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与创业精神

创业,就要以身相殉(3)

何飞鹏

标签:

如果只是开一家公司,做一个生意,那已经有很多人和你做一样的事,你的公司为何会被社会所接受? 你能成功的原因为在? 这是一个创业者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

读书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同一本书,在不同的时间阅读,就会有完全不同的体会,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就好像是完全不一样的两本书一般。

彼得.杜拉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就是这样让我感受深刻的书。二十年前,我需要弄懂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意义都很困难,勉强生吞活剥的把这本“生硬”的管理经典读完;几年前又读了一遍,此时已不用生吞活剥了,可以自己看出一些趣味,也可以感受到这真是一部管理经典。

最近因要谈企业创新而重新翻阅,竟然发觉好多模糊的概念,一下就豁然贯通,并且可以有效运用在企业经营实务。杜拉克这本已经写完二十几年的书,竟好像针对我的困难而写,而大师的身影也在我眼中飘荡。

我最深刻的体会来自创业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的创业风险并不高

杜拉克说:一对夫妇在美国郊区开了一家墨西哥餐馆,他们确实冒了一点风险,他们确实在开创自己的新事业,他们是在“创业”,但不是创业家,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创新”(Innovation)。

这是在第一章的前几页写的,我一定读过不只一次,但我从来没有“读进去”过,也一直没有体会。但这一次就彻底解答了我有关创业与创新的差异。

杜拉克又说: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风险并不高。这又给我一个当头棒喝!因为我一向认为创业的风险极高,成功率可能不到百分之十。但看完杜拉克的说法,我又豁然开朗。

因为杜拉克认为,一般的创业,确实具有高风险,因为大多数人只想做生意,拥有自己的事业,但他们不知怎么做,也没有“创新”,更没有把“资源从生产力较低的地方,转移到生产力较高及产出较多的地方”,这是法国经济学家赛伊(J.B.Say)

在一八○○年对创业家的定义。明显的,如果创业不只是开个小店、组个小公司,做一些完全没有“创新”的事,而能在产品、流程、市场、顾客定位上有突破,那这种破坏市场均衡的创业,成功率当然高很多。与我想像中,只有一厢情愿想拥有自己的小公司,想开个小店的单纯创业,成功率要高出很多。

写到这里,一切都清楚明白。没有创新、没有改变的单纯创业(我心中原来对创业的定义),风险很高。可是面对市场的不足、需求的不满足、产品的不好用、产品价格的过高等等,都可以是创业行动的机会,只有针对这些现象、这些不足,进行创造性的破坏(经济学家熊彼得语),这才是真正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也才是彼得.杜拉克心中真正的创业与创业家。

所有想创业的人,都应该想的是你看到什么样的欲求不满?可以做什么改变?而不只是想做生意、赚点钱!

后记:

. 上市场买菜,一个鱼贩告诉我,他做的都是老顾客的生意,他记住每一个人的习惯、每一个人的出现频率,热心的招呼这些老客人,他的差异化是贴心照顾。

. 做老生意(已有很多对手与替代商品)一定要想出不一样的做法才出手,而不一样的做法,又要真的让消费者有所满足。@

摘 自 《自慢3 以身相殉》 商周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川普接班人:年轻人的创业精神
创业纪要十三条
创业,就要以身相殉(1)
创业,就要以身相殉(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