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讀書筆記1《人生的七個階段》

作者:方靜
人生是一個過程,而選擇不同,路徑不同,風景也不同。(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389
【字號】    
   標籤: tags: ,

偶然間,讀到莎士比亞的作品《人生的七個階段》。大文豪觀察入微、妙筆生花,實在令人折服;這樣的觀點,如今看來毫不過時且歷久彌新。難怪評論者讚歎:他並不只是屬於一個時代;而是屬於任何時代。

莎翁說:世界就是一個舞台,男男女女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們都有上場和退場的時候。一個人一生可以分為七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演的是嬰兒。在保姆的懷中啼哭著、嘔吐著。

第二個階段是學童。背著書包,一臉晨光,又滿腹牢騷。

第三個階段是情人。像爐灶般的嘆息,唱著憂傷的歌謠。

第四個階段是士兵。滿口奇怪的誓言,長著如豹子般的鬍鬚,追求那泡沫般的虛名,甚至連身處炮口也不畏懼。

第五個階段是法官。胖胖圓圓的肚子塞滿了閹雞,眼光凌厲、鬍鬚整潔。滿嘴智慧的格言和老生常談。

第六個階段變成一個瘦削的老頭。穿著拖鞋和邋遢的長褲,鼻上架著眼鏡,腰間掛著煙袋。年輕時保存良好的長褲,套在瘦癟的腿上顯得寬又蕩,而他雄壯的聲線,再次變為稚童的尖聲,帶著風笛和口哨似的聲音。

第七個階段是最後一個階段,怪誕而多事的人生的最後一幕。彷彿回到了第二階段的孩童時代,以及全然的遺忘。沒有了牙,沒有了視力、沒有了味覺,一切歸於空無。

仔細想想,絕大多數人的一生莫不如此──無法倖免成住壞滅的法則、難以避開生老病死的鐵律,既使百般無奈,也只能默默接受。莎翁對人生真切的觀察後,用如椽之筆生動的描繪,意象鮮活、蘊含深刻,充滿著警示和啟發。

那麼,我們就只能如此一般,在匆促間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是否可能打破成規、跳出窠臼,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人生是一個過程,你可以選擇採取怎樣的態度去度過每一個階段,而選擇不同,路徑不同,風景也不同!

*附錄

The seven Stages of Man
——by William Shakespeare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At first the infant, mewling and puking in the nurse’s arms.

Then the whining school-boy, with his satchel and shining morning face.

And then the lover, sighing like furnace, with a woeful ballad.

Then a soldier, full of strange oaths, and bearded like the  leopard, seeking the bubble reputation even in the cannon’s mouth.

And then the justice, in fair round belly with good capon lined,

With eyes severe and beard of formal cut, full of wise saws and modern instances

The sixth age shifts into the lean and slippered pantaloon.

With spectacles on nose and pouch on side, his youthful hose, well saved, a world so wide.

For his shrunk shank, and his big manly voice,

Turning again towards childish treble, pipes

And whistles in his sound. Last scene of all,

That ends this strange eventful history,

Is second childishness and mere oblivion,

Sans teeth, sans eyes, sans taste, sans everything.

@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世代不同,名號也不同,皇、帝、王代表著三種不同的境界和三種不同的治理人民的方式。順便說一下,三皇五帝的存在,並不是神話傳說,而是在歷史上確有其事的,這一點,已經為考古學、考古天文學、古文字學所證實。所以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下五千年,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實。
  • 月寂照初,分燈夜讀書,過眼千般有,得會意似無。
  • 《金陵塔碑文》相傳為劉伯溫所作,據稱於民國七年(西元1918年)國軍入南京時發現。碑文預言的是二十世紀以後的中國的事。前半部分主要講國共內戰、日本侵華、和中共的統治;而後半部分還沒有完整的解釋。
  • 於一些人來說,巧合「僅只是巧合」;一切都是隨機,不可想像的巧合事件注定會偶爾發生。人們為巧合而驚喜,然後就拋在腦後了。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沒有甚麼是「巧合」,一切都是注定的。人們甚至可以將其視為某種「訊號」,據此做出重要決定。「巧合」不再是個哲學問題,業已成為新興跨學科研究的一個焦點。
  • 文學巨匠在這裡汲取的文思與靈感,你感受的到嗎?尋著莎士比亞之名而來,發現這個小鎮處處流淌著細膩情操,意外收穫了許多詩意與美好。不妨選個古韻十足的小旅館住一晚,讓自己浸潤在光陰裡,一瞥距今400多年的英國都鐸時代——欣賞這樣一個古老的小地方,需要放下現代社會的浮躁,放下對時間的追逐。
  • 蘇東坡人生低谷留下《寒食帖》,展現怎樣的情志?元明清以來書評家在經錄中都公認《寒食帖》是「蘇書第一」,《寒食帖》也有「天下第三行書」 的讚譽加身,如何欣賞此帖書與詩交融之美?
  • 「萬劫不復」一詞從何來?啟悟人什麼?「萬劫」是多久?「劫」這是佛教中的時間單位,今天的歷史也寫不完「一劫」。《西遊記》中說道:「人身難得,中土難生,正法難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一語點醒神州中國人,脫離「萬劫不復」的契機。
  • 我們先聊聊宋代文壇上的一大盛事。公元1057年,是北宋的一個科舉年份。這一屆中舉的進士們可是不得了,出了許多名垂青史的風流人物。比如,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蘇軾、蘇轍兩兄弟和曾鞏,理學大家張載和程顥、程頤兩兄弟,還有取得熙河大捷的文人將帥王韶。
  • 古人寫詩詞,有的即眼前事,道心中曲,抒寫人生聚散離合的情懷;有的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闡發古今人事盛衰的幽思。詩詞的容量,或微小到一時一地,或洪大到無限時空,形式極為靈活,內涵又極為豐富。
  •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最有名的戲劇作品之一,幾百年來一直活躍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故事講的是出生在兩大彼此有世仇的貴族之家的羅密歐和朱麗葉,在舞會上一見鍾情。即便在得知彼此的身分後,也選擇為愛情堅守,私定終身,甚至還偷偷在教堂結了婚。此後,羅密歐因殺死了朱麗葉的表哥而被流放,而為了能夠躲避父母強加的婚姻、與羅密歐在一起,朱麗葉選擇服用能造成人昏睡的藥水自殺,造成死亡的假象,但醒來後卻發現羅密歐在自己身旁自盡,於是最終殉情而死。
評論