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禧作品集──童趣篇

font print 人气: 138
【字号】    
   标签: tags: ,

玩偶──可爱娃娃小狗

作品名称:玩偶──可爱娃娃小狗

释文:
可爱娃娃与小狗 相处一起欢乐多

玩偶──顽皮豹与黑猫

作品名称:玩偶──顽皮豹与黑猫

释文:
黑猫粉红豹 外国卡通装 今也入国画 题写又盖章 综合成新趣 老少都喜欢 二零一四甲午 郑善禧

玩偶──大同娃娃一对

释文:
大同娃娃一般相 球队服色不一样 二零一四 甲午夏 郑善禧画

作品名称:上:玩偶──大同娃娃一对 2014年作 下:玩偶──唐老鸭2014年作

玩偶──唐老鸭

释文:
唐老鸭岁数老 儿童眼中还是小宝宝 美国迪斯奈创制唐老鸭已八十余年矣 郑善禧二零一四年夏

玩偶──大同宝宝有红有绿富生趣

 

作品名称:上:玩偶──兔宝宝与黑猫 下:玩偶──大同宝宝有红有绿富生趣

释文:
有红有绿多富生趣 丹青为画 大有道理 二零一四夏 善禧

玩偶──兔宝宝与黑猫

释文:
任过小学教员多有孩子风味 郑善禧二零一四甲午

玩偶──小虎弟

作品名称:玩偶──小虎弟 1998年作

释文:
上:小虎弟弟真逗趣 不住深山住家里 常和孩子玩一起 弟弟妹妹喜欢你 画迎戊寅年 善禧发童趣 下:虎弟弟真逗趣 不住深山住家里 常和孩子玩一起 弟弟妹妹爱你 画迎戊寅新年 郑善禧

玩偶──吻猴与哈士奇

作品名称:玩偶──吻猴与哈士奇 2008年作

释文:
布偶动物形态奇 谱出图画亦趣味 前人未见此玩物 笔下写来兴有余 公历二零零八年 戊子冬夜 于台北闻名见其案上 陈此布偶写此 孩子所好余与同乐 郑善禧并记

虎宝宝福运好

作品名称:虎宝宝福运好 2010年作

释文:
庚寅新年到 宝宝穿虎鞋 着虎衣 戴虎帽 虎虎生风气势豪 人人平安健康福运好 为迎新岁写此应景 招祥纳祜 郑善禧于闻名画廊书案 幼童借虎威 铃鼓引雷鸣 公历二零一四年 甲午新春 郑善禧又题

时钟滴答

释文:
时钟声声催人老 看此时钟也老去 偶见案头旧时钟 感而写之

作品名称:上:时钟滴答 2014年作 下:玩偶──两小无猜 2014年作

玩偶──两小无猜

释文:
九天仙胎 两小无猜 和乐同趣 心地开怀 郑善禧写于台北闻名

喝农茶看古册

释文:
茶客茶客 喝浓茶看古册 民国七十六年夏 郑善禧写闽台俗语
岁丁巳之秋善禧写

作品名称:上:喝农茶看古册 1982年作 下:玩偶──不胜重负 1977年作

玩偶──不胜重负

释文:
不胜重负之苦 善禧画 情谊重于所负 所负当不觉苦二零一三年又题

附注:资讯为闻名画廊提供

责任编辑:周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余承尧、沈耀初、郑善禧均来自于福建,却毕生大部分创作生涯都于台湾的艺术家,他们三人在台遇故里,相知相惜,互相提携与支持;并曾有约,盼能以皆为闽南乡亲的因缘举办联展。而不幸余、沈二位先生先行辞世;郑善禧有念于此,念兹在兹往来不去于心者近廿年。国立历史博物馆于数年前得悉此故事,规划“闽台三杰-余承尧、沈耀初、郑善禧书画展”,即日起至23日止,展出作品超过180组件。
  • 郑善禧先生1932年生于福建漳州,自小喜爱色彩浓艳、线条流畅的民俗艺术,常在空暇时到戏台、庙宇观看匠师雕神像、漆门神,为之后的乡土风格打下了基础。1950年来台后考取台南师范学校首届美术师范科,1957年进入师大美术系,对于每位老师的传授,无不勤慎学习。“溥心畬说‘要读书’,我至今仍在读书;林玉山说‘要写生’,我至今不忘写生;廖继春说‘要用色’,我至今仍在用色。”这些教诲郑善禧仍铭记在心。任教于台中师专时期,白天忙于教务,晚上仍勤勉作画,连续获得六次全省性美展比赛国画组第一名。1977年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1991年自师大退休,1996年荣获国家文艺奖,至今仍创作不缀。
  • 我省思台湾文化风俗,一切都来自于漳、泉。我来到台湾,语言一样,食用民居庙宇皆如故乡,我逃难辗转从香港过来,一上岸就像回到家乡,而闽台的学术背景源出于宋代理学,宋之理学主要是濂、洛、关、闽四夫子,由朱熹的闽学集其大成。朱熹的学说主要在《四书集注》这是他精心的著作,据说有十八次易稿,及其临终犹在修改。我小时候曾经远足到白云岩、云洞岩,都是朱子讲学的地方,民间即使不识字的船夫,也能在行船时为客人闲谈许多朱子教人的故事,口耳相传,深入民心。中国人思想中儒、道、佛三教终也归于儒家做人为根本,成仙成佛为玄奥幻念,还是以做人来得实际。
  • 郑善禧,福建人,1950年来台,1957年就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曾受教于溥心畲、黄君壁、廖继春、林玉山、马白水等画家,在学时莫不细心受教 。担任教师期间,每逢假日经常到处写生,公园、庙宇、市场、街道、车站及来往行人皆是题材,均可入画,早年勤于写生,奠立了扎实的速写能力。1970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回国时取道日本,游东京、大版、奈良、京都,参观各大博物馆。此后经常游旅世界各国,留下不少异国民俗、风景作品,对于绘画创作助益极大,因而四十岁即形成鲜明个人风格,是一位全面型画家。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