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真开怀——《虎溪三笑》(三)

向薇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

不知各位看倌发现了没有,画面因双直角三角形挤出了一个“虚”的倒三角形(请参考前文—图2),倒三角的尖端正向着仰天长“笑”的三位主角…。如果您曾经看过周星驰所导演的“功夫”一片,相信您对片中身怀绝技的房东夫妇一定印象深刻。…

还记得那房东太太(包租婆)惊人的狮吼功吧!当他俩来到斧头帮总部,欲为猪笼城寨里三位侠义之士的平白丧命讨回公道时,仍不忘送上一份大礼—巨大的“钟”。原本只想取其“送终”之意,要给斧头帮那一群未见世面的小流氓一点小小警告,却不料竟碰上一场硬仗,意外面对了练就蛤蟆功、心地恶毒的火云邪神。于是在愈居劣势的情况下,包租婆急中生智,将“巨钟”上方的铜钮猛力拍掉,使之成为一个扩音效果极佳的“大喇吧”,这“狮吼功”加上“大喇吧”,终于把一身邪气的火云邪神给震得是天旋地转、元气大伤,使战况大为逆转…。

相信聪明的您已经发现了:原来那三位脸部剧烈上仰、笑到不能自己的主角,正像在施展“狮吼功”,而画面那个正的倒三角形的虚空,便是那扩音效果极佳的“大喇吧”!

画家将主角置于画幅下方正中央,其上设计了一正倒三角形,被暗示为广阔深遂的天空。这看似平稳单调的构图,此时的效果,竟等同于包租婆端正地将马步姿,如札入土地般的站稳之后,深深的吸口气,然后正对着大喇吧口,使尽全身的气力,将体内每个细胞所练就的狮吼功力,一股脑儿的全数释放出去…“呀!~~~~~~~~~~~~~”,震碎屋墙、撼动天地,使邪恶为之胆寒震颤,也使观者的心神为之强烈震动着…。

原来,七、八百年前的古人,早已理解了“大喇叭效应”的特点,也想利用这个道理,将三位主角富于深意的笑声,藉由这样的构图上达天听;并要扩大音效,将那天真烂漫的咯咯朗笑,萦回于画中的幽谷山林间,穿透至画幅内遥远景深的最深处;此外,还要渗进画幅绢素的每个分子,甚而是窜出绢素,直欲与历代观画者的全身细胞相共鸣!!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为何画家要将主角的动作画得如此夸张,因为如不仰着头,那声音还对不上喇叭口,还传不出去、传不远哩!~~~您说是吧!@*
(待续)
<--ads-->(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8月13日讯】如果有人问我:“中国绘画史上‘笑’果最强的作品是哪一幅画﹖”,那么我会很乐意向他推荐现在正在故宫(台北)展出的一件册页小品——宋人无款《虎溪三笑》。
  • 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画家如何想把这看似简单的笑声,长久回旋于一方绢素之上。首先要看的是构图,一般学者会用两种看法来分析:双一角交叉构图、十字构图。此篇先介绍“双一角交叉构图”。
  •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