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老蛇窯

--林清河推動「陶藝造鎮」
張新宸
font print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二十多年前,一位年輕的父親帶著兩歲的兒子在集集支線鐵道旁玩耍,幼兒指著兩旁的路樹說:「好像隧道喔!」兒子的童真觸動了父親的巧思,從此「綠色隧道」成了林蔭大道的代名詞。這對父子就是添興窯第三代主人和他的大兒子。

台灣現存實際燒窯的最老蛇窯

開車行駛在林蔭蔽天的綠色隧道,偶爾與集集支線鐵道上的彩繪小火車擦身而過,難得地在緊張忙碌的現代生活中享受片刻悠閒。沒多久,「添興窯陶藝村」映入眼簾。歷經九二一地震浩劫的添興窯已不見震災痕跡,矗立在展售中心旁的「九二一紀念牆」是唯一的見證。

「添興窯陶藝村」擁有一座創窯57年、台灣地區現存仍在運轉的最老蛇窯。窯主林清河三十多年前即開風氣之先,開放窯場提供遊客參觀與玩陶DIY體驗活動,不但將即將沒落的傳統窯場成功轉型為「陶藝結合觀光」的經營模式,更積極推動「陶藝造鎮」,希望將陶藝打造為地方特色產業,帶動集集發展觀光。

走進園區,目光所及,舉凡屋瓦、牆面、地板和造景,甚至整套衛浴設備,都是陶製品,還有許多具藝術價值的陶藝作品和早期留下的文化資產。展售中心裡琳瑯滿目的生活陶,將陶藝與生活緊密結合,營造出生活美學的氛圍。坐在展售中心前的咖啡座上,品嚐著香醇的咖啡,添興窯豐富多彩的故事,在窯主林清河的描述中,生動浮現眼前。

產業鼎盛時接棒 卻只有三年好光景

林清河是添興窯第二代窯主林雙喜的獨子,1979年退伍後,年僅25歲即接掌家業。雖然從小在窯場長大,卻不熟悉營運狀況,但他沒有退卻也不墨守成規,而是積極改善經營模式。他以學生時代的理化基礎,觀察、研究後,改善燒窯技術,自己調配準確的釉藥,讓等著「看笑話」的窯場老師傅刮目相看、心服口服;同時將軍中的管理經驗運用於人事管理,並以「誠實無欺」的理念行銷產品,不到一年即得心應手。

當時正值台灣經濟起飛,住房從傳統「土角厝」變成磚瓦屋。添興窯躬逢其盛,生意興隆,但隨著社會型態變遷,磚瓦屋變成鋼筋水泥的現代樓房,陶窯製品也從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耗品,逐漸被金屬與塑膠製品取代。林清河在產業極盛時期接棒,不多久隨即面臨產業蕭條的窘境,他說:「我剛接窯場的前三年生意很好,每天都在加班,但『只有三年好光景』。」林清河看到了傳統產業的危機,毅然決定轉型。

眼光獨到 提供DIY體驗

「窮則變、變則通,要遇到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林清河思索著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困境,他謙稱自己剛好站在「社會轉型的浪頭上」,所以看得比較遠。在民風保守的年代,林清河已發現「休閒觀光」產業即將興起的風向,遂定下添興窯以「陶藝結合觀光」的經營模式,開風氣之先,於1983年就開放窯場給人參觀,提供DIY體驗活動。

這樣的經營模式在當時的台灣絕無僅有,為添興窯帶來一片榮景,林清河說:「全國的體驗營的起源是我這兒,有人說我是『洞燭機先』,我是剛好踩在那個時間點。後來喜歡的人越來越多,1986至1991年間,我光DIY的收入就夠發薪水!」他說當時許多同業都覺得他「在玩小孩子的事能賺甚麼錢」?「後來每一家不管做陶不做陶,都在做DIY!」

將藝術帶入生活是林清河的另一項創舉。他逐步停產粗陶和琉璃瓦,轉攻「生活陶」,讓陶藝品走入一般家庭生活,並開始陶藝創作。

培育陶藝人才 推動陶藝造鎮

「當初接手時,台灣還沒有陶藝。」好學不倦的林清河不斷地研讀相關書籍,吸取歐美、日本的創作理念:「那個時候我一個晚上可以看一本書,世界美術史我看了三遍,最後那個畫派我放棄了,我有自己的想法。」

「我們自己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日本只學半套就吃香喝辣,為甚麼要繞到日本去學自己的中華文化?」林清河在二十幾年前就體會到,要把「天人合一」的觀念引進到柴燒陶。

從門外漢到陶藝家,林清河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石的陶藝作品令人驚豔,自1990年起開個展17次,獲獎無數,並於2007年獲頒文建會「工藝之家」榮銜。他回想:「第一次開個展一炮而紅,生意好到不行,一個假日可以做到三、四十萬元,我的學生曾跟我說:『老師,那個時候您好像是在印鈔票哪!』」

轉型成功讓添興窯化危機為轉機,成為文化觀光產業的火車頭,也為林清河帶來可觀的財富,但他並不自滿於自身的發展,而是積極參與推動集集的觀光產業。他說南投原是燒陶的故鄉,可以發展陶藝成為集集鎮的特色產業,因而投入「培育陶藝人才」與「陶藝造鎮」的工作,希望募集陶藝工作者進駐形成聚落,讓人「提到集集就想到陶藝、提到陶藝就想到集集」。

添興窯自1998年開始,每年辦「集集陶藝節」,並創辦「集集鎮種子陶藝師養成班」,至今已培訓五十餘名陶藝工藝師散布台灣各地。林清河因此於2004年獲教育部評選為「社教有功人員」。有人取笑他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林清河不以為意,他覺得能夠帶動地方產業興盛,才能永續經營。

走出九二一創傷 添興窯更加茁壯

正當添興窯業務蒸蒸日上,擴建的窯場及員工宿舍於1999年8月完成,集集陶藝聚落也有了雛型之時,一場驚心動魄的九二一大地震,讓林清河所有的投資與心血毀於一旦。添興窯大部分建築物被震垮,45年歷史的老蛇窯幾乎全毀,損失數千萬元。

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林清河腦中一片空白,他說:「我這一輩子心情最輕鬆的時期就是九二一地震後的那一個月,不用想明天的事!」然而添興窯存廢的問題是不可逃避的事實,他沉澱下來思考未來,決定守住基業東山再起。

背負沉重的鉅額貸款,林清河重新出發,走上艱辛的重建之路。在各方關注下,展開災後拆除、整理工作。當年11月,「陶藝中心」恢復營業、工廠恢復局部生產;老蛇窯也獲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進行修護,於翌年8月完工;2001年6月邀請協助添興窯災後重建的團體及人士手印陶板,再搭配押葉陶板搭建的「九二一紀念牆」完工;重建工程則於2003年完成。

在添興窯漫長的重建過程中,林清河並沒有停下多元化經營的腳步,持續發展陶藝創作、開發新產品,培育「陶藝種子」、推動「陶藝造鎮」的熱誠也未曾停熄。在他的用心經營下,添興窯更加茁壯,於2003年獲經濟部評定為「創意生活事業優良案例」,2004年獲經濟部智財局甄選為「文化創意產業著名商標」,2005年獲經濟部頒「GSP」優良商店標章,2006年獲選為OTOP(一鄉一特色)優良廠商。

2005年,工研院選定添興窯合作研發全國首創的「竹碳陶」養生產品,結合台灣竹碳與南投陶的優點,做出具藝術與文化價值且實用的陶藝品,包括酒器、餐具、茶具、花器、配飾等,賦予台灣竹碳與陶藝新的生命力。2007年,接受埔里酒廠委託設計製作「南投縣酒-節節高昇」酒瓶,大受歡迎,吸引許多民間酒莊訂製酒器禮盒。目前「竹碳陶」已成為添興窯的主力產品。

林清河說竹碳陶的基本功能就是「遠紅外線」,有改善水分子、去除異味、促進人體細胞吸收、增進新陳代謝等的作用。二十多年前就有人找他合作,被他婉拒了,「因為同類的產品有幾十萬種,我沒有能力跟人家競爭。」願意和工研院合作,是因為「工研院給我台灣最好的竹碳粉,所以我就有這個本土的優勢,我做了就是世界最好的!」

洞察文化觀光的遠景 堅持走自己的路

三十多年來,林清河以敏銳的眼光洞察文化觀光的遠景,多元化經營添興窯,以良好的口碑創造信譽與商機。他說添興窯的經營模式就是「『做自己、自己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東西,不要投機取巧。凡事精益求精、止於至善。」對於「文創」,林清河認為必須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而不是把傳統的東西丟掉,所以堅持創作要「在傳統中找創意、在生活中找素材」。

而「合理的利潤」是他另一項堅持,他說:「讓買賣雙方皆大歡喜就是合理的利潤,互相信賴基礎才會穩固。」曾有人建議他將竹碳陶定高價賺取高額利潤,以減輕沉重的經濟負擔,林清河卻不動心,也因此沒有人敢炒作竹碳陶,他說:「不貪心就沒有惡性競爭!」

雖然自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百業蕭條,許多同業因經營困難出走大陸,對岸也頻頻向他招手,提出誘人的條件,林清河卻不動心,始終固守台灣本土做真正的「MIT」,他說:「台灣現在能跟大陸競爭的是文化,但必須是優質文化!」

置之死地而後生 紮根承傳向前走

「堅持的結果會怎樣?我也沒把握。自己感覺這十幾年能挺到今天實在不容易!整個經營明明已經有一個規模了,卻遇到九二一,幾乎毀掉了。」經過多年的努力,添興窯在九二一重創後已逐漸恢復生機,但龐大的重建貸款不知何時才能償還。林清河不禁感嘆:「有時想,當初如果不重建添興窯,改為經營一個小工作室,今天就不會這麼辛苦,也不用煩惱薪水發不發得出來。可是我們已經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把回頭路都斬斷了,只能往前走!」

目前三個兒女都已加入經營的行列,時機成熟林清河就要退居幕後,預計在添興窯滿一甲子時交棒。「他們必須把自己磨練好才有辦法接。我看過一個電視報導,訪問一個日本人,他說了一句話:『我寧願20年不賺錢,要賺200年』,這句話我記得很清楚,那就是紮根!」

林清河正在「紮根」,因為他要讓添興窯興盛兩百年!

--轉載自《看雜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廟會陣頭中的「十二婆姐陣」最近在德南地區的文化節上演。台南麻豆「新生代舞蹈團」的舞者演出陳靖姑與十二婆姐驅邪收妖的故事,德國觀眾看得目不轉睛。
  • 廣州水城所形成的獨特民俗文化與地域風情,也成了今日為人所推崇的嶺南文明經典。千百年來,粵人是「以舟為室,視水為陸,浮生江海者」的水上居民,他們單純而固執地相信,水神能給人們帶來平安、幸運。
  • 天后,又稱媽祖、天妃、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 玄武帝君為古神話中的北方太陰之神或水神,與青龍、白虎、朱雀合稱為四方之神。因北方是水位,武帝司水,故人們稱玄武帝為北帝,又稱之為水神。
  • 刺繡是中國優秀的傳統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稱「黹」、「針黹」。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
  • 刺繡是一種在織物上用各種線料織出種種圖案的工藝。由於中國是絲綢的故鄉,自古以來,富者以「閨房繡樓」為貞,貧者以「善織巧繡」為業。刺繡的針法有錯針繡、亂針繡、網繡、滿地繡等。刺繡的花卉不聞猶香,飛禽栩栩如生,走獸神態逼真。
  • (大紀元記者鄒莉台灣新竹報導)『迎媽祖』可說是台灣重要的民俗活動,但您可知道「報馬仔」負有什麼任務?身上裝備又代表著何種意義?8月7日(日)上午10時在新竹生活美學館美藝堂,由基隆社區大學專任講師劉鳳珠親自導覽解說,40組栩栩如生的黏土公仔作品,一一呈現著台灣民俗文化的特色,令人驚艷讚嘆!
  • 【大紀元8月1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1日電)應邀參加泛拉丁美洲地區最知名之第26屆「墨西哥國際偶戲節」的台灣「亦宛然掌中劇團」,結束21天總計11場次演出,已於墨西哥當地時間8日搭機返台。
  • 刺繡是一種在織物上用各種線料織出種種圖案的工藝,中國自古以來,富者以「閨房繡樓」為貞,貧者以「善織巧繡」為業。
  • 饅頭以麵粉和水發酵後蒸煮而成,一般圓形,大小從直徑4釐米左右到直徑15釐米左右均有。饅頭是中國傳統麵食,是中國北方傳統上的主食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