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61)

代煌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30(上)  

漫长的隧道(Ⅲ)

                  一

1969年10月,林彪的“一号命令”下达。北京的大批干部纷纷去了“五七”干校。我们这些家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政治犯”和形形色色的“犯”,则被上面架着机关枪的一列列火车,送进了更加漫长而黑暗的隧道。
 
这隧道在山西。
  
开始,我们在山西南部侯马东边数十里的春秋年代古城曲沃的一座监狱里堆土烧砖。约一月,从维熙等人去了晋东南的晋城煤矿下井挖煤,我和另外一些人被调往山西省劳改第一支队——太原建筑工程队,被编入这个工程队的第三队。
  
第三队住在太原北郊太原钢铁公司所在地的尖草坪,惟一的任务是为太钢服务:修铁路,筑公路,疏通下水道,铺设柏油路,抢修铁路桥下的涵洞,另外还砌房子,做木工……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并摔死于温都尔汗的事件发生后,中央对下严格保密,连劳改队的头儿们也全被蒙在鼓里。但到了国庆节前后,我从报纸上的一些异常迹象,感觉似乎已经发生了什么极不寻常的事件:
  
第一,越南的一个规格很高的代表团访问中国,我们特举行盛大宴会予以招待。这个代表团团长在致谢词时,按照我们的“老规矩”敬祝毛泽东主席“万寿无 疆”之后,又“敬祝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亲密战友林彪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而主人的致词却“别开生面”,只有“万寿无疆”而没有“永远 健康”,这是耐人寻味的。
  
第二,国庆日当天的《人民日报》及《山西日报》第一版,似乎只有毛泽东的巨幅照片而不像在这之前许多年的重大节日那样,也有林彪的照片,同时在国庆社论中,对林也只字不提,好像他突然消失了、失宠了。
  
第三,毛泽东召见各大军区司令,带头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也使人感到很特别……
  
根据诸如此类的迹象,我对一些谈得来的人说:“肯定林彪出了事!”没隔多久,中央果然下达了有关林彪叛逃和林的《五七一工程纪要》等文件。
  
在这些传达到全民和劳改人员的文件中,还有毛泽东在湖南滴水洞给江青的那封信,说早在林彪叛逃之前,他就看出“有的朋友”在利用他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在《宪法》、《党章》中公然把这位“朋友”列为惟一的接班人呢?
  
对我的这些看法和说法,是否也有“积极分子”向队长指导员们打了“小报告”,我不知道。但为了一些与此无关的事,我与三队的副指导员王三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冲突的起因说来话长。
  
王三儿是山西本地人,瘦高个子,文化不高,但说话却阴阳怪气,常常使我们备受精神的折磨与人格的侮辱。在林彪出事前的一次晚饭后,他整队训 话。我们都坐在小板凳、小马扎或砖头上,坐得整整齐齐,他在队前坐着一把椅子,还把一只脚搁在椅边上,搓着脚丫子。他从我们当中一些人的所谓“歪风邪气” 谈起,谈着谈着突然用一只手指着我们全体说:

“啊哈!你们都是刘少奇的孝子贤孙!嗯,你们都应该脱胎换骨,像林副统帅那样,对伟大领袖紧跟、紧跟……”
  
林彪叛逃的文件下达后,他照样坐在那把椅子上向我们训话说:
  
“唔!现在你们既是刘少奇的孝子贤孙,又是林秃子的孝子贤孙!你们今后应该像旗手江青同志那样,赤胆忠心……”
  
后来随着政治风云的急剧变幻,从“四五”天安门事件、邓小平再度受难,到江青等人的锒铛入狱,不过短短半年,我们这些人在王三儿一类人的口 中,又先后成了“邓小平的孝子贤孙”和“‘四人帮’的孝子贤孙”,而不知他们这些随时变换着政治嘴脸的人,究竟是哪家的孝子贤孙!!
  
对这种人,我是十分鄙视的。然而正是这种人,特别阴险毒辣。他们为了自己在现有“官位”上向上蹿一蹿,不惜用我们这些人的头颅当垫脚石。其 阴狠的手法之一,叫做“搜监”。在林彪出事后,王三儿改骂我们是“林秃于的孝子贤孙”的时候,他突然发动“搜监”,很想从我以及与我谈得来的一些人的床上 床下搜出有关林彪事件的书信或其他文字来。但他的这种不得人心的举措,得不到其他队长的支持,从而我提前得到了风声,尽可能地把不能让王三儿们看到的书信 文字,藏了个严严实实。
  
王三儿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随时变换着自己的嘴脸,而且还贪婪卑鄙,他利用自己的淫威,把一个探望“就业人员”的父亲的插队女知青给奸污了!这更令人十分恼怒!
  
大概他也觉察到大家对他的蔑视,老想找茬在我们面前恢复他已失去的“威风”。一个休息日的下午,我正坐在球场旁边的一棵树荫下阅读一本《列宁全集》,他又在我的面前阴阳怪气地说:
  
“你还想耍你的记者笔杆吗?你还想坐小汽车、大沙发吗?依我看,你这一辈子就死了这份心吧!我们党是不会再重用你这种人的!我劝你得空养养神,明天好干活……”
  
我终于忍无可忍,与这个披着公安人员外衣的政治暴发户,发生了空前激烈的冲突:我当着当时在场的许多“就业人员”的面,抬起一只手指着他厉声说: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对我说这种话?!”
  
这时,在一旁的一些平时对他也敬而远之的队长、干事都沉默不语,等着瞧热闹。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一见孤立无援,脸白得像张纸,语无伦次地说:
  
“你还以为你是个老共产党员和新华社记者吗?你这个大“有派”还想翻天吗?”
  
“‘右派’不‘右派’,历史和人民自会作出公正的裁决!”我说,“你们这种人说了不算数!”

这次与王三儿的激烈冲突,使我想到日后的风云如何,自有历史的公正安排,不是哪个算命先生所能够“推算”的。我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生,即便个人此生无望,也该力求积累点真正来自人生的第一手资料,以帮助后世的有志者,懂得做一个怎样的人。
  
说实话,当时我对未来的命运如何,自己也十分茫然。

                  二

和王三儿发生激烈冲突后,我被从尖草坪的太原建筑工程队三队,调到了太原城内的同一个工程队的二队。这时,二队住在太原城中心“五一”广场附近的上官巷,与省公安厅同一条巷子,不久,又搬迁到南城区的二营盘。转来转去,我仍然当木工。
  
当木工,少不了上梁架屋支模型,常常在几层楼高的砖墙上杠着木料模型板来回走。如果不小心或大风一刮,就可能掉到楼下去,即使不粉身碎骨,也会重伤致残。幸好,我没有发生过这种意外。但是经常与斧子、刨子、铁钉之类打交道,免不了总要出点事:
  
一次上电锯分剖旧枕木。当我和一位师傅抬着一根枕木往电锯台的厚钢板上搁置时,一只手没有从枕木头下快速抽出,被压伤了一节小指骨。虽然没有流血,也没有肿大,但也“伤筋动骨一百天”,隐隐作痛了好几个月,却没有停止工作。
  
一次修理一排旧平房的门窗。有一个窗户的窗扇老是关不严。经研究,原来是两个窗扇都因多年的风吹雨打和太阳的曝晒,中间对关的一侧都鼓突不平 了。为了削去这鼓突的部分,必须动用歪嘴刨。当我一手扶稳一个窗扇的下端。一手拿着歪嘴刨上下快拉的时候,不小心一下拉到扶着窗扇下端的右手大姆指根下手 掌里侧的肌肉上,拉出来的口子足有一寸长,鲜血直流。连忙跑去医务室消了毒,缝了五六针,也照常该干啥还干啥,一天没歇。
  
一次拆楼房模型。当拆到一块楼板下横梁模型上的大方木时,对方那一头的钉子已完全起掉了,而我这一头的一根长铁钉还连着方木头,于是,那一 边的方木头突然,往下一落,我这一边的方木头往上猛地一翘,把我的右手狠狠地挤夹在方木头与横梁模型板之间。当我连忙撬脱了这边的方木头,脱下右手的棉手 套一看,右手食指第一节肌肉已被挤裂,半块肉只被边上的一层皮连着,手套里都是血。和我一起拆模型的伙伴连忙让我左手托举着右手腕,搀扶着我去附近的一家 医院急救室,请医生打了破伤风预防针,清洗了污血,打了麻药,缝了四针,还给我开了三天的工伤假条。
(待续)

本文转自互联网,仅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发现有版权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络。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6(上) 甄别梦

                      一

      1962年三月,我们的党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党县委书记以上各级负责干部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俗称“七千人大会”。面对前几年的“大跃 进”、“反右倾”等“运动”的惨痛教训,毛主席发表了那篇应该被载入史册的讲话,说我们这些年“干了一些蠢事”,并说让人家讲话,天塌不下来;而不让人家 讲话,总有一天会来个“霸王别姬”。于是党中央重新号召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重新保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要求大家帮助党总结经验 教训,以图未来。彭德怀等少数同志之外的“右倾”冤案,将被彻底平反;党内部分纯粹为了党和国家生活、工作问题提出不同观点与意见的“右派”,也将被甄别 平反……

  • ‧26(下) 甄别梦

    解放初期的那几年,人民连喊“万岁”还来不及。应该说,那时候的敌对分子与暗藏特务比现在多得多,而我们并没有听到过小孩们若无其事 地唱起这种歌谣。但是今天,真正的敌人越来越少了,而人民欢呼“万岁”的激情反而减弱了,忿怨、不满甚至“反动”的童谣反而普遍地流传开了。
      

  • ‧27(上) 从天安门广场到监狱

                      一

    1962年的国庆节快到了。我的那份一寸多厚的《回顾》,已被党小组、党支部、党总支和社党委层层传阅研究过了。
      

  • 万万没想到,我与潘雪媛打算立即成家的决定,竟遭到新华社一些人的阻挠。当我要求我所在的新华社国内部兼管组织人事的一位秘书,为我给新华社干部处写一张结婚登记介绍信时,他竟然这样说:
      
  • 青青从学校回来吃午饭了。潘雪媛连忙把脸上的泪水擦干,叫她去大食堂买些干粮回来。等青青买回了馒头并吃罢饭,她才很冷静地对青青说:
  • 28 漫长的隧道(Ⅰ)

                      一

    1964年4月23日午前,我被送进监狱的时候,在大院东边的一排平房里,被交给一个龇着虎牙的三十左右的人。他板着脸,命我掏出身上所带的一切,让他一一检查、登记并收存,然后再叫我抹下手上的手表。我说早卖掉了,贴补老家了。
      

  • 1957年9月,李文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深造,一年后又转入学院专家班,师从保加利亚声乐教授乔奇‧契尔金,1959年9月学成毕业,回到铁道兵文工团任独唱演员和声乐教员,成了一个真正学有所成的歌唱家。
  • 我病后一个月,整个劳教所又被转移到卢沟桥西边窦店附近的一所监狱——“良乡机械厂”。这是个方圆足有好几平方公里的高墙大院,四角和大门口都筑有岗楼,院墙内外和院墙顶上都布有电网铁丝网,被关押在这里的人休想逃越。

  • ‧29(上)  

    漫长的隧道(Ⅱ)

                      一

    1966年3月上旬的一天,高庄教授的“劳教”两年到期了。指导员对他及时宣布解除“劳教”,让他从围绕着破破烂烂铁丝网的南院“右派”队,搬到了只有半截花墙的北院“就业职工”队。
      

  • 当陈德和得知我的腰受损经过后,他也认为这是“闪了腰,受了风”,但他不像医务室的那位医生那样只给我一些止痛片而死活不管,而是非常耐心地 为我积极治疗。每天晚上烧炕,他都为我烧热一块砖头,用湿毛巾和湿布包包好,放在我的腰背下,再把我的被窝两边和脚底下掖掖好,让我全身炯得汗如水洗。他 说用这样的办法来驱赶寒气。同时,他教我学会面部“八段景”,每天早起自我按摩一番,“这样更有利于你的康复和防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