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稱皇帝的人——秦始皇 (之四)

font print 人氣: 60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苛政猛于虎 焚書又坑儒

秦始皇由于實行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紛紛指責秦始皇。已經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張嚴厲鎮壓這些膽大妄為的士人,他給秦始皇寫了一封奏疏,要求進行焚書。即除了《秦記》之外的所有史書一律燒毀,全國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經書和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統一燒毀。敢再違抗命令,議論政事的人一律處死。如果官吏知情隱瞞不報,也和藏書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數史書之外,其他的最后只留下了關于農業、卜筮和醫藥的書籍。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見,下令全國進行焚書,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樣是秦朝暴政的集中體現。

只燒掉書籍并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對秦始皇的暴政怨憤异常,對他不利的言論遍布天下。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國各地追查,最后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塊押到驪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殺,也就是活埋。因為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稱為“坑儒”。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無法抹去的一大污點,極大地抵消了他統一全國的歷史功績。
不僅是焚書坑儒,秦始皇的暴政還體現在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導致民怨沸騰。
秦始皇很喜歡六國華麗的宮殿,所以,每當滅掉一個國家,他都要讓人將宮殿的圖畫下來,然后在咸陽照樣仿造。等全國統一了,他還曾經想造一個最大的苑囿,西起雍、陳倉(現在陝西鳳翔和寶雞地區),東面延伸到函谷關(現在河南靈寶),長達千里。最后被秦始皇的侍從、侏儒优旃(音沾)勸止。优旃對秦始皇說:“這樣可太好了,有了這么遼闊的皇苑,我們可以多放養些猛獸,如果六國的后裔有人敢從東方進攻,就把這些猛獸赶出去將他們嚇跑。”秦始皇一听,不禁大笑,于是就打消了建這個巨大苑囿的打算。

最大的苑囿沒有建成,但秦始皇卻建了其他很多的宮殿,單單咸陽的周圍就建有宮殿二百七十多座,行宮在關外有四百多座,關內三百多座。在這些宮殿中,最大最有名的還是阿房宮。因為在秦末已經被項羽燒毀,所以其規模究竟有多大,現在無法估計,但根据歷史記載,光阿房宮的前殿的東西就寬達五百步,大約相當于七百米。南北有五十丈,相當于一百一十五米。殿的門用磁石砌成,主要是用來防止人帶兵器行刺。在殿門前排列著十二個銅人,即用沒收民間兵器熔鑄而成的那十二個銅人。

在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時,阿房宮還沒有建成,這個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調用民工七十万人。另一個宏大的工程是修建秦始皇自己的驪山墓,每年也用工七十多万人。加上其他的用工,如修建長城,修弛道,常年的兵役征發,致使秦朝每年服役的人達三万之多,男子征發不足使用,有時還要征發女子。秦朝因為實行法治,反對儒家思想,沒有像后來那樣限制婦女從事公眾活動。儒家主張和長輩同住,以便盡孝,秦則要成家的男子和父母分居,這樣國家可以按照戶數多收賦稅。

苛捐雜稅,加上嚴酷的法律,使人民生活如同水深火熱,由于原來的秦國變法,被東面其他國家稱為“虎狼之國”,現在統一后,暴政使秦朝真成了“虎狼之國”。人民動不動就触犯了法律,處罰也相當嚴厲,特別是當時的野蠻的肉刑制度,常將犯人的腳砍斷,造成大量的殘廢人。原來百姓渴望統一,結束無休止的戰爭,是想從此過上安宁的日子,現在秦的暴政讓他們失望至極,秦的民心喪失是它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的長子扶蘇曾經勸說過秦始皇:“現在天下剛剛安定,但遠處的民眾還沒有徹底安定,士人們現在也都在推崇儒家的主張。父皇這樣用嚴酷法律治理天下,儿臣擔心會令天下不穩。希望父皇能認真考慮,改變政策,安定人心。”秦始皇听不進扶蘇的話,反而斥責扶蘇多事。最后,秦始皇將扶蘇派到北面邊境的軍隊里做監軍,和大將蒙田一起抵御匈奴。

秦始皇不听勸告,仍在一意孤行,秦在民眾的詛咒下气數將盡。楚國舊地的民謠中有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在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三十六年,在秦的東郡(現在河南濮陽)有一塊隕石墜落,于是有人便趁机在上面刻了詛咒秦的一句話:“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得到消息,火冒三丈,派御史嚴厲追查刻字的人,但最終也沒有查出來。御史便將附近的住戶全部處死,又將刻有字的隕石毀坏。但這絲毫不能挽救秦朝滅亡的命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謐擁有萬卷書籍,宋敏求家的藏書豐富。
  • 有宋一代風雅無雙,才子才女更是風華絕代。即使在動盪的末世,仍然出了一位濁世佳人張玉娘,其文采可與清照齊名,其德行遠追班昭遺風。她如幽蘭白雪高潔,在韶華芳齡仙逝,走過了短暫卻才情雙絕的傳奇人生。
  • 中國古代醫者懸壺,大多都懷揣著濟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從豐富的史料中不難看到,「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寫在《大醫精誠》中的字句;「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已在歷代許多身懷奇術的醫生身上得以展現。
  • 管寧因為好友華歆不能完全無視於權位利祿的存在,所以割席與之絕交。和嶠鄙視荀勖的為人,不願與之同車,於是自行乘坐專車入朝。
  • 宋朝的李之儀,立於長江之畔,則以江水之無盡比喻情意之綿長,寫下一首流傳千年的相思詞——《卜算子》……
  • 耿恭為將士拜井祈禱,泉水湧出;鄭國為秦國修築渠道,造福萬代。
  • 死生有命,富貴由天。人一生的福、祿、壽乃至各種疾病的發作都是有定數的。時間到了,臉上的氣血之色、脈絡的運行狀況都會呈現出異常的變化。縱觀古今,惟有精通醫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讀懂身體密碼,參透箇中玄機。中國歷朝歷代都不乏這樣的高人,本篇將一展明朝幾位市井大夫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醫術。
  • 還有北宋時期,一代名臣登上金陵城樓,望見清江翠峰,酒旗畫船,一片壯麗繁華之景。然而故國往事歷歷在目,他撫今懷古,頓生家國之憂和興亡之嘆。 一首雄渾闊大的懷古詞,遂成千古名篇。這就是出自王安石筆下的《桂枝香‧金陵懷古》……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