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450)

下集-第五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

笫七节:专汽大业的破灭(2)

1995年4月重庆市政府对他个人进行了特别的奖励,他的名字载入了当时山城创业的企业家——山城之星的光荣榜。并且一次性的向他发给了十万元的奖金。颁奖时,他表示为表彰和鼓励为专汽厂的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人们,他决定将这笔奖金捐献出来,成立北泉汽车集团的科技发明奖励基金。

当时党委书记王惠、工会主席向云曾代表党政工领导集团在病榻前发表了“极其动人”的讲话,王惠称李伦为专汽事业之父。录像的镜头摄下了她流泪激动的片断,当场决定由党政治处摄制,取名为“逆流奋进”的长篇记实纪录片,记载专汽厂在他的领导下如何克服困难,扭亏为盈的七年历程。

这部纪录片的开场便是李伦在任职时临危受命的录音讲话,以及他亲自参与编写的专汽厂歌。当我看到王出现在镜头,注意到她几次摘下眼镜擦去流在眼角的眼泪时,我虽有一种不适的呕心,但还是半信半疑了她。

几乎没有人能理解他所做的一切。然而,正当人们议论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侯。忽然有一天他从病榻上醒来,感到自己其实是干了一件自命轰轰烈烈的蠢事,他突然感到生命已不能支持他继续完成他的宿愿。

然而,就像一曲美妙的乐曲突然弦断了一样,李伦在专汽厂开辟的事业,就此中断了。

1996年五月一日前一天的晚上,党政工召开了全厂的职工大会,决定成立北泉汽车集团公司,并同时成立集团公司的董事会。这一夜,李伦带着初愈的病体到厂主持了最后一次“交权”大会,在作了长篇的工作讲话后,便宣布了他的工作交待,接任他担任厂长的是原汽车公司的一名生产处处长王洼。

会议一直开到了晚上十一点钟。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李伦不知是因为身体原因,还是心理上的障碍,坐在主席台上,灯光映着他苍白的脸。

散会后,他不像往常一样被一大群人簇拥,而是独自一人走出办公大楼,坐上在那里等候他的车匆匆离去。我当时只听说“升任”北泉集团公司总裁的李伦,在专汽厂某个办公室里继续在策划他的集团公司大计。

换班就这么戏剧性的完成了,李伦再也没有回到专汽厂来。所谓北泉集团公司,也从来没有挂牌,专用汽车厂一段“辉煌”的创业,随着他的离去而结束了。没有后继者继承他事业,专汽厂像一个断层出现在他任职七年后的一瞬。谁也不会像他那样拚命,换取这个厂从未出现过的辉煌。

令李伦没想到的,两个月后他的儿子李嘉,因套购北泉汽车组装进口汽车的合格证,被检察院刑事拘留。那个被一度贬为外经办主任的陈增,重新由王洼聘为常务副厂长,纪录片“逆风奋进”停拍,这一切厄运好像早就等着这时到来。

李伦高估了自已的能力,他根本没认清,在中共统治下,任何有才能的人没有掌权者作后台是休想干成任何事的!!专汽大业的成功,只说明中共一部分人的主张,没有认识这点,怎不到头一事无成?

一个以王惠为主任,刘贵为组长的审计组宣布成立,那审计组的办公室就设在办公大楼五楼党委办公室对面,开始了对李伦在职期间的财务大审计,审计组放出风声,说李伦在离任时至少卷走了数百万公款。她举着一把检举信,声称审计室将拿出一个令全厂职工都满意的结论报告大家。

这种说法,挺合乎中共改革时期企业法人的一般逻辑,所以颇能盅惑人心。现实过程应当这样:一个在任职期间一无能力的人,把一个企业搞得一榻糊涂后,也要捞足自己的腰包。

有权就捞,过期作废,是邓小平中共管理下国营工厂的通行法则,有人把这时期的工厂管理者比喻成一群蝗虫,蝗虫飞来飞去,吃完地里庄稼,留得荒凉一片。李伦既把厂搞富了,也有条件捞了,收获一把也是应该的,要不然,他的儿子也趁他离任机会,连走私车合格证也要捞几十张?

但是专汽厂的一部分职工们却替李伦打抱不平了,黄师傅说:“贪财的人不可能把这个厂从死地里救活。再说,李伦就是拿了一笔钱走,他也应该,一份贡献一份回报。这些年来他把我们这个厂救活过来,工厂赢了那么多,他得一点也是天经地义的,反正总比吃光了庄稼再飞到他处的蝗虫好多了”。

而另一部分人,像陈增以及曾在李伦从严治厂的刀口挨了宰的人们,别有用心的鼓动职工联名写信上告机械局,要求彻底清查李伦任职期间的所有账目。

李伦被一群小人当成落井下石的罪人。

中共这种令人寒心的官场格斗,那王惠令人作呕的变脸,就会想到今天人心不蛊。中共统治令人感到道德处在败坏的末日!中共的党员有几个不是当面是人,背地是鬼的呀!君不见那毛泽东是怎样对付刘少奇们就明白了。先师楷模沿袭至今,成了中共的党风!

靠走私进入大陆的小轿车经过倒卖,每车可以赚到二十万人民币。官僚集团为了控制这种轿车的分配,严格卡住这些走私黑货的合格证,掌权者利用发放合格证也能跻进中共“中产阶层”!。

为支持李伦日野生产线所需资金投入,肖秧曾给李伦特批了走私车经营权,以政府名义给每台组装进口的小车,以每台二十万,向专汽厂输入了“资本”。这比之由市政府调拨三个亿,简单又快捷。三个亿相当于1500台进口车的组装权,每一台组装车充其量只消两个人装两天就成功了。

李伦退休后,正是进口车组装进入高潮。重庆市大小官倒们像一群苍蝇,盯着这转眼就可赚二十万暴利机会展开了争夺。他退休以后,进口车的发放权力落到了王洼的手里,正儿八经的做起倒卖合格证生意来了。这比六年前殷大公子在工厂门口倒买农用车卷,大进了一步。(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因为人们还没有理解,怎谈得上接受?连接受都不存在,继承和发扬就只是写在纸上的东西,对日常老百姓的挣钱吃饭,这种普通行为硬套上某某文化就简直是多此一举。
  • 一张报纸一杯白开水渡日这种现象,使他试图用一次一次“岗位培训”,“待岗”来精减那些人浮于事的办公室和车间。结果又伤到了工厂里层层交错的关系网,而招致了“党”“工”两大巨头的反时,于是三驾马驾辕的工厂中枢中。
  • 黑色的雨滴打进我迷濛的梦中,打在我的脸颊上很是难受,仿佛秋雨也要借着黑夜给我奚落,如像一个高踞在豪华大厦中的权贵,向我的脸上吐着唾沫,心中一阵恶心。
  • 当我穿过通往总装车间的过道,向总装车间的大门走去时,我突然奇怪的看到,大股流水正从那十米宽的车间铁门门槛上向外翻涌,并且顺着那天桥过道的两侧,像瀑布似的直泻而下
  • 他们在这个缺“天牌”压阵的事故责任交待会上,无一不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如此看来,对李伦的事业只能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因为这是国有企业!大家迟早要散伙的。
  • 从他那惊愕的眼神里证明,对此事他一直被蒙在鼓里,边听边站起身来,脸上泛起了红晕。我知道,此刻他有些激怒了。按常规,发生这样的事情李伦刚去美国当天陈增就应该通知他,可是事情竟然过去了整整五个月,竟没有一个人向他汇报。
  • 整人不因别人错不错,凡是看不顺眼的,整倒别人以为快意。整倒了别人还要踏上一脚,这本是中共头子毛泽东的座右铭,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原则,“与人斗争其乐无穷!”
  • 我怒斥这个一向盛气凌人的工会头,使他像一只失了神的木鸡!呆呆地坐在那里,也许他的脑子里正盘算着进一步收拾我的阴谋,但我却并不怕;几十年我同这些鬼蜮斗,不但练出了胆,还练出了智。
  • 死不认错,整人后不准别人申冤,这又是中共的传统作风。作为执政党的中共,若不是被打倒过的邓小平,胡跃帮替毛泽东制造的冤案收场,谁会为被打倒的地、富、反、坏、右平反?
  • 他们没有体会到大资本家李嘉诚、霍英东们当时是怎么创业的?而老是站在中共这个相互猜疑的,带着嫉妒心和这个政党根深蒂固的缺乏人性的立场上,来看待创造事业的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