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对杨柳情有独钟,我相信按照佛教六道轮回的说法,我肯定转生过杨柳,可能还不只一次哪!经常路过的一处社区,有那么一道三公尺宽的大排水沟横亘,那还是民国初年,本市有名的灌溉渠道——瑠公圳呢!如今也只能成为两旁住家排放废水的替代物了。十年前有一任市长,用心的整治了一下,将圳底加高,砌上水泥驳坎,疏通了圳底淤积物,两旁岸上栽上杨柳,夹上几盏路灯、安上几条长椅,哇!那真是心随境移,一片景,一种心情!
随着岁月的流逝,六年的同窗之谊,在炎夏凤凰木火红似的花伞下,在骊歌唱响的那一刻,在难舍难分的泪眼中宣告结束,我们交出了人生第一张答卷,在就业与就学的抉择里从此分道扬镳!随着岁月的流逝,每个人按部就班的走着自己的人生路,没得商量,没得挑选,更没得逃避!课堂里专注的苦读,考场上激烈的竞争,弄得你没有喘息的机会。世事的变化是如此的难以捉摸,职场的险恶是这样的让人心悸。饱尝人情冷暖,痛饮憾恨离愁。
在三个半月、一百来天的短暂时日里,眼睁睁的看着外子的生命一日日的急遽流失,每天束手无策的经历着至亲最后解脱的过程,这剜心透骨的“去情”历炼,在人的一生里,总得来那么几个回合,可能上天认为这样才不枉来世间走一遭,如此才算值回票价吧!
从前只过旧历年儿,记得两个儿子懂事之后,除夕一定守岁,初一清早就按规矩给我俩跪下、行大礼、磕头、拜年,再高高兴兴接下压岁钱。如此行之有年,延续着中国传统习俗。可是随着社会的变迁、道德的式微,不知何时起,竟然终止了。现在的两个孙辈,更不知拜年为何物,只知有钱可拿就是过年啦!更别提什么走亲访戚、请安问好,甚至连姻亲姨表的称谓,大人都搞不清楚该如何教导孩子称呼呢!古时留下来的这种生活方式,确实深具内涵,有它存在的意义。
看着这只“金吉拉”品种的猫咪,灰、白夹杂的毛色,蓬蓬松松随着低钻、高窜、跳跃、奔跑的身影毛茸茸的晃动,引得两个孙子尖叫连连的追逐跟进,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匍匐在冰凉的地板上,两颗小脑袋凑在喇叭箱后的墙角旮旯里逗弄着,那猫儿只探出两个前爪儿左扫右抓的与俩小对峙嬉戏着……。
在红尘俗世里翻滚久了,在名利追逐中浮沉够了,厌倦了那循环往复的盛衰荣枯,饱尝过那永不止息的聚散离合,任谁都会兴起避世出逃的念头,发出离群索居的意愿,暂时来段独处默坐、反躬自省的时光,于是奔向田野,回归山中。看着那山间聒噪的鸟儿陆续飞走,连天边残留的那一朵孤独的云也悠缓的远离了,扔下的是满山遍野的静寂与你满心的孤独落寞相伴,一片无垠的静默笼罩。
几年前,热闹的街头开了一家水果大卖场,种类繁多的新鲜瓜果,日日推陈出新,二十四小时营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店员,卖力的装卸、摆放,认真的招呼、整理,于是门庭若市!不久,距此五百公尺的地段也开了一家,店名叫“我要买水果”,采取低价倾销的策略,当然水果的品质略逊一筹,所以人潮不如前者,很多人想着可能不久就得关门大吉啦!
经常烹文煮字的人,要他打坐入静是很难的,脑子一刻也不得闲,只要一有空档,立刻胡思乱想,如野马奔腾无法遏抑:刚才瞥见的那一幕,可是写作的最佳题材,先写……再加些油、添点醋……;这儿的白头翁,鸣声嘹亮而多变化,不愧是天生的歌唱家。也许他们是情歌对唱哪!或许在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诉说着欢乐事儿。也可能……
这是一所宗教医院,刚启用两年多,庄严高耸的外观建筑,尖端先进的医疗设备,崭新整洁的病房,优美宽广的院落,在在代表着它扶病济世的理念。那光可鉴人的敞亮大厅里,是拥挤的看病人潮。那上下往返的电梯里,是忙碌的医护群体。一切的不足都在摸索中欣欣上轨,所有的缺失全在日渐熟悉里更臻完美。如今俨然已跻身全台大型优良医院之列啦!
刚拐进巷子没几步,就听到贝多芬那著名的命运之神敲门的声音,是如此的沉重有力,是这样的急促与不可躲闪,一拍拍、一节节的直击你灵魂深处,谁也逃脱不了宿命的摆布……!不用问就知道是三楼的“音响世家”开始了日间的音乐欣赏。高级的音效器材、优质的喇叭设备,开启了“重低音”与“大音量”,于是古典的“命运交响曲”音符,充塞这附近的空间,连门窗玻璃都为之震动!
清晨的小公园是银发族的天下,尽管动作不流畅,节拍跟不上,可这元极舞的浩大阵容里,闪闪的银发光芒,耀眼得很!那绕圈儿疾走、挥汗如雨的身影中,那气定神闲、慢悠悠跨步出手的太极拳法,那甩动双臂、偶尔吐气开声的外丹功,开合自如的扇子舞,如灵蛇出洞的剑法演练……在在都是老年人占多数。
去年初,在电视台看了一部希腊片子——月光提琴手:身世坎坷的私生子,颇具音乐天分,住在爱琴海的一个小岛上,看守灯塔的老人,把自己珍藏的琴送给他,并敎了他拉小提琴的基本技法。因他整日与大自然为伍,经常在钟乳石洞里流连忘返,在悬崖峭壁间奔窜探险!那海浪的浅拍重击、海风的穿梭呼啸、海鸟的哀鸣泣诉、泉水的叮咚滴落……这一切自然的律动、大地的脉搏,都给他易感的心带来了启发与智慧,于是“自然”成了他的教授,“天籁”成了他的导师,慢慢的他有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技巧与不同的乐曲诠释,清新脱俗、不染尘埃……
“奶奶!我们四个人今天早上到山上看爷爷了,妈妈敎我用两个十元铜板问卜,爷爷说他很想念你耶!”孙女的小脑袋一点一顿真诚的诉说着。“对呀!你怎么不去看他呢?”孙子在一旁同声附和。长媳望着她俩笑开了!
常怀念幼时短暂的农家生活,按着季节在循环往复中,不停的变换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而印象中固定不变的是那皎洁的月光、闪亮的夜晚;银盘似的满月、玉钩样的弦月。望着那一轮明月,将自己化身为嫦娥,浮想连翩。
总在这条巷弄中,总在这固定的时刻,我会与她俩不期而遇:那轮椅上,佝偻的身躯裹在厚重的冬衣里,低垂的头颅,只在毛线帽与口罩的缝隙中露出一双茫然无助的眼神。推者是个肤色稍黑的年轻外佣,稳健的步伐,急切的面庞,只想早一步到小公园里,与和她同样际遇的同胞相见闲聊。只一转眼就将我这个每日碰面、不良于行的“老友”抛下,在辘辘的车轮转动声里,出了巷口,横过马路……
打从有记忆开始,就知道自己懂得欣赏美好的事物,留意美好的周遭,感受美好的触动。很小就惊异于事事物物都存在着左右对称的美,是这样的不偏不倚;从少不更事就观察到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规律,是如此的和谐与公正。心中认定冥冥中一定有个至高无上者在默默的控制着所有,均衡着一切!只是谁也没见着,谁也说不清,更没人会给你正确的答案,那就不花脑筋去穷究啦!
在那物质不丰厚的古代,人们道德水准高,自我约束力强,思想单纯,胸襟开阔,大家都是性情中人,一旦成为知己,则义重情深,纵使中途分离,因着山川阻隔,往来不易而造成了连系困难,再难聚首,但美好的短暂相聚时光,永留心底,那股温馨的回忆、坚定的情谊,总是隽永而绵长:那伯牙为钟子期碎琴,只因知音难觅;甚者为一句承诺,可以牺牲性命,肝胆相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诗之五)
人生如梦,似浮云变幻,飘忽不定!像逝水滔滔,永不止息!如红日西坠,何等快速!这曲折的历程,给每个深陷其中的人,不同的体验与省悟。“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起挼碎。”(朱敦儒.念奴娇)在历尽沧桑之后,大都能看透红尘,超然物外,人间的忧患不必在意,空虚的失落感无需喟叹,那是纷繁复杂的世情与执著不放的妄念,所产生的幻象而已!只要思想能超越,心情能解脱就什么也不是了!
清晨,天濛濛亮,收拾妥当步行炼功去!晨风带着点儿寒意,习习吹拂,但浇不熄心头的喜悦!缓步前行,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心情无法再维持宁静安详!巷弄两旁停放的汽车挡风玻璃前,是两个可口可乐空罐;后车箱盖上,歪倒着一个味全牛奶纸盒;那自行车前的篮框里,有一袋没吃完的麦当劳薯条;摩托车的后座上,丢了个啤酒瓶!再转上马路边的人行道、候车亭,更可怕!到处是插着吸管的密闭式饮料纸杯、扯开了拉环的易开罐……,拼拼砰砰的随着风儿打转;候车长椅上,堆满了包装食物的纸袋和一堆堆流淌的酱汁黏液!想找个地方坐下休息都难!唉!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还有一件事儿值得大书特书的,记得好像还念女师吧!有那么一天,和同学一起去观赏心仪已久的音乐经典名片“翠堤春晓”。史特劳斯优美动人的华尔滋舞曲,虽不会跳却早就耳熟能详,再经报纸影剧版着力推荐,我俩早已迫不及待,好不容易上演了,怎能错过?那时晚上演两场:七点和九点。我们买了七点那场的票,进场时已八成满哪!
小学时没什么娱乐,只有学校偶尔带大家到戏院观赏武术气功表演,什么开砖、卧钉板、金枪刺喉、耍刀弄剑……等等,也看过几场魔术和马戏团表演!那不可思议的戏法,那匪夷所思的变化,看得我们惊叫连连!还有那些狮、虎、马、猴、象……精湛的演技以及小丑逗趣的肢体语言,引得大伙儿欢声雷动!当时收费低廉,每个人出几角钱就能满足那小小心灵的好奇与刺激感。不久,有了外国电影输入了,旧戏院纷纷改装成电影院,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出现!随着国民所得的增加,人们开始注重起休闲消遣来,因此只要换上新片,电影院里就门庭若市!
那长达十年的光阴里,洋裁技艺日渐纯熟,周周有新衣亮相,同事由初始的赞叹到见多了习以为常,终至不闻不问,但心中的羡慕溢于言表!知道我的布料来源都是“伸手牌”(地摊货),一身合宜的三件头套装,成本只不过新台币三十元至八十元不等,从没超过两百元!常有意无意的损我:“省下这么多的治装费干啥?”哪个人身怀六甲了,赶紧做两套孕妇装送她!遇到教师节,事先找到儿子的老师仔细量好身材,做件洋装或外套的送她当礼物,物美价廉又合身!不像买的成衣,街头巷尾老遇到穿相同花色与款式的人,擦身而过,都成了制服呢!
这样一来,我们三个人真是欲哭无泪,知道上了贼船!大郭忍不住了,首先发难,一个半月之后逃之夭夭!小杨勉强撑了两个半月,也就随之打退堂鼓了!如今剩下我形单影只,更是兴致全无!为了避免母亲嘀咕,学了三个半月之后,借口得花钱剪布开始实际操作缝纫,但没这笔预算而划下句点!尽管母亲心知肚明,但嘴上没说什么。
三年女师毕业后,开始就业教书了,当时还不满二十岁。填写各种履历、资料、报表时,那“年龄”一栏实在难以下笔,知道人家一定都另眼相看: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虽然对无法上大学一事,内心一直耿耿于怀,可总算捧起了解决八口之家“吃饭”问题的铁饭碗了,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位敎水彩画的老师,温文儒雅、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尤其醉心古典骈文,一路行来那真是著作等身。年轻时即享有盛名,如今跨足画坛,以水彩渲染画的田园风光展露头角!他的教法与国画正相反,一定当堂先画一张,多半以八开为主,间或画几张四开。作画的步骤交代得很清楚,边画边告诉你如何控制水分;如何拿捏恰当的湿度;什么时候画远景;中景何时下笔;近景又怎么表现……,事无巨细,全都倾囊相授!示范完之后,我们再依样画葫芦的现场临摹一张。而且他为人幽默,言谈风趣,因此人人学画的兴致非常高昂!我把这每周有限的三、四个小时,视为心灵与艺术的补给站!
初中和女师六年的寒暑假,就在阅读、习字与素描里快速飞过。几年书敎下来之后,不能免俗的升格为人妻、为人母,在级务与家务里浮浮沉沉!整日里,手中拿的不是粉笔、红笔与教鞭,就是奶瓶、尿布与锅铲!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将所有的艺术细胞消磨殆尽;把仅有的一丝绘画念头泯灭于无形!
每逢寒暑假,各主科照例都有作业,不外乎演算些题目,读几本指定的优良书籍写个心得报告……等等,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临摹二、三十篇书法,许多同学都把这视为苦差事,而我却乐在其中,一放假,最先完成的作业就是书法。
这六年当火车生的日子里,除了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洋文学名著之外,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大行其道,我们这些清一色情窦初开的女生,迷得不可开交:那一波三折,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那错综复杂的多角关系;那哀感顽艳的情节以及缠绵悱恻的描述,把我们弄得神魂颠倒。人人在心目中都塑造了一位白马王子,编织着恋爱梦!日日在“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里痴迷沉醉……!现在想来,真是自作多情,可笑极了!
老实说,在那忙碌万分的初中入学考前,如果没有这些课外读物的调剂,纾解精神压力,那些日子真是很难熬过!从彩云借给我的书中,读到不少西洋名著,什么“仙履奇缘”、“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等,但是总觉得格格不入,民族性不同吧!其中有一本叫“孟加拉湾民间故事”,内容有些类似“一千零一夜”,但是恐怖成分居多,把我吓得半夜睡不着觉,噩梦连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勉强看完,赶紧还了。一段时间之后,仍然忘不了那些奇特的情节,于是动念想再看看,可惜彩云早已移居日本,而我找遍台北市各大书局都没这么一本书,心中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