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情无关的玫瑰

文/叶倾城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

一生中第一朵玫瑰,与爱情无关。

那是二月的一天,气候犹自在春与冬之间徘徊,拥挤不堪的公共汽车里,我好不容易抢到一个座位,我的身边,站着一个男孩,抱着一束红玫瑰。

他把花束高高举着,在挨挨挤挤的人头间,力求一线之地。车开后跌跌撞撞,他便一直在摇摇晃晃,有人推他一把,有人瞪他一眼,他就不断地向人说:“对不起!”

窗外,流过灰濛濛的街景,有冷风一阵一阵,从破了的车窗里,刮进来。车厢里,全是脸色冷漠、急着去上班上学的人。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城市,实在不是一朵玫瑰的安身之处,而那束玫瑰偏偏那么红。

玫瑰灼灼的颜色,映红了男孩稚气的脸,他的神色是焦急的,而当他抬头看看手中的花束,柔情像流水一般掠过他的脸。他想到了什么?是那个正在等待的女孩吗?女孩有没有玫瑰色的面颊,接过玫瑰的时候,又会有怎样闪亮的眼睛?她是不是也像年少时的我,用整个青春来等待爱情?

车陡地一停,男孩一个踉跄,花束撞在铁栏杆上,每一朵花簌簌急摇,他来不及站稳就慌乱地检查,发现它们安然无恙,松了一口气。他脸上种种温柔牵痛的神气,让我心中一动,我说:“你把花给我,我帮你拿吧!”

他吃了一惊,转头来看我,犹豫了一下,终于把花束交给我。

我双手环抱着玫瑰,尽量小心翼翼。男孩身体可以站直了,却还是紧张,用背抵挡着整个车厢的压力,目不转睛地盯着花束,身体微微张开,仿佛随时准备扑上来护侍。我向他笑笑,示意让他放松,他脸一红,很腼腆的样子。

捧着这一束玫瑰,忽然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好像它们是送给我的。我不由得想起许多往事,轻轻叹口气,男孩看我一眼,仿佛全明白。

我们仍是两个陌生人,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只有这一刻的默契,却仿佛已经足够了,让我们自然而然组成一个整体,共同守护着一个完整的初恋故事。

我到了,站起身,把花束和座位一起让给了他。

他突然说:“等一等。”我转身,一朵红玫瑰,轻轻递到我手中。我不由呆住了,疑惑的说:“给我?”

他的笑容是羞怯而真挚的:“今天是情人节,祝你情人节快乐。”

忽然之间,世界变了,我们不再是陌生人,而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城市,变得非常非常适合这一朵玫瑰。

春天,在这一瞬间落地生根。

一点点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有如种子一般,在心田上播撒,竟会绽放出如此美丽恍如生命的花,谁说这世上没有点石成金的奇迹?

与爱情无关的第一朵玫瑰,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情人节玫瑰。◇

转载自明心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假期回加拿大看望父母,在飞机上,邻座的一名中年女士跟我聊起了她的婚姻:“结婚了十多年,我再也受不了我老公,我决定要离开他!”
  • (shown)人与人之间,都是由缘分所致。如果这么看,那个远去的爱人或那段已经飘走的爱情,就是由于缘起缘灭了。缘分尽了的时候,就实在没有必要苦苦抓住过去不肯忘记。
  • 图中这件作品,名之为“荒城之月”,整个石片面弥漫着荒苍凄清的气氛…
  • (shown)现实往往没有理想中那么完美,太现实的事也往往缺乏浪漫。这并不是说我们无法获得爱情,而是说我们要换个方式看爱情。
  • 太想得到的东西往往无法企及。十九岁时,有个男孩追我追得很凶。常常是在我回家的路上,他踩着辆破破小小的单车跟在后面。有时路上没见他,等我到家 放好脚踏车,他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并不上前,看我一眼就离开。刚开始,我还微微心动和他搭搭话。后来烦了,一切好感全无,只是心生厌恶。我不接电话,不 看他的信,为了躲开他,宁愿绕远路。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