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讳莫如深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49
【字号】    
   标签: tags:

春秋时代,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分别是庆父、叔牙、季友。庄公娶齐女哀姜为夫人,哀姜无子,哀姜之妹名叔姜,生子名开。庄公有一宠妾孟任,庄公想立孟任的儿子子般为太子。

后来庄公生重病,向三弟叔牙询问立谁为国君,叔牙主张立二哥庆父。庄公厌恶叔牙想立庆父,无人时又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极力主张立孟任的儿子子般。于是,季友就以庄公名义强逼叔牙饮毒酒而亡。

鲁庄公死后,季友就立子般为君。庆父与哀姜密谋,派人将正服丧尚未继位的子般杀死,季友逃到陈国。庆父立哀姜妹之子开为国君,就是闵公。闵公二年,庆父又派人杀死闵公,想自立为王。此时,季友趁乱带着闵公弟申逃到邾国,并发文告声讨庆父。鲁人想杀庆父,庆父害怕逃到齐地莒国,哀姜逃到邾国。于是,季友拥戴申立为国君,就是鲁僖公。后来,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求赦不成后自杀身亡。齐桓公知道哀姜与庆父勾结危害鲁国,就将哀姜召回处死。

由于庆父为篡位而连弑两君,导致鲁国动荡不安,因此齐国大夫仲孙湫乃有“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之语。意思是说,庆父杀害国君,制造鲁国内乱,如果不除掉他,鲁国灾难就不会停止。后用来比喻罪魁祸首不除,祸乱就不能停息。

这段历史孔子记入《春秋》中,可是对庆父的出逃,却只写了“公子庆父如齐”一句话。孔子只说庆父是到莒国,但实际却是庆父逃往莒国。“如”字是到、往之意,“奔”字是逃的意思,为什么孔子用“如”字而不用“奔”字呢?

据《穀梁传》对这段历史的记载,认为孔子用沉痛的心情看待鲁国这段历史悲剧,并视为重大的丑闻,是必须要避讳的事情。后来,“讳莫如深”就被引申为成语,比喻事情重大,提起来令人痛心,故严密隐瞒而不为外人所知。

--摘编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