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雅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时令之美

作者:雅兰

清《十二月令图·二月》 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9001
【字号】    
   标签: tags: ,

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嘈杂与烦恼,雅兰和您一同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身心安和之道。安和系列内容将分为三季:第一季“人与自然之和”,第二季“人与人之和”,第三季“人与心之和”。

欢迎来到馨香雅句,我是雅兰,生活中当人们心生烦恼,往往会寄情于山水,无论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还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又或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人们在自然之中让心灵得以释放。

《庄子.知北游》中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意思是说天地之间有自然大美,四时的交替、万物荣枯都有一定的秩序,但他们却都并不言语。在接下来的几季当中我们将带您一起探寻古人发现的天地间的大美。

台湾故宫博物院馆藏了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它是依据一年十二个月的变化,绘制了人们顺应天时的生活场景。

比如:一月里人们闹元宵的情景;二月里杏花绽放,人们来到户外踏青,“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三月里天气转暖,可以看到“曲水流觞”的活动,再现了兰亭序中,文人雅士吟诗作对的场景。

四月里,梅子要成熟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可以看到人们雨中漫步的场景;五月可以看到人们赛龙舟的习俗;六月荷花盛开,人们或室内纳凉,或在荷塘中划船采摘莲蓬。

七月中,传说在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见的日子,画中描绘了闺中女子焚香设案,过七夕节的情景。八月桂花盛开,画中描绘了亲朋好友相聚,登高赏月,一起过中秋节的情景。九月菊花盛开,这个月中也有九九重阳节,人们登高临远,观赏菊花。

十月正值农闲,人们在室内欣赏古器名画,或弹琴下棋。十一月植物凋谢,动物蛰伏,礼记中建议人们应多待在室内调养,不要大兴土木。十二月梅花盛开,人们在院中赏梅堆雪,也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清康熙年间的十二月令花卉纹杯,是清代官窑瓷器中的名品,它依照一年12个月,制成了12个杯子,每个杯身上都会有一个当月的时令花卉,从一月到十二月,比如一月水仙花,二月玉兰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月季花,十二月梅花。

每个杯身上的花卉还题上一首诗词,从每个杯子都可以欣赏到花卉诗词、书法印章,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文人雅趣。

在道家文化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天人合一的文化背后又蕴含着古人发现怎样的自然秩序呢,我们下期和您继续分享。

点阅【馨香雅句】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大美不言、明法不议、成理不说,这不言、不议、不说,原来是留待芸芸众生参悟的谜题……
  • (shown)凡具有真诚、善良与坚忍内涵的人、事和物,无一不令人怦然心动。
  • 且看天地有大美, 云卷云舒妙不言。 万物变幻孰知根。 圣人有道正观天。
  • 中国传统文化中,谦德乃谦虚、俭约之德,影响中国历史五千年,成为中华民族最为显着的民族性格之一。
  • (shown)知足,所以常乐。幸福并非全员到齐式的拥有,而是把握住当下的片刻,随遇而安就会幸福。
  • “天地有大美-苏奕菁油画个展”于9月2日~13日在市立博物馆3楼艺术空间展出,本次精选35幅国内外著名风景画作,是参展者利用家庭、工作之余,运用彩笔绘出一幅幅心中最喜爱的人、事、景、物与故乡情怀,更是最精彩的艺术创作,作品曾获全国南美展优选、入选,欢迎市民踊跃莅临现场参观。
  • 电影《刺客聂隐娘》(The Assassin)是部惊艳又隐晦的另类电影,非常“侯孝贤”。这是一个武功绝伦的女刺客,最终选择不杀人的故事。它颠覆了以往武侠片的套路和风格,没有眼花缭乱的特效炫技,也没有血肉横飞的惨烈刺激,简洁凌厉的武打动作,没有丝毫花哨,全片甚至没有见到一滴血。在侯导标志性的长镜头、空镜头下,美轮美奂的是大唐古韵和空灵明净的九世纪山水……
  • 10年前,一场弘扬纯正古典舞的神韵秀,点亮了一位台湾女孩心中的舞蹈梦。10年后,小女孩蜕变成温婉端庄的少女,并且成为世界顶尖水平的中国古典舞艺术家。她就是年仅18岁的连旭。
  • 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外国名人是相当地仰慕中华文化。在他们的眼中,古老的东方文化是那么的迷人,是那么的美好。
  • 传统的历法中有着中国先祖的智慧,其中所承载深厚文化,近年来被人们逐渐地认识到,黄历历法又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人们在重温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深意,以及重视黄历历法中的传统节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