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440)

下集-第五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五节:李伦的两手(1)

正当他为这家濒临绝境的国有企业开刀时,他的同僚们无不权巧取豪夺,使自己囊中的票子,儿子,房子在任职期间三丰收。没有机会巧取豪夺的人,也会本着得过且过,能捞就捞的态度,捞不到也不会拚命,能维持工厂不死不活就是好厂长了。

老天满足了这位大个子的期望,在1988年平过以后,1989年经营决算告诉他,工厂当年实现了四十万元的利润,连续亏损几年以后第一次盈利,对他不能不算是一个事业上的成功。

这一天恰逢工厂建厂三十周年大庆,为了庆祝这一大捷,也为下一步盈利创造精神上的条件,他组织了一次盛大的厂庆游行。游行队列从厂门源源不断列队而出,穿过云天路、中山路,浩浩荡荡的队伍占据了北碚的主要街道,然后绕道人民路返回。

他兴高采烈站在马路的十字路口,不断领着队列的拉拉队喊口号,唱着由他谱词的厂歌。殊不知职工们并没有积极响应他,游行队伍在从人民路回归的路上就自动散去。

当他兴致勃勃在工厂后门迎接归来的队伍时,却剩下稀稀拉拉的少数人。领队人说各有各的家,有的要回去弄饭,有的要照应孩子。

中午大家散去时他一再给大家打招呼,下午按往常一样上班。

下午三点钟,他独自站在黄楼最高处临窗向下眺望,这时秋风倦刮着梧桐残叶,满地都是。也许因为自己的妻儿一个也没在自己身边,一种莫明的孤独和悲哀在心头油然升了起来。……游园会虽然进行了,但参加的人极少,工人们并不理解他的巴顿式激情。

第二天早上七点钟他便站在厂大门口了,为了组织和整顿这支亏损“溃军”,他曾三令五申整顿迟到旷工现象,规定凡上班迟到早退者一律由门岗登记,当天在黑板上公布。

恰好这一天八点半钟了,上班时间已过,还有人稀稀拉拉从街上窜进厂门来。他阴沉着脸责问门岗,为什么不对迟到者进行登记?那门卫却用藐视的口气回答他:“你身为一厂之长,站在这里却奈何迟到者不得,我一个小小门岗能管谁呀?”这回答激怒了他,当即把劳人科科长叫来,把顶嘴的门岗撤了。

当场他拦住了一个刚刚来上班的年轻人,问他知不知道工厂劳动纪律的新规定?可那年轻人傻乎乎回答道:“我不认识你,你管谁的闲事,那么宽?”一大堆围观者哄然大笑,还替这年青人辩解说:“他是新来的”,令他感得孤单失助。

过了几天,党委办公室电话通知他,说市机械局党委要他到局里去一趟。晚上回来时,他的脸上黑沉沉的,看来不知又受到上级的什么“规劝”。

晚上,我在他的卧室里与他单独交谈时,他拿出一份复印的手写文稿,递给了我,我接过一看,封面上的标题是“创业者忧思录”,副标题写道:“活着难道比死去更烦恼?”并签上他的名字。

这么快就止住了工厂习惯性的亏损,还实现了略有盈利的惊人成绩,上上下下都有很好评语,本应使他高兴,怎么反而使这位创业者如此悲叹起来?

回到家里,对这篇文章细细拜读。现不妨摘抄于后,以飨读者:

“……创业者的孤独往往比常人更深重,创业者活的极苦,最累者无非心扉宇宙里的重重重压,……积郁下的苦恼,使人到了无话可说,也就到了苦闷的低谷。是因为不堪重负才华发早生,在热望中的失望才形容憔悴?……

所幸人生一世也不一概心如止水,也有心扉的一角在欢笑,在爱和恨。其间也有万夫莫敌的暴发力。如此来到烦恼的人生,应作些有益于人类的事,于是有了春波荡漾,才有极端的物我两忘,才有无我的奉献,才有公而忘私弃家不顾之举,才有不识人间烟火的愚人之称。”

这开头语说他极痛极苦,虽没有说出苦在何处,痛出何因,宛如受委曲的孩子受人欺侮而又无法说清欺他的人是谁一样,对比他的行动与心情似不相符。我想创业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在大业初成时所向披靡,但就在这个过程中却渐渐的磨钝,磨钝的过程就是一个痛苦过程吧。

不过大个子的人生价值和善恶标准,细想起来却含糊不清,含糊的人生价值观和朴素的人性爱憎,并不容易恰当的配合默契。但内心的悲哀,没用虚假的东西来掩盖,以欺人之谈蒙骗世人和社会,说明他良知尚存,向人倾泻内心,令人可亲可爱,这一篇他用了很大篇幅呼唤着理解。

呼唤理解,其实就是呼唤人性,在今天,理解的稀缺,正是人性泯灭的表现。不过,难道李伦真不明白,人性在我们的社会中,是被中共几十年摧残而泯灭殆尽了么?他看问题的浅近,使他行动发生盲目,每遇受挫折而产生的悲哀,成了他‘得不偿失’的兴叹!再往下看--

“怪物,一个飘忽不定,却与人类的存在同时出现的黑色怪物,我们不知道其称谓,姑以阿Y呼之,创业者足迹所到之处,阿Y都漂然而至,形影相随,阿Y毕生追逐创业者,不置死地难以后快,此属命定,姑妄看之。”

“创业者立誓舍弃一切,参与挽救破产企业,阿Y却说,这些人另有所图,不然那有的这么傻?”

全文以阿Y的十六种非议来揭示“守旧势力”的阻绕,以自己推行“新措施”所处的尴尬来描述创业者的艰辛,最后以这样的一段话作全文的结尾:“所不安者只是哀怜造血者的血色反而苍白,补天者的天职累遭诋毁而已,专汽人啊,专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似比愚公移山还难,路漫漫其修远兮”。

大个子以他的理想主义设想了专汽文化,以最常见社会主义文化表现,来描述阿Y的种种非议,在常人看来似乎是无病呻吟,唤不起他想唤起的人性同情。专汽文化是他的理想主义,还是一种在现实中本来就没有的东西?

在我看来他呕歌并需要建立的东西,早就被市俗的不伦不类,例如懒散、自私、欺诈弄得来面目全非了一。

因为人们还没有理解,怎谈得上接受?连接受都不存在,继承和发扬就只是写在纸上的东西,对日常老百姓的挣钱吃饭,这种普通行为硬套上某某文化就简直是多此一举。(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现在才体会到了什么叫“收拾人”,什么叫软打整。比起不动声色的老同学,比起年轻气盛的马兵,我远远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事情既已经弄到这一步,我就只能迎战了。于是我准备立即进城去市政府信访办公室找张文澄。
  • 我不禁赞叹这位追求虚名,见利忘义,治理工厂毫无能力的老同学,将中共斗争的这一套两面三刀,借刀杀人的鬼把戏操练得如此纯熟!为了报复这一个“异类”,竟在住房的分配上玩弄了这么多心机!
  • 第二天他便从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到厂长办公室去,说他去市里开会。便独自一人在家里正式的向机械局某局长,起草了一份进入南联的绝密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把工厂亏损的原因归结为工厂缺乏技术设备的落后。
  • 他终于明白了他所要面对的现实:主席台上已没有他的坐位,他已被免职了。在无数双含着敌意和渺视的目光逼视下坐落,把头埋得低低的。
  • 第二天,黄色大楼的正门上,贴出了一付打油“对联”,上联是“桂林贫(凭)嘴一副画(话)”下联是:“要抢银行找有余”,横批“左右无路”,那分明是写王桂林和孙有余的“无能”。
  • 李伦清楚地看准了,中共体制下的企业管理和官本位之间,许多完全可以利用的“中空”。这种漏洞百出,凭一人决断的体制可以牵着它走,成为一时,一地资产聚敛的源头。
  • 被中共骗够了的工人,特别是经历文革后,对这种表面一套内心一套的两面话早已听厌,不会因为几句话就轻易相信,至于他心中真想在这个被前任搞得一踏糊涂的工厂,干出点让工厂翻身的事,还要拭目一看。
  • 这六字方针浓缩了邓小平为首的‘人治’政策,中共在经济建设中没有理论只有‘政策’,因此随意性极大,谁有权谁说了算,用贿赂说了算的人风糜官场。
  • 其实工人们的隋性容易改变,最难的,也是最怠堕的是这架由党委,工会行政组成的庞大管理机器,包括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和副厂长在内的十一个在上级卵翼下的天之娇子。
  • 他的威信越增加,越潜藏着危险,改革开放预设了事业者葬身的坟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