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命 富貴在天

作者 : 清風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54
【字號】    
   標籤: tags:

唐朝的太子通事舍人王儦說:「人生的遭遇都和你的命運有聯繫,命運事業早就定好了,所以不是吉就是凶,該甚麼時候來也是註定的。過去太后(武則天)誅殺皇帝的宗族,宗子被送到大理寺審判應當死刑,宗子長嘆說:『我既然免不了一死,何必汙染了刀鋸!』半夜時,用自己的衣服領子上吊而死,到天亮時又甦醒過來,立刻又說又笑,又吃又喝,同在家裏一樣。幾天以後被殺,臉色神氣一點兒也沒有改變。

當他剛甦醒的時候說:『我剛死,冥府的官就生氣對我說:你該被殺死,為甚麼自己就來了?快回去受刑!』宗子問甚麼緣故,冥官把生死簿給他看,因為你前世殺了人,現在要報償。宗子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所以受害時面無一點難色。」

人來世間,何時出生,何時入土,看來早有定數,前世的因,今世的果,行善積德,做惡造業,沒有不償還的。

貞觀年間,張寶藏任金吾長史,經常因為在朝值班結束,歸回櫟陽。有一次在路上碰到一個少年打獵,割下新鮮肉野餐。張寶藏靠著樹長嘆說:「我張寶藏年已七十,未曾吃過一次像這樣的酒肉,太可悲了。」旁邊有一個和尚指著他說:「六十日之內,官職會升到三品,有甚麼可嘆息的呢?」說完就不見了。寶藏很奇怪,立刻回到京城。

這時太宗得了痢疾很痛苦,很多醫生給治都不見效。就下詔書訪問殿庭中的左右大臣,有能治這種病的,一定重重賞他。當時寶藏也曾被這種病困擾過,就寫了一份奏疏獻出用乳汁煎蓽撥的藥方,皇上服了藥以後立刻就好了。下詔給宰相,授予張寶藏五品官。

魏徵有意為難,過了一個多月也不擬文授官。皇上的病又發作了,詢問左右侍臣,「我以前吃了乳煎蓽撥的藥很有效。」於是又命令進獻此藥,一吃又好了。

因此皇上想想說:「我曾下令授予進方人五品官,到現在不見提升授官,甚麼原因呢?」魏徵害怕了,說:「奉詔那時候,不知是文還是武的。」皇上生氣說:「治好了宰相,不妨授給他三品官,我是天子,難道不如你嗎?」就嚴厲地說:「給他三品文官。再授鴻臚卿官號。」當時正好六十天啊。

看來人生除了生死是命中註定的,官職、富貴也是註定的,難怪古人常說:「命裏有時終需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出自《太平廣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孟子曾說:「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意思是說禹、稷見人有溺水或飢餓,如同身受,這是「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仁者之心。
  • 明代馬伶名錦,字雲將。其祖先是西域人,當時人們還叫他馬回回。
  • 天之為天者遠矣,地之為地者久矣。及萬物初生,日月吐麗天之曜,山川鋪地理之形,動植有章,雲霞煥彩,天下有文彰而光明,此文明之始,而造化之功,尤以人類之文明,衍生眾部,分布九宇,騰珠焰以五色,歷千載而蔚然。然至近世,時運遷革,三百年間世風陡變,一朝法末文明陵替,有巨孽煉形邪黨,逞十逆荼毒天下,陽九之厄而三光既隱,百六之虧而山川脈斷,萬姓嗷嗷,天運剝極。然天道有常,勢極必返,數九九將歸一,運無窮以循環。於是地裂天崩九見蒼穹盡空,法輪常轉乃有大聖之出,履諸天之至尊,握乾坤之機樞,拯群生於壞滅,啟文明之新運。是宇宙未有之鴻烈,洪微無上之功業,故非以區區萬言妄述一二,僅以九章之書,仰贊文明之真統,頂禮道德之皇極。
  • 唐文宗(即李昂,紀元809-840年)經常視為珍寶的白玉枕,是德宗時于闐國貢獻的。它彫琢得特別精巧,是稀世珍寶,被放置在皇帝寢宮的帷帳之中。有一天,卻不翼而飛了。
  • 自古以來,社會道德普遍低下時,往往出現瘟疫流行。而人修養道德,就會避免瘟疫降臨在自己身上;一個人重視道德修養,不僅僅對於自己有好處,對於家人也有幫助。以下是2則故事。
  • 蘇軾學識淵博,熟諳儒家、佛家經典,其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藝術獨樹一幟,自成流派,皆具有極深的造詣,後人稱其「詩、書、畫」三絕。他強調為文需「明道」、「致用」 、「有補於世」,並說「吾所為文必與道俱」。蘇詞風格多樣,拓展了詞境,創立了豪放恢宏的詞風。
  • 陸遊是南宋時傑出的詩人、詞人,他自幼學習儒、道經書,後來又研習佛典,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詩詞中,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和「氣吞殘虜」的精神,從而形成了他詩歌創作的顯著特色。
  • 漢代的上黨人鮑宣,字子都,在年輕時,擔任過上計掾的官職。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見一個書生,獨個兒趕路。他見到鮑子都以後,就和鮑子都結伴同行。在路上,書生突然得了心痛病,子都下車為他按摩,但他還是很快就死去了。
  • 人類文明之發展,縱向而成人類歷史,橫向演出文明眾部。蓋如上章所述,人類歷史始於神跡,發展運化皆由天意。而此一章則是對人類文明做一橫向之論述,所謂文明眾部者,諸如文學、哲學、科學、藝術、雜技、百工等,雖汗漫無邊,看似互不關涉,實則有一主脈可尋,或曰人類文明既為神傳文明,則不唯文明縱向之歷史出於神傳,而文明橫向之眾部也必然在諸天之下有以神會而彼此相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