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漫游】琉球宫廷音乐—御座乐的复兴

嫣华、廖真珮采访报导
font print 人气: 93
【字号】    
   标签: tags: , ,

何谓“御座乐”?

近年来冲绳地方报纸常常有这样的标题“梦幻宫廷音乐重现”、“御座乐复原时机已到”…等等。现在称为“冲绳”的这个地方,以前被被称为“琉球”。而在琉球王国时代,曾经有一种音乐以中国曲风在琉球宫廷风行一时,这种音乐叫做“御座乐”。“御座乐”顾名思义是指:在御座前所表演的音乐(“御”是尊敬接头语)。专门为琉球国王、中国方面派遣的册封使、萨摩藩主和幕府将军等人演奏的音乐。历史书‘琉球国由来记’这样记载着:“御座乐因为坐着演奏所以称为御座乐”。

御座乐何时传入琉球?

御座乐从何时传去琉球的确切年代已无从考证,但据史书的记载,据‘球阳’(卷一46条)的记载:“明太祖赐了闽人36姓后,琉球国开始盛行演奏音乐、制礼法、改变风俗等”。‘琉球国由来记’(卷三13条):“洪武二十五年壬申、太祖皇帝、遣赐闽人三十六姓。因而文风丕变、以致一道同风之盛。从此本国、始节音乐、不异中华”等。也就是说,从1392年以后,因琉球国向中国的明朝进贡,中国皇帝派了闽人36姓到琉球去教琉球人学习中国的礼仪,他们在那霸的久米村集团长期居住下来了。对于琉球王府来说,他们活跃于制作和外国的往来文书、或翻译、或舟匠、或领航水路、读书写字、料理等。从此以后琉球方面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有极密切的往来。据说从那以后,中国传去的音乐便盛行起来,使得琉球的音乐和中国的音乐有极相似之处。1404年起,琉球只要有新国王登基时,中国便会派遣使者到琉球去“册封”。册封使一行人在琉球期间,琉球王府都会准备多场包括歌唱、舞蹈表演等的宴会,其中也包含了御座乐。

御座乐消失成了“幻”的音乐

御座乐因为是不同年代由中国传去琉球的,所以乐曲并不只限于中国宫廷音乐、还包含了中国民间音乐、北管音乐等等。御座乐从中国传到了琉球后成为琉球王朝宫廷音乐的一部分,并且是在相当隆重的典礼或仪式时才会演奏的音乐。但自从1879年开始,琉球王府因为日本政府的命令结束了王府时代,成为日本的一部分,种种的讯息,琉球王府因此而消失,在宫廷曾经被演奏的御座乐,也因此而消失,从此以后的一百年到一百廿十年的这段时间,都一直被人们所遗忘了。御座乐既然是从中国传到琉球的音乐,因为没有传给大众,所以音乐随着日本政府将琉球“废藩置县”改为冲绳县以后,御座乐也失去了承传和演奏的机会。之后,琉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受波及,首里城就被烧毁了,整个首里城连同城内的文物包括“御座乐”的乐器、资料也一并烧毁殆尽。近年来随着首里城的复兴,首里城相关资料被陆续发掘中,当时在首里城曾被演奏过的“御座乐”的复兴也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御座乐消失的期间,琉球人把御座乐叫做“幻”的音乐,也就是带着惋惜的心情,认为它是已经不可能再听得到的音乐了。因此也希望有机会能将当时在首里城演奏的御座乐复兴起来,然而如何将已经消失了一百多年的音乐让它重现江湖呢?对冲绳人来说,复兴“御座乐”最高的理想是能演奏,但是找不到乐谱,如何能“重建声音”?况且百年前听过琉球“御座乐”演奏的人都不在世了,那么要如何做才能接上历史的轨迹呢?为了能顺利进行调查研究,他们组织了“御座乐复兴研究会”与“御座乐复兴演奏研究会”。在少数可以参考的珍贵文献资料中,他们发现了一卷遗留下来的关于御座乐的画卷,“御座乐复兴研究会”依据图册,从零开始,把消失的文化一件一件的还原、拼凑起来。

南管音乐家陈焜晋表示:“因为这个音乐,已经失传一百多年了,所以他们就急着想把这个东西复原,包括它的乐器、音乐。所以‘御座乐复兴研究会’也曾经到大陆去考察,到越南、到韩国各个地方,只要可能和御座乐有关的,他们都想尽办法认真蒐寻蛛丝马迹”。因为御座乐由中国传去的,刚开始当然得从中国去找寻资料,然而因为中国音乐的种类非常多,所以要推敲“御座乐”是属于中国的那一种类音乐,是北管音乐、还是南管音乐呢?或者是北京地缘的相关音乐?还是福建地缘的相关音乐呢?真要找出线索来,实非易事。

御座乐复兴-乐器的仿制

曾经担任“汉唐乐府”副团长的陈焜晋,同时也是南管乐器制造家,当时受邀到琉球演出,从此因缘巧合的和琉球御座乐结下不解之缘。读农业学校毕业的陈焜晋,由于个人兴趣,从笛子、洞箫的吹奏开始,已经在国乐中浸淫了三十几年的时间。他表示:日本人抱持着非常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复兴御座乐,以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严格要求希望做出他们理想中的乐器;但到底“御座乐”乐器的真实面?是什么样,当时我们看不到这些乐器,只有一些图片可以看,和简单的尺寸纪录而已。所以我花了一段时间,将它的尺寸比例跟照片放大之后,把整批乐器的构造图设计好。并在实验中不断的去揣摩当时乐器的构造和音色。

因为琉球留下来的御座乐乐器都被战火烧掉的关系,他们转而到古时候称为江户的东京市,也就是以前幕府时代德川将军住的地方,去寻找琉球王朝时代上访时留在那里的乐器。当年琉球王府曾经上访的缘故,有某部分的乐器现在分别在名古屋市和水户市博物馆里。这些乐器虽然因年代久远,有很多损毁了,但还是被当成贵重物被保管着,就连要亲眼看到这两批乐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想要动手弹奏听听看它到底发得是什么音了;所以在无从考据的情况下,要把遗失在历史洪流中的乐器做出来,因为没做过也没看过,所以对于陈焜晋来讲,十八样琉球“御座乐”的乐器的制造是极富挑战性的世纪文化工程,也可以说是非常别具意义的。

御座乐乐器,都非常的精致、漂亮,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乐器不太一样。陈焜晋认为:他们除了听觉的享受以外,视觉也要享受,所以他们在宫廷里边的乐器是富丽堂皇的,很高贵的。有的乐器是目前已经很少见了,甚至于有的完全失传了。

陈焜晋提到“‘御座乐’的乐器里,有一个是几乎失传的乐器-‘提筝’,它是外形长徥像‘古筝’,但是在比例尺寸上又小了很多,而最特殊的是‘提筝’的演奏方式,像西洋乐器小提琴一样,是拿在手上用拉的。”

陈焜晋凭着自己对国乐的音感,和南管乐器制造的功底,又经过再三的试验之下,终于将御座乐乐器制做出来。过程虽然辛苦,然而对参与其中的他,看到御座乐的复兴能像今日这样丰富的呈现在观众眼前,他也感到非常的欣慰。

学习中国音乐的困难

对于御座乐虽然源自中国,然而在中国能否找到御座乐的原来曲式风格? 制作御座乐乐器的陈焜晋表示:“如台湾的南管,不像大陆文革以后那么大改变,还保存原来那种感觉还在;然而发源地的中国,经过一场文化大革命之后,古老的文化已荡然无存。音乐的感觉很重要,技术那是另外一个层面,技术是可以克服的。音乐的传统古朴那种感觉,如果要将其牢牢的在心里边建立起来并不容易。要对它有认识、接触,能够浸淫在它那种音乐里边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从内心里边去体会它的内涵”。“因为古老的东西跟现在的东西截然不同。我们看到很多现代的一些学者,在学古代的东西时,常常用现在的思维来评判古代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错误。”身为传统音乐家的陈焜晋不禁发出无限的感慨。

在经费不宽裕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与“御座乐复兴演奏研究会”希望能用有限的经费找一位同时会很多种乐器的音乐老师去琉球教学,后来经由陈焜晋先生的推荐,笔者有幸展开琉球的教学之旅。笔者发现日本人学习中国音乐或者是乐器,有两点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个是他们较习惯琉球音乐的音阶和工尺谱,而“御座乐”是属于中国风音乐,音阶完全都不一样、对他们来说还得去适应且学看简谱,因此有的人花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无法马上反应出音阶的位置。另一个是歌词发音。因为御座乐是由“乐”和“唱曲”所组成的,而“唱曲”部分除了乐器外还有中国语歌词。在琉球宫廷时代,他们的方法是在汉字旁边添加他们的注音,使他们可以清楚的唱出中国文字的发音。但对一个外国人来讲,要学中国的歌唱,在咬字方面就非常吃力了。“他们要用拼音,有一些我们讲话的发音,他们发不出来,因为他们的咬字带有日语的口音,因此,观众聆听他们的歌声时,实在很难听出来他们在唱什么,但是在核对文字之下,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在唱中文”陈焜晋如此的述说着他们发音咬字的问题。

虽然有那么些困难,但是日本人学习的态度竟是那样的“规矩”。在“御座乐”消失的期间,琉球人只能在史料或记载中去缅怀它的风采。“他们非常的把这个当作一回事,虽然无法像专业的,业余当中他们把它当作非常严谨的一件事情来看待,所以每一次去指导他们的时候,他们非常专心的做记录做笔记,不光是录影录音,甚至于发问一些问题的话,都很实际的针对他们的需要来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学习态度,让陈焜晋觉得非常的敬佩,所以为了御座乐无怨无悔的投入了无数的心血。

在琉球王国时代,“御座乐”的成员清一色都是由贵族中十几岁的少年去担任的,他们称为“乐童子”。本来御座乐复兴的初期也希望让青少年来学习“御座乐”,但是要找到既是少年又喜欢学习弹奏古典音乐的人实在不多,在人才不容易寻觅的情况下,他们召集了一些音乐家,还有一些学者,及对音乐有一定程度、在各自领域上有一片天地的人来学习“御座乐”,他们各自去学自己可以胜任的乐器。

到底是什么样的使命使他们能花如此多的心血去学外来的音乐呢?而且御座乐的成员在参与“御座乐”演出时,有时候并没有经费,团员们都是自己负担费用,不管是在冲绳本地或者是到日本本岛、韩国、美国、中国大陆,包括了2005年来台湾演出时,也是自费来参与。“御座乐复兴演奏研究会”的团员们无私的付出,就是希望能将曾经在琉球王国的历史中发光发亮的优美音乐,介绍给更多的人,和大家一起分享。

御座乐复兴及展望

御座乐要复兴的时候,因为首里城被烧毁的关系,御座乐相关资料都没有了,所以复兴的工作就变得非常的困难。最初由音乐学者比嘉悦子女士召集当地音乐家及文史学者,筹划御座乐的复兴工作。从历史文献、音乐曲目、乐器图制等分头进行,数年来不但完成了不少曲目,18种类的乐器复兴完成,演出从视觉及听觉的艺术表现,让大家感受到中国古典之乐风。

“御座乐复兴演奏研究会”的会长比嘉悦子,不但是一位声乐家、也是一位民族音乐研究者,目前担任冲绳国际文化中心馆的馆长。2005年7月,由比嘉悦子带领御座乐团员来到台湾做国际交流性的演出。她表示:“因为御座乐从琉球的历史中几乎是完全消失无纵,所以开始的时候,‘御座乐复兴演奏研究会’的成员认为他们要花三十年才能将‘御座乐’复兴完成。但是,因为他们认真的投入,终于在十年后的今天能不断的在各地演出”。当初实际上因为没有资料,又因为中国音乐种类非常的多,所以真的是非常辛苦。在追寻御座乐文化的过程中,除了完全根据图册来制作精致华丽的服饰,同时还要力图保留六百年前的原色原味,这一切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金钱。从邀请音乐家陈焜晋制造这批乐器开始,然后请中国福建省师范大学王耀华教授等人,做了种种曲目的研究,在此同时,“御座乐复兴研究会”的成员也到世界各地去寻找御座乐的乐曲及词曲。由于他们的努力,得到来自台湾、中国大陆的学者,还包含在美国研究中国音乐的学者,汇集各方在音乐上的专业人土的热心帮忙,终于完成复兴工作。

虽然御座乐曾经是琉球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但琉球人对它却是完全陌生的,由于御座乐演奏技法和他们的传统乐器完全不同,对那些音乐家的成员们来说,学习中国曲风的“御座乐”也是极富挑战性的。御座乐演奏成员表示,御座乐跟冲绳的古典音乐完全不一样,刚开始接触时,觉得非常惊讶,认为怎么会有这么动听的音乐呢?就连那些初次听到“御座乐”的听众,很多人都觉得蛮高兴,曲子非常的动听,希望还有机会可以再听到御座乐。

“御座乐”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从1996年开始积极进行御座乐的复兴,费时将近十年的时间,终于有了成果。御座乐原来是中国的音乐传到琉球,然而现在演奏出来的音乐,说不定已失去原来的感觉,也可能加入一点点的琉球风,所以“御座乐复兴演奏研究会”成员希望各方能给予意见,做为改进的方针,并一点一点的修正,做更多的研究,希望能展现出真正的“御座乐”。@*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走访台湾台中万和宫,一览山西国宝级剪纸艺术家辛爱英女士的“金猴迎新春─山西剪纸艺术展”,不禁赞叹中国传统工艺的巧夺天工!这场从山西远道而来的精致剪纸创作,是由热爱中国传统工艺的何世龙夫妇所精心规划…
  • 千百年来,东方艺术都是以师徒相承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不像西方艺术有正规的学校、理论和训练方式,因此,东方艺术家的个人经验和风格,就成为艺术独创性的真正来源。我们曾经为读者介绍了台湾的灯笼彩绘艺术;今天,我们将再次挖掘出台湾另一项传统艺术――漆陶工艺之美,让失落的民间艺术再现风华。
  • 1941生于南投县草屯镇农家,童年牧牛的李毂摩,婚后八年的时间,一面从事裱背书画及篆刻印章行业,一面不断的参加各种画展、书法竞赛,直到拔得了许多头筹,成了大奖的常胜军;数十年来以能画、能书的高超手艺闻名于台湾画坛。
  • 在人类历史上,雕塑艺术的起源极早。考古学家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雕刻的遗迹。今日,雕塑艺术在西方已发展得非常成熟。十九世纪以前,雕塑艺术多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至今我们还可从古老的建筑物中,重新发现雕塑艺术之美。
    台湾雕塑艺术家余灯铨的作品,虽然没有西方雕塑品的雄伟壮丽,但其自创、独特的东方风格,他近几年来创作了“童年往事”系列的作品,一个个活泼可爱又生动逗趣的孩童雕像,让人看了就打从心底愉快起来。
  • 国立台湾博物馆举办“捷克城堡与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欧洲中世纪城堡台湾巡礼,有近百件捷克珍贵文物精彩亮相。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看得见的红楼梦”特展,展览以经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为题,引领观众从物件反映出来的人情物趣,走进文学、艺术交织的美学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贵族世家的荣景,看见《红楼梦》的绝美与哀戚。
  • 知名艺术史家、书画鉴定家傅申教授于16日辞世,为缅怀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将于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书画题跋纪念展”的绘画篇,之后于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书法篇,欢迎民众前往参观。
  • “寻找国宝新感动!”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推出“沉浸故宫数位展——捕捉灵光:寻找新感动”新媒体艺术展,结合投影、互动科技与沉浸式剧场等创新体验,全新演绎故宫《谿山行旅图》等经典文物。故宫欢迎民众阖家莅临参观,感受艺术的灵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