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20):从“志学”到“从心所欲”

作者:薛驰
《论语说》(公有领域 / 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231
【字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四》)

【注释】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于,汉石经作“乎”。郑玄注引《尚书传》曰:“年十五始入小学,年十八入大学。”

三十而立:立,多解读为“懂礼仪”,因孔子有言“不知礼无以立”;但似可更宽泛地理解为能够学有所成、立身行己。

不惑:孔子有说“知者不惑”。子张问辨惑,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樊迟问辨惑,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

知天命: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颜渊》)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

耳顺:郑玄注为“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也”。孔子曾言“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有注解为“纵”,然杨伯峻认为“纵”字古人多用于贬义(如《左传》昭公十年“我实纵欲”),此处似可理解为“顺从”。

【讨论】

本章大概是世界上最短的自传。孔子在世七十三年,超凡入圣,万世师表。后人学孔子,结合孔子的一生来读孔子的书,自会获益无穷。

孔子一再说自己是个平常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自谓“我非生而知之者”。孔子之成为圣人,好学而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而《论语》开篇就是个“学”字。那么,孔子一生如何由学而成圣的呢?

孔子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母亲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尽管如此,孔子十五而志于学,这多么不容易、多么难得呀。十七岁又丧母。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

孔子怎么“志于学”?“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无常师,好学不厌。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也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乡人都赞孔子“博学”。

经过十五年学习,孔子的确“三十而立”,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自己办学,自成一家。鲁国大夫孟僖子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投到孔子门下,说:孔丘的祖先是有美德的。现在孔丘年纪不大,就熟悉礼节,恐怕又要出圣人了吧。孔子三十岁这年,齐景公与晏婴出访鲁国,还向孔子请教了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对孔子而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之后十年,孔子为学日深。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至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学《易》,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这个时期,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但齐景公不能用孔子,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经过这些磨练,孔子对人生、时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说“四十不惑”。

四十至五十这十年里,鲁政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对此际遇,孔子坦然,所谓“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至六十这十年,孔子终于有机会走上鲁国政治舞台中央。五十一岁任中都宰,“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公元前五百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不仅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还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孔子大展身手之际,可惜鲁国政治日暗,孔子五十五岁时被迫离鲁,周游列国,苦难不断,多次遇险,还被人嘲笑,称他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对此,孔子的修为如何呢?“六十而耳顺”。

六十至七十这十年里,周游列国十四年的孔子最终回到鲁国。孔子有心政事,但被敬而不用。六十九岁时,儿子孔鲤去世;七十岁时,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先他而死,孔子虽悲痛,但已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七十三岁,孔子辞世。

本章文辞简约,但涵义丰富、深邃,但无需过分字斟句酌,从孔子生平切入,仔细琢磨,一切贯穿豁然,悟多少得多少。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着,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着,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着,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为政篇,首章以“为政以德”定基,次章则讲“思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孔门立学,无论学什么,都在人心上下功夫,归于己心之德。为政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载物,坦坦荡荡。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本章对比了政刑之治与德礼之治。大意是说:以政令来诱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若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整饬,百姓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走上正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