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医示警肺癌五大危险因子 吁相关族群定期健检

肺癌的 3D 插图。 (Shutterstock)
人气: 35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3年10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50岁的林先生,从年轻开始工作后就一天一包烟,烟龄已超过20年,但因肺部从来没有不适,因此不以为意,直到一次骑车自摔造成左胸疼痛,就医检查发现右上肺叶有一个1.7公分大的肿瘤,经确认为第一期肺腺癌。医师表示,有肺癌家族史、抽烟习惯、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与罹患气喘或肺结核者,都是肺癌的危险因子,建议上述族群能定期健检,才能及早期诊断及治疗。

50岁的林先生从年轻开始工作后就一天一包烟,时刻不离手,烟龄超过20年以上,但肺部从来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因此倒也不以为意,但在一次因骑车自摔造成左胸疼痛,前往急诊就医,经X光检查发现左侧第五、六根肋骨骨折,意外发现林先生右上肺叶有一个1.7公分大的肿瘤。

台北慈济胸腔外科医师洪嘉聪表示,进一步检查后,发现林先生右上肺叶有一个1.7公分大的肿瘤,正式病理报告显示为第一期肺腺癌,与林先生讨论治疗方案后,决定采取“单孔胸腔镜右上肺叶第一肺节切除术”,术中将检体送冰冻切片,显示为肺腺癌,遂一并执行纵膈腔淋巴结廓清术,病人目前定期回诊追踪,无复发情形。

洪嘉聪表示,早期肺腺癌多无症状,X光检查大多无法发现,通常有症状者于诊断时多半已是第三、四期,常见症状包含胸闷胸痛、呼吸喘、体重减轻等,若是出现远端器官转移,也有可能出现脑神经学症状或骨头疼痛。

治疗方面,洪嘉聪说,一般而言,早期肺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过去传统开胸手术,通常会在第五肋间的后侧位置划开约30公分的伤口,再将整片肺叶切除,如今医界多倾向胸腔镜手术,以单孔或双孔胸腔镜执行。

单孔胸腔镜手术为透过一3至5公分的侧胸切口进入肋膜腔,以钉枪切除病灶所在之肺节并缝合伤口,此手术难度较高,因为当胸腔镜与所有的手术器械都从单一肋间切口进入,为避免互相阻碍或伤害到重要器官,医师需要从中协调出器械各自合适的位置与角度。

洪嘉聪说,尽管手术伤口小、疼痛感低,但却并非所有早期肺腺癌病人,都可以进行,像是肋膜腔有严重沾黏的病人,仍需要以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才能将病灶安全并完整切除。

肺癌的危险因子,包括有肺癌家族史、抽烟习惯、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与罹患气喘或肺结核者,都是肺癌的危险因子,洪嘉聪提醒,若上述族群能定期健检,将能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责任编辑:陈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