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教本系列

數來寶的藝術技巧《描寫手法之二》

敘事生動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敘事細膩
高明的數來寶敘事手法,除了對具體事物的介紹和描寫外,還能有一點能夠喚起聽眾聯想,使聽眾感到更親切、更容易捉摸的東西。…也就是說,作者會盡量再從另一個側面向深、細挖掘,例如上文描述察爾汗鹽湖的情景,已經講了遍地舉目都是鹽,再往下細述,便寫出了這些詞︰

「甲︰察爾汗真是個大鹽海,可就是吃鹽沒處買。
乙︰這麼多的鹹鹽他不賣,那裡的人們怎麼做菜?
甲︰要做菜,不費難,這可難不住炊事員,做菜的鹹鹽不用買,你拿著杓子隨便來。醃鹹菜,更便當,不用罈子不用缸。就在地下挖個坑,要醃什麼就往裡扔;不用翻,不用攪,擱上幾天就醃好。」

炒菜、醃鹹菜這都是一般聽眾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通過這些事例的描寫,就使察爾汗鹽湖遍地鹽鹵的情景,在聽眾腦海裡活動起來了。

手法舉例《從軍記》
如我們所知,某些故事性的曲種,如果細節寫不好,會影響到故事的曲折生動,而且人物形象也不會突出、鮮明。這對帶有「故事性結構」的數來寶來說,情形相同。通常數來寶採用這種「故事性結構」所敘的事,必然是一些情節或帶有情節性的事物,要寫好「情節」的部分,就要用細膩描寫的手法。

例如《從軍記》中「喝粥」一段︰
「當官的變著法兒的喝兵血,當兵的肚子餓得發了癟;
一天吃不飽三頓飯,三根腸子閒著兩根半。」

這幾句說明已經很傳神的把當官的貪污、剋扣糧食的情形表達出來了,但如果只到此為止,就不會給聽眾留下更深的印象,因此下面繼續「喝熱粥」的情節︰
「當官的,手頭摳, 光讓士兵來喝粥。」

光讓士兵喝粥,不給乾糧吃,這是一般剋扣士兵最常見的手段。但如果繼續順著「不給乾糧」的方向往下寫,那又太一般化了!因為它並未突破聽眾對事物一般規律的了解。所以下邊的內容有了變化︰
「甲︰小米粥,熱得很,咕嘟咕嘟在鍋裡滾。
 乙︰﹙白﹚熱點好啊!」

乙的這句口白代表了聽眾的心情,一般的生活習慣是喝熱粥比喝涼的好,可是,這些粥並不是一般的熱,而是…
「甲︰舀在碗裡還直冒泡兒,盛飯要戴棉手套兒。
 乙︰﹙白﹚那麼燙啊!
…粥太燙,慢慢喝也行,但是…
 甲︰開飯前連長把話說︰『兄弟們,咱們的米粥熬得多。你們一個班,圍一桌,敞開肚子隨便喝!你們看,滾開的粥冒熱氣兒,咱就喝這個熱乎勁兒!』
 乙︰﹙白﹚那喝得下去嗎?
 甲︰『我哨音一響就開始,再一吹哨就停止。五分鐘,要吃完,不准拉後許提前!』……」

這麼熱的粥,五分鐘就要吃完這頓飯,當官的剋扣士兵的花招已昭然若揭了。為引起更深刻、清楚的情感共鳴,喝熱粥的具體場面便接著描寫,形成更深的形象感︰
「甲︰緊接著哨音吹兩短,弟兄們搶著端飯碗,呵!飯碗直燙手,好像蠍子螫,一個個眼望著熱粥不能喝。
 乙︰﹙白﹚太燙嘛!
 甲︰肚子裡餓得吱吱叫,再也顧不得這一套,吹著氣兒,看著錶,拿著筷子使勁攪,狼吞虎嚥往肚子裡倒,噗!燙得滿嘴淨燎泡。緊接著,時間已到哨音響,馬上集合奔操場。
 乙︰﹙白﹚這就吃完啦?
 甲︰啊,當官的真是有手腕兒,一碗粥,讓你喝一半兒來剩一半兒。」

通過這樣細膩的形象和深刻的表達,在具體描寫上下功夫,才能寫出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數來寶作品。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藝術發展的過程中,相似的藝術互相間總會有所影響和借鑑,尤其是「數來寶」和「快板」這兩個極其相近的曲種,這種情形就更多了。例如,在語言格律中,快板也出現過數來寶所用的「對韻句」的寫法。至於在唱詞節奏、板式唱法、以及節子板伴奏唱詞等方面,兩者間相互借鑑和汲取,就更是常見的事了。
  • 數來寶作為文學藝術中的一種形式,表現內容的主要方法是「敘事說理」,它是個形似「敘事詩」一類的文藝品種。劇作家體會到,數來寶這種曲種,比起那些嚴謹故事結構,還要先突出人物形象的某些曲種,在創作上能夠反映的題材更廣泛,更易於迅速的反應現實。
  • 在全中國幾百個曲種中,除相聲、評書、評話以及其他少數幾個形式外,絕大部分的曲藝需要運用格律化的語言表達其內容,數來寶也不例外。它用節奏、韻味的諧和悅耳,給人好的感受;避免句子格式不規律、韻律不諧和,使人聽著彆扭。傳統數來寶主要是靠「數﹙說﹚」,而且說出來的語言要求格律化,使欣賞者能感覺到藝術的美,以協助觀眾了解作品中的思想內容。
  • 「數來寶」的語言是講求格律的,語言格律化是文學藝術活動中的一種現象,但它首先是人民群眾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本身來源於民間的生活語言。例如不少民謠、童謠、諺語都是有格律的。
  • 為什麼「數來寶」的語言格律向來是以「六、七單尾對韻句」作為代表,而不是以實際上並存的「七字單尾句」作為數來寶所確定的格律形式呢?…這是因為在傳統作藝上,數來寶必須要即興演唱,唱詞雖然基本上已經有某些套子能用,可基本上還要靠演員依情、依理、依景、依題來現編現唱。編詞時不僅要按題出詞,編得對;還要對答如流,編得快。
  • 「數來寶」這一曲種具有強烈的群眾基礎,形式輕便易行,反應現實生活即時迅速,是一般曲種所無法比擬的。它適於歌誦新人新事,也能諷刺、揭露反面的、落後的現象;它既能敘事抒情,又能表演帶有故事性的題材;甚至還兼有新聞報導的某些功能,可以直接進行宣傳活動。總之,它所表現的內容,範圍相當廣闊。
  • 創作「數來寶」的「選材」,就是決定要寫什麼的問題。而在選材之後,將所選的素材組織在一起,通過嚴密的藝術結構去表現內容,則是「選材結構」的問題。
  • 「結構」問題對於數來寶創作尤其重要,就某一篇作品來說,它所要表現的素材往往比那些「表故事、寫人物」的「故事體」曲種還要更多、更龐雜。在多數情況下,所寫到的事件、情節或景象,彼此間只有鬆散的聯繫,甚至連相關事例的時間、場景也難以集中。因此,如果數來寶作品沒有一個好的結構來安排或串聯起這些材料,就會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內容表現的雜亂無章。
  • 一篇數來寶作品大概是由三種要素組成的;一是「主題思想」;二是「題材結構」;三是「語言唱詞」。這三者可以說是數來寶作品的靈魂、軀體和血肉了!

    好的藝術結構,必須要有體現題材結構的貫串線;沒有好的貫串線,主題內容便失去了賴以表現的基礎。因此,「結構」、「貫串線」,就成了寫作數來寶時,需要下大力來解決的課題。

  • 「虛實兼用」和「敘事說理」,它們之間的關係很密切;「虛」能告訴人們道理,「實」則會給人以形象。如果反之我們以「實」的方法去說理,容易形成論理說教,在舞台上難以受到歡迎;而若用「虛」的方法去敘事,則往往把事敘得空洞,光有骨骼沒有血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