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眼前多少难甘事 自古男儿当自强

作者:图、文/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373
【字号】    
   标签: tags:

天地分阴阳,人间有男女。男人有阳刚之猛,女人有阴柔之美。生为男人,理应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就是十分值得人们好好自勉的两句格言。自强,是一种甘之如饴的态度使然。自强意味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只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就能在压力和困难之中走出低谷,迈向成功。俗话说:“好事多磨。”人世间的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总难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以只有从容不迫地拿出勇气,不灰心,不气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收获。

唐朝的李咸用在《送人》一诗中,抛开离别的悲情,抒发了豪迈的情感:“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面对人生困境,不能消磨意志,丧失信心。哪怕千难万难,也要勇敢面对。自强自立,才能提升人格境界,从而创造出人生的崭新乐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周易.干.象》中的名言,大意是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古人深刻认识到天体的运行是很有规律的,周而复始,永不停歇。因此,以天道为榜样,激励人们自强不息。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大意是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表现,但能够战胜自己才是强者。《老子》一书处处充满智慧,这里讲的是一种处世态度,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一个人真正的对手恰恰是自己。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才能变的强大起来。强者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在于其不怨天尤人,在于其永不言败的坚韧不屈。孔子赞赏刚毅的性格,他自己就是一个“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的人。孟子则从反面强调:“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强才能自立,自强也是人的一种很重要的道德修养。

在现实社会中,不论做任何事情都难以做到一挥而就。要完成一个工作或是生活中的目标,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与阻力。只有善于克服困难和阻力的人,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在我刚到异国日本求学时,曾为听不懂日本教师的讲课而烦恼。灰心失意之际,一个日本老教授知道了我的困惑,就送给我一张条幅,让我挂在自己的房间内,那条幅上醒目地写着六个英文字母“You Can!”那时尽管我的英文程度不高,却仍然可以理解这句英文的大意是“你可以”或“你能行”。只是觉得这样的翻译太不雅观,因此就不再用华语去思考它的内涵。每当遇到困难时,我都会联想到这张条幅,并在心中默念“ICan”,结果许多难题都最终得到解决,来自学习及生活中的许多阻力就在一片“I Can”的声音中化解了。

此后,当我在攀登富士山时,在半山腰遇到了暴雨。山路崎岖难行,备感体力不支。仰望雄伟的山顶,真正处在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虽然极不情愿半途而废,但是每走一步都要消耗更大的体力。此时我突然回想起“You Can”的鼓励,强忍艰辛最终爬上了顶峰。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或不被人理解,或者别人没有善待自己时,不要怨天尤人,而是应该找一找自己的原因。仅仅从外界找借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重要的是,无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修养。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不在其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其有多好的环境,而在其是否具有坚定的意志,坚强的决心和明确的目标。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就能走向真正的成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想像这么一个画面与场景:曲折蜿蜒的溪水在山谷中奔窜追逐,同时变幻莫测的急速翻滚在溪底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岩块上,深深浅浅、激激越越的时而形成一深潭,抑或出现一浅濑。(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急急溜泻的流水)这流水虽然湍急,但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儿觅食。
  • 做人应该怎样看待人生中的名利与富贵?孔子的《论语》和西方的《圣经》中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论语》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圣经》中则说:“用诡诈之舌求财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
  • 大约十年前吧,外子有个知交,妻子突然车祸过世,我们都感同身受。这位太太能干得很,家里开个课后辅导班,忙进忙出,身边总是拉拔着轻度智障的小儿子,从不放心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一步。这下子祸从天降,家中的顶梁柱倒了,朋友真是哀毁逾恒。可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半年后,就和一个大陆妹结婚了!
  • 古语说:“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痈’,痈、聋、盲不成人也。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崐……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由此可见,人世间的学问见识,往往也是以博读见效,以寡读见拙。古诗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
  •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在世,难免有时会说错话或做错事。其实,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承认,坚决改正,就可以避免重犯曾经犯过的错误。有错失知道悔改的人,仍不失为高尚之士。
  • 艺术的领域当中,生命不会是孤绝、抽象的,它必然是展现在情致纷披的各种生命景象当中。充满了七情六欲的生命景象,必会落实到具体的活动层面,借着描绘这些,才更容易得到观赏者的共鸣与理解。而内在的情绪活动必会展现于外,转成为具体的人间生活;生命的积极意义,总是透过不同的方式而表现为一种生活的步调与情趣。
  • 夜读《西游记》,非常羡慕孙悟空拥有一双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因为生活在一个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时代,善恶真伪难辨,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智清醒的头脑,就很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失去辨别真假的能力。而没有辨别真假的智慧,就很容易被邪恶而动听的谎言所迷惑,在大是大非面前难以决定何去何从。
  • 暮春时节,风中纷飞的桃花,点点飘落溪面,迅即被那行色匆匆的流水毫不迟疑的带走往前奔去。秋藕一旦采摘折断之后,是再也无法重新连接在一起了。一如我俩自此一别后想再续前缘,那是千难万难的。想从前我与你曾经密约在赤栏桥上,当时苦苦相候的温馨与甜蜜情景,依稀如昨。而今却剩下我在这铺满黄叶的小路上悲凄的漫步踟蹰,独自追寻往日的欢乐足迹……
  • 做人无论贫富尊卑,都应该在心中树立远大的志向。在充满幻想的少年时代,我经常被诗仙李白诗中描绘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所吸引。每当心中郁闷不乐之际,总想走到那腾石注涧、一泻千里的大瀑布前面漫步散心。即使是涓涓细流汇集成的小瀑布,站在那形如细雨的水花下沈思片刻,不但可以消除心灵的疲劳,有时还能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 我国传统哲理,导源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人性禀赋于天;人心效法天心,所以人心所向,天意可知。也因此认为亘古的宇宙运转中,恒常的自然定律里,孕育出一股浩然的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在无声无形中,在久远的文化演绎里,造就了不少不朽的灵魂和可歌可泣的事迹。也是这股正气,建立了家国的秩序,维系了社会的伦理,巩固了道义的根基。在由上而下贯穿下来的同时,也在人世间展现了情致纷披的多重像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