眼看到了[15]。后来,作为四朝元老的名臣颜真卿也修炼有成、尸解成仙[16]。

有了这些经历和体验,思想上自然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消磨世上名利心,澹若岩间一流水”[17],这样的话在过去对陈陶说来是不可思议的。对于修炼人来说,常读经书、道书就是最有效的“消磨”常人心的办法。陈陶也说到自己“长读消魔经”来提高自己的心性[18]。随着修炼层次的提高,反映到诗歌里的境界也提高了,这从他的许多诗中都可以看得出来[19],以至于《北梦琐言》称“陈陶歌诗,似负神仙之术”[20]。

然而,山居时间长了,渐渐地便产生了经济上的困难。据陈陶自己的诗和他人的记载来看,他自己似乎并不耕田种地,因此不能从土地中收益分文,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另寻财源。陈陶虽然可长期辟谷,但妻子和儿子好像还得吃饭。再说,陈陶还要炼丹呀什么的,那东西也费钱。为了解决财源问题,陈陶在山上种了许多柑橙。到了橙子成熟时,他便召呼一些山里的儿童帮他把柑橙拿下山去卖。据当时著名诗僧贯休的诗中所言,陈陶这样一连卖了几年柑橙后,居然顺利地解决了经济来源的问题,巩固了生活上自足的形势(贯休:“高步前山前,高歌北山北。数载卖柑橙,山资近又足。”[20])。另外,西山上出产各种药材,大约有好几十种。陈陶不但自己一家人都挖药吃,还把一部分药物拿到城里去卖,这样也能获得一部分收入[21][22]。一个曾经“颇负壮怀,志远心旷”[1]的高士,能在如此艰难境况下坚持修炼的道路,的确也是难能可贵的了。

宋 赵令穰《橙黄橘绿》。(公有领域)

当时在豫章做尚书的严宇,对陈陶的人品和操行十分仰慕,曾经专门准备了斋饭带到山中去款待他。他们谈得很投机,一谈就是一整天。后来有一次严宇想试一下陈陶是否真的不近女色,便要派一个名叫莲花的小妓去山中服侍陈陶。陈陶当时只是笑而不答。莲花到了山中,陈陶却对她不理不睬,绝无亲近之意。莲花无奈,只好写了一首诗给陈陶,表示她想要回去的意愿:“莲花为号玉为腮,珍重尚书送妾来。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人们都叫我莲花儿,我长着玉石般光洁的脸蛋儿。尚书大人因为十分看重你,才把我送到这里来侍候你。哪知道处士有真修的志气,男女的欢爱惹不起你的兴趣。好像巫山神女下阳台,结果我却是白下来。)此诗用到了楚王在巫山与神女梦中欢爱的著名典故,既隐喻了自己为神女,又顺便恭维了陈陶。若是遇上一个当时很时髦的风流才子,就凭这首诗,还不当场把魂儿勾了去?

但陈陶此时道心已坚,丝毫不为其所动,并写了一首诗作答:“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近来我作诗的兴致已经清淡得像水一样。人也老了,风流情事对我就如浮云一样的淡薄。况且我已经修到了就要登堂入室、白日飞升的地步了,对于卓文君那样的多情,我真是愧不敢当啊。)陈陶诗中也用了一个有名的典故:大才子司马相如在姓卓的富翁家作客,其女卓文君刚刚死了丈夫。司马相如便弹琴唱歌,以歌词挑逗和勾引,卓文君当晚便卷起包袱与司马相如私奔而去。卓文君是个才女,但私奔毕竟为时人所不耻,形同苟合。陈陶此典真是用得恰到好处,其意是褒是贬,那就要看读者的道德观念而定了。陈陶以诗言志后,便让小妓莲花下山回去了。尚书严宇看了陈陶的诗,对其高尚的节操越是赞美不已。[1][20][21]

关于陈陶修炼的细节及其行迹,后人有一些零星的记载,从中也能约略管窥其真修及得道的梗概。

西山盛产药材,其中有一些是“灵药”。陈陶与妻子每天都要弄一些来吃,而且也给儿子吃。当儿子问到哪一种更好时,陈陶回答说,“味虽不同,皆可于口”(味道虽然不一样,但都是很好吃的)[21]。值得一提的是,陈陶的妻子也是一个有知识、有见识的人,当时的著名诗僧贯休也称赞她的学习精神(《书西山陈陶处士隐居》:有叟傲尧日,发白肌肤红。妻子亦读书,种兰清溪东。…[20])。

陈陶恪守各种戒行,每天晚上穿着“鹤氅”(仙鹤羽毛做的道服),在巨石上焚香,在钟磬声中“步虚”(一种特殊的颂唱道经的方法),礼拜星辰和明月,睡觉的时间很少。他所居住的茅屋上空一直有风雷滚滚的声音。后来有一天,他忽然不见了,只有他炼丹的“鼎、灶、杵、臼”等用具还放在原来的地方。又据记载,说他“学神仙咽气有得,出入无间”(即通过“食气”修炼而能突破三维空间的障碍)。[1]

刘政认为世间的荣华富贵都不能长久,还不如修道,得长生之法。图为明 文伯仁《丹台春晓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图为明 文伯仁《丹台春晓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在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年—976年),有打柴的“樵者”还在“深谷”中看到过陈陶,说他健康“无恙”[1]。又有人在开宝中(公元972年左右)见到过一个老头子和一个老太太在市场上卖药。卖了钱就到酒店买些腌菜喝酒,喝起酒来“旁若无人”。喝醉了就一边跳舞一边唱歌,唱的是:“篮采禾,篮采禾,尘事纷纷事更多。争如卖药沽酒饮,归去深涯拍手歌。”知道的人说,这就是陈陶夫妇[21]。算起来,开宝中时陈陶已是160岁左右了。若还健康无病,而且能深山采药,再远途拿到城里去卖,这本身就是修道有成的实证。按照以上零星记载来看,陈陶夫妇成道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唯一令人不解的是,其歌中“篮采禾”显然是“蓝采和”的讹音,那他和八仙中的蓝采和又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参考文献:
[1]《唐才子传》,[元]辛文房撰,卷八;
[2]《陇西行四首》,《全唐诗》卷746_54;《唐诗别裁》卷第二十,[清]沈德潜选注;
[3]《全唐诗》,卷745-746;
[4]《闲居杂兴五首》,《全唐诗》卷746_51;
[5]《草木言》,《全唐诗》卷745_13;
[6]《句》,《全唐诗》卷746_62;
[7]《续古二十九首》,《全唐诗》卷746_28;
[8]《论语‧泰伯篇》;
[9]《避世翁》,《全唐诗》卷745_20;
[10]《赠江西周大夫》,《全唐诗》卷745_10;
[11]《海昌望月》,《全唐诗》卷745_7;
[12]《悲哉行》,《全唐诗》卷745_3;
[13]《豫章江楼望西山有怀》,《全唐诗》卷746_12;
[14]《洛城见贺自真飞升》,《全唐诗》卷746_22;
[15]【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十二)张志和, 正见网2003年5月16日;
[16]【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十三)颜真卿, 正见网2003年6月15日;
[17]《赠野老》,《全唐诗》卷746_57;
[18]《怀仙吟二首》,《全唐诗》卷745_6;
[19]《飞龙引》《谪仙词》《步虚引》《将进酒》,《全唐诗》卷745_23,24,25,30;
[20]《唐诗纪事》,[宋]计有功撰,第六十卷;
[21]《五代诗话》,[清]郑方坤删补,第三卷;
[22]《全唐诗》,卷745-45。

——转载自正见网

(点阅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香港消息,据香港《明报》星期一报导,国际笔会瑞典分会日前宣布,将本年度"图霍尔斯基奖"颁发给流亡丹麦的中国作家冯骏,以此表彰他利用互联网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作家。冯骏1965年生于上海,198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八十年代中期,因发表长诗《第一个为什么》被上海有关部门视为"精神污染"而受到监控。这是该奖项第三度颁给流亡海外的中国作家。此前获得该奖项的有诗人北岛和徐星。
  • 西湖确是个好地方,宜隐诗人,宜居美人。老枭曾有《西湖四首》颂之:其一曰:山色湖光扑面馨,乾坤秀气独钟灵/诗情画韵浓于酒,洗我灵台十载腥。其三曰:阴晴雨雪一般佳,淡抹浓妆非浪夸/如此湖山如此色,最宜携手说风花。想起苏东坡、白居易们执政杭州时的风采风流,想起古代西湖浓郁的文化氛围,再看看现今被无知无学无德的党官们"建设"得俗不可耐的杭州和荒芜不堪的"文化",不禁感慨万千。绝代风华的杭州已经堕落了,成了只重衣装不重人的恶俗的蠢物。
  • 星期四是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一号恐怖袭击两周年。纽约市除了全城各地教堂鸣钟纪念之外,还在世贸中心遗址举行了一场仪式。这场仪式以死难者的家属,特别是他们的孩子为核心。 纽约市官员指出,今年的纪念仪式以儿童为主,因为他们代表了纽约市生生不息的精神。这场庄严的仪式从头到尾,由两百名家里有亲人在袭击事件中丧生的儿童,朗读将近三千名死者的名字并且演奏音乐。一些家属和官员,朗诵了诗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朗诵了桂冠诗人柯林斯的一首题为《名字》的诗。
  • 美、加、德、法、日、荷兰、马其顿、澳洲、香港等国家地区的外籍诗人与国内诗人罗智成等人,与台北市文化局长廖咸浩在中山堂宣布,“二零零三年台北国际诗歌节”今天起跑。参与活动策划的罗智成强调,今天起到二十六日,中山堂、诚品书店计有三十四场活动开放民众参加。
  •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在他的著作“中国姓氏”一书指出,李姓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人数约九千五百多万,占全国人口数百分之七点九;如果再加上少数民族和海外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一亿,也是全球最大的同姓人群。燕赵都市报报导,袁义达研究指出,中国李姓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单单李姓称帝的政权就有十二个,在历史上亦是人才辈出,例如春秋思想家李耳,战国水利家李冰、秦朝政治家李斯、西汉名将李广、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明朝医学家李时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等不胜枚举。
  • 第十届女性影展今天晚间在台北县政府演艺厅揭幕,女性影像学会理事长陈丽贵以美国女诗人艾蜜莉.狄金荪的诗作见证美丽时刻。行政院文建会主委陈郁秀肯定女性影展十年有成。新闻局长黄辉珍支持女性电影。出席的德国导演贺玛以及韩籍边永妵成为会场焦点。
  • 以文学艺术及生活情调著称的巴黎拉丁区,就是俗称的“左岸”因位于塞纳河左岸而得名,几世纪来是法国文人雅士放怀抒情聚首风流的场所,在这里出了多少统领时代风骚的哲学家、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可是随着现代化的脚步,曾几何时,商业取向已改变了原有的风貌。尽管过去的万种风情已在流光中逐渐褪色,有心的游客还是喜欢在参观罗浮宫博物馆之余,信步过桥到河的对岸,在仍富有浪漫情调的圣米榭或圣日耳曼大道上的咖啡厅啜饮浓郁的咖啡,细听老巴黎数说几世纪来前人留下的风流韵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